朋友小朱今年26岁,他毕业后在目前的公司工作了三年,因为种种原因,近期有了跳槽的打算。
但是当他把跳槽的想法告诉家人时,父母都竭力反对。一方面是因为第一份工作的企业属于国企,平台稳定;另一方面是小朱的爸爸还引用了中国职场上一句老古话来劝说他:“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
对于这句话,小朱比较困惑,究竟只是父亲的一句说辞呢还是真的有其内在逻辑?他希望听听过来人的意见,便来找我咨询。
为了更好地帮助其思考跳槽的意义,我就这句老古话谈了个人的两点看法。
一、跳槽并不都是一帆风顺
“跳槽穷半年”,我想这句话想传递的信号就是:跳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与顺利。
比如对于小朱而言,工作三年跳槽出去,自然是希望薪资有所增长,但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出去了,薪资也未必是增长的。
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比较喜欢裸辞,因为人际关系或者工作内容等一些方面感觉不满意,一言不合就跳槽。
真到了人才市场去面试求职,才发现工作并没有那么好找,实在找不好,即便降薪也只好接受了。
也有人会觉得,如果跳槽的工资上涨,那不就更有钱了吗?
我想“穷半年”这句话的意思,未必只针对薪资的变化。也可能是指一个人在非薪资层面的损失。
比如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重新培育新的人脉关系等。这些对跳槽而言都可以称为付出的成本。
二、转行会带来较大的沉没成本
“转行穷三年”这句话,相比跳槽而言,似乎“穷”的影响更大。为什么说有三年之久的影响呢?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转行所带来的沉没成本巨大。
举个例子: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金融行业出身,工作了五年左右,转行去做了IT咨询行业。
他告诉我,刚开始转行的第一年,几乎什么都是从0开始学习,不仅在日常工作上要请教领导和同事,业余时间还得不断看书学习。
第二、第三年虽然有了很多进步,但和行业内的老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朋友计算过,转行后的三年时间薪资的提升几乎为0(主要因素是没有做出业绩,因此拿不到什么奖金)。
这三年的时间若继续留在以前的金融行业,虽然工作自己不喜欢,但收入这块确确实实会比咨询行业的起步高出不少。
但对于一个打算转行的职场人来说,必须事先考虑到这样的沉没成本损失,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否则,预期得太好,也许会产生后悔的心态。
写在最后
跳槽也好,转行也好,都是改变自己当下职业轨迹的行为,因此必然会带来潜在的各种风险。
然而我们也不能只是看到了风险,却没有看到机会。
例如薪资下降了,但是未来的发展前途会更好,又或者自己的职业动力会更强。
当我们理性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稳步地往前走下去,而不是被失去的东西造成情绪上的困扰。
各位朋友,您对此话题如何看待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