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是我们从小就在教科书中学到的常识,这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认知。从古至今,不管是先秦时期所著的《山海经》、《吕氏春秋》,还是封建王朝的典籍《资治通鉴》、《史记》等等,它们都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算的中华文明,而这些厚重的古籍中用文字记载了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
图1
而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一脉传承,如果说历史上从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承就只有中华文明了
中华上下三千年?
相信提起易中天先生好多人都知道2005年,他登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品三国》也成为了他的出名之战,而在整个百家讲堂的节目上,相信易中天先生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
不得不说,易中天的魅力所在就是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他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把严肃的历史讲活,变得生动,即使很多不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也会因为易中天先生的讲述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不在少数。
图2
易中天先生又一次在采访中说:在大家的认知中华夏文明都是5000年,可实际上华夏文明只能说是3700多年,所以在易中天自己的书本封面上写着:“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5000年硬生生的变成了3700年,中间整整相差了1300年。又是什么让易中天非要这样说?他的依据又是什么?
三千年与五千年的由来
在我们大众人的眼里,有记载的华夏民族历史,要从三皇五帝算下来,确实是上下5000年。可能有的人认为,所谓的三皇五帝也只是神话故事罢了,根本不能让人相信。但是,在很多的考古学家对以往的历史进行考察后,确实是得到了尧舜禹的相关历史证明,哪怕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公元前2200年,迄今为止也有了4200年的历史,也远远比3700多年要长。
也正因此,很多人对于易中天所发表的看法并不赞同。
图3
而许多的西方历史学家还有部分的学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坚持中华文明只有3700年,并非5000年,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还是要从质疑点的根源说起——商周之前的历史。
从个人观点出发,可能说西方社会对华夏文明的观点影响到了易中天。西方的学者们都认为,最早的文明就是大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所开创的文明,西方并不承认中国夏朝的存在。
甚至不认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是我们的本土文化,而易中天口中的3700年,跟西方世界的观点更合适,因为他的观点跟西方世界观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当然,易中天也是一位学者,而且还是一名影响力比较大的学者,他自然也不会博人眼球地去乱说一通,也并非单纯的受到了西方观点的影响。
图4
而从一些历史考证上来看的话3700年的时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易中天坚持说中华文明只有3700多年,要从二里头遗址说起。
要知道,“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朝代,不少出自上古时期的青铜器虽然也能证明这个时期的存在,但是关于夏朝与夏朝之前的处境却令人有点尴尬。
迄今为止,在考古中发现的器具,青铜器大部分都是出于商朝和周朝时期,而夏朝的文化历史却一直是靠着二里头文化遗址在支撑着。
二里头文化虽然算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点,而二里头遗址也被认为是夏朝的故都,但是经过研究却发现它存在的历史最早也只到3800年到3500年前
图5
到这里我们可以确认,即使夏朝真的存在,形成王权国家的中观文明最早也只能到3800年前,而商朝取代了夏朝的时间正好也在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也将二里头文明传承了下来。
此外,每个人对于“国家和文明”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同样,中西方对于“国家和文明”因为认知的不同产生了分歧,导致了对于夏朝和它之前的文明到底存不存在上发生了分歧。
咱们先来看一下衡量文明的三大要求:城市、大型礼仪建筑、文字。而所谓文明,也只不过是与野蛮对立的一种形态,而这三个特征是成为文明的必要条件
而且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文字,文字可以说能够记录所发生的一切,进行延续,让后人了解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早期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轩辕黄帝时期,有一名叫做仓颉的人,他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创造出了文字,为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也被成为“造字圣人。”
图6
像《说文解字》、《淮南子》等典籍就认为皇帝身边的仓颉是最初造字的人,而考古学家们也曾在陕西西发现了几十个距今有4500年到5000年历史的甲骨文,但是数量太少,根本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
而且遗憾的是,根据历史轨迹来看,仓颉虽然出生在黄帝时期,而《史记》、《吕氏春秋》、《山海经》也都认为,三皇五帝是华夏文明的起点。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代暂时属于神话时代,因为没有一个遗址能够证明自己属于商朝时代,因此这个说法并不能说是强有力的证据。
甲骨文可以说是被认为成熟最早的文字,但是甲骨文体系的成立是在商朝,通过研究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发现距今最多也就3300年的时间,这也只能说明商朝的存在是可以通过甲骨文证明的,却证明不了夏朝的存在。
图7
而已经被发现的甲骨文有5000多个,被破译的也有了2000多个,可以说甲骨文上的文字具备了书法的三个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从挖掘的数量来看,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文字系统,这么成熟的文字系统不可能是凭空出现,他们是古代先人们费尽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但是在甲骨文之前的时间里,中国到底存不存在古文明?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有或者没有,而历史会在时间的作用下被一一地揭开
而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想要证明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王朝,就必须要发掘出已经成规模的大型宫殿遗址,像铜器,玉器等物也必须大量出土足够证明这是一个城市,还包括有强有力的文字证明。
达不到以上条件,那只能算作是分开来的一个个民众聚集地罢了。而易中天的说法相信也是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学者说法的影响。
图8
所以,哪怕二里头遗址已经被确认为夏朝的古都,但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房屋建筑大多是土坯建筑,而发现的青铜器等文物也相对的较少,导致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跟西方学者一样不愿认同这个观点。
但是,《荷马史诗》一部充斥着大量神话故事的书籍至今没有被证实,而其中最著名的“特洛伊木马”不仅仅没有考古遗址,甚至就连其中文字的影子都没有,但是西方人也把它当成了真实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不商朝之前的文明,并妄图让让中国人也对自己的文明产生自我怀疑,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总结
易中天的观点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历史。就像他曾经提出过很多颠覆人们认知的观点,就像曾经共公开演讲中提到过越王勾践,并用一些不太好听的几个词语形容他,但是并不是想诋毁他,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到,越王勾践有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是不难看出,他用词异常犀利。
图9
同样,他也表示:“夏周商是三个朝代,这个观点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他们不仅是三个朝代而已,他们应该是三个不同的大时代,三个不同民族的根基同时产生的,他们是‘三个代表’而中国是他们的最终代表。”
从这些说法中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易中天用自己的理解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历史的角度,这些新颖的角度,也是他观察历史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易中天认为华夏文明只有3700年,其实是在基于西方的判断标准上成立的,以城市、大型礼仪建筑、文字三大标准作为衡量手段的方法。
图10
但是我国的大地湾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都在无声地告诉世界华夏文明不仅仅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就连三星堆遗址都能证明,华夏土地上在三千多年前有过辉煌的历史文明。
虽然现如今,人们对于夏朝还是存在大量的疑惑,但是,人们对历史考察的脚步却从未有一刻停止过,一直都在进行当中,而时间最终会说明一切,那些我们未曾见过的历史面貌,朝代变化,终有一天会再度被发掘出来,浮现于人们眼前,到那时,历史会为我们解开那真正的答案的。
参考文献:《易中天中华史》
《史记》
《尚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