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30年,32岁离开老家,62岁还

0
分享至

2013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舞台上,在10位获奖者中有一名银发老者。他当年虽然已经是87岁高龄,但是身板硬朗,且精神矍铄。

这位耄耋老人满脸笑容地登台领奖,组委会给他的感动中国颁奖词是: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这位老者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名字叫黄旭华,他是“中国的脊梁”

黄旭华登台领奖

2017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中国好人故事》,91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这位好人,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节目录制。

给学生上开学第1课,黄旭华当之无愧。他是大家学习追捧的对象,大家追“星”就该追黄老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

“开学第一课”这个大舞台上,黄旭华现身说法,他几十年来默默无闻,不重名利,甘于奉献的老一代科学家的精神,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

美国一上将曾说过,如果中国没有这三个人,美国不会如此“忌惮”中国,而这三个人就是黄旭华、钱三强和钱学森。

曾经,拿破仑也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当这头雄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黄旭华

事实证明,中国在觉醒后,很快就立于世界强林之列。而追根溯源,正是因为中国有像黄旭华等人这样的优秀的为国做奉献的科学家,我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经,苏联的赫鲁晓夫轻蔑地说道:中国人永远也造不了核潜艇,其霸气可见一斑。但中国人不信邪,更不服气。

毛主席硬气地回应赫鲁晓夫:“核潜艇,中国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30年,32岁离开老家,62岁还。而临危受命的就是黄旭华,一位在国内土生土长,没有喝过洋墨水,中国人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

赫鲁晓夫或许做梦也不敢想,黄旭华默默工作30年,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把核潜艇给研发了出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30年来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黄旭华。

黄旭华从1958年进入核潜艇研制团队,直到1987年,他的身份一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才被公布于众。

黄旭华,1926年生,祖籍是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客家人,祖籍揭阳,生于汕尾,三个身份缺一不可。”


黄旭华

黄旭华原名是黄绍强,这个名字也是寄予了他的父亲对他的厚望,父亲希望他自强。

黄旭华的爷爷黄华昌粗通医术,而且是一名武秀才。黄旭华的父亲叫黄义林,兄弟三人,他二,是乡村的医生,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

黄旭华的母亲叫曾慎其,曾在女校读书,这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非常难得。而曾慎其的父亲,也就是黄旭华的外祖父则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医生,非常开明。

黄旭华的父母亲结婚后,刚开始就在汕尾定居,一起在汕尾福音医院工作,他的父亲在内科工作,他的母亲在妇产科工作。

后来,黄旭华的父母亲开办了“育黎药房”,悬壶济世,口碑极佳。黄旭华父母笃信基督教,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热衷公益,兴资办学。他们的爱国情怀,与人为善的良好品德对黄旭华影响很深。


黄旭华

黄旭华的父亲非常有气节,即使日寇入侵时,把刀子架在黄旭华的父亲的脖子上,胁迫他做“汉奸”时,也被他一口回绝,说即使被杀,也不为日本人服务。好在黄旭华的母亲反应快,塞了一把钱给领头的汉奸,他的父亲才躲过了一劫。

黄旭华兄弟姐妹九人,七子二女,他在家行三,被称为“三哥”。

黄旭华小时就表现得非常聪明,在陪伴二哥读书的过程中,二哥没有背过的内容,他已经早就烂熟在心了。

而且黄旭华还乖巧懂事,也富有创新精神。他小时候曾经用木板做成了一架玩具飞机,飞机能在天上飞翔一阵。

他也曾用木板造了一艘船,并且在船底掏了一个洞,想利用燃烧木炭制造动力来让船开动。虽然,造船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但是在他小小的心里已经埋下了自己将来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而发奋图强的种子。


黄旭华

受父亲的影响,黄旭华有一副好嗓子,还会弹奏扬琴,吹口琴,拉小提琴,这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也会挤出一点时间自娱自乐。

生长在战乱的年代,黄旭华的求学的生涯也是异常坎坷,但是再艰难的环境也没有阻挡住黄旭华求学的路。他与哥哥一起在当地的中学——聿怀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由于战事的原因,他和哥哥辗转去了广西桂林中学读书。

1941年,经历了两个月的辗转之后,黄旭华哥俩终于到了桂林,顺利进入了桂林中学读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旭华把自己的黄绍强的名字改为了黄旭华,取“旭日荣华”之意。


黄旭华

黄旭华求学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喝稀粥,吃不饱是经常的事情,用油条蘸酱油吃,对他们来说就是美味大餐了。最危险的一次是黄旭华身无分文,在出租屋里饿了三天,直到人非常虚弱,出冷汗。此时,家里的汇款单如同及时雨来到了他的手中,才助他去桂林求学。

1944年,1945年,黄旭华辗转多地进行求学,先到了重庆,在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进行学习;后以第一名的佳绩进入了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读书。

其实,黄旭华也同时被保送到了中央大学航空系,虽然收到了中央大学航空系正式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他还是放弃了中央大学,最后选择了去当时有“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之誉的国立交通大学读书。

黄旭华在报考大学时选择的是航空系与造船系,是因为在日寇入侵时,看到同胞被日寇杀害时的惨相,激起了他的爱国心与报国志,他立志去大学学习技术,为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旭华

但是不论在哪里求学,黄旭华的综合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大学期间获得了很多次奖学金。

在交通大学,黄旭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秘密加入地下党,加入“山茶社”,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与敌人特务斗智斗勇,机智地保护同学,有两次还险些被敌人抓捕。

1949年,黄旭华毕业了。当时,他想参军去解放自己的家乡广东。当黄旭华站在报名参军的长长的队伍中时,一位同学却告诉他,组织上让他到上海市委第一党校进行4个月的学习。

在上海,黄旭华系统地学习了党的有关知识与纪律,认识了像陈毅,谭震林这样的很多党的领导人。

之后,十几年间,黄旭华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港务局、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工作。

黄旭华夫妻结婚照

结缘李世英,当时黄旭华与李世英二人都在港务局上班,李世英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确切地说是因为李世英太优秀,本打算考大学的他她,被政府提前安排了工作。

黄旭华当时是团委书记,是李世英的上级,人非常干练。李世英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年轻漂亮,二人相互在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一年后,黄旭华被调到了船舶工业管理局上班,而李世英因为优秀也被选送到大连海运学院学习俄语。

其实,在交通大学读书期间,黄旭华曾经有过初恋情。但是由于出身不同,二人的志向不同,最后由恋人变成了朋友。就这样拖着拖着,慢慢的黄旭华就年龄大了。

黄旭华与李世英的再次邂逅,是在两年之后,他们都被分配到了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工作。他们二人一个当翻译,一个跟着专家学技术,常常是一起工作,暗生情愫。


黄旭华夫妻

缘分就是这样,它再次叩响了黄旭华与李世英的心门。缘分到了,就注定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

1956年,30岁的黄旭华与李世英喜结连理。一年后,他们的大女儿黄燕妮降生。

而1958年,黄旭华的工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为他被调到北京海军,接受了一个绝密任务,研制核潜艇,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当时,上级和黄旭华约法三章:

1、你被选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
2、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犯了错误也出不来,出来了就泄露了。
3、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

由于黄旭华从事的是机密工作,是有组织有纪律要求的,不能对任何亲人说出实情,包括对父母,妻子和儿女都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性质和单位名称。

而且,黄旭华工作非常忙,难得有空闲的时间。


黄旭华

在从事核潜艇工作30年年间,黄旭华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没有看望过父母。即使他的父亲去世,他也没有去尽孝。

偶尔和老家通信,黄旭华也是只留下自己的信箱,只是说自己在北京工作,其他的只字未提。

黄旭华的亲戚,兄弟姐妹对他的误解很深,觉得父母白养了他。但是他的父亲母亲深信儿子的品性错不了,黄旭华一定是在做大事,一定是在忙。

偶尔,黄旭华回家一次,他的女儿们非常惊讶,戏称他来家里出差来了。

但是,黄旭华虽然与两个女儿聚少离多,但是他用“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默默的影响着孩子们。

黄旭华靠着书信与妻儿沟通,而他的妻子李世英贤惠又深明大义,她独自抚养女儿们,替丈夫照顾年迈的双亲。她知道丈夫从事着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是不能说,但这就足够了。

即使不知道黄旭华的消息,李世英也知道他是在为国家做做贡献,从来不拖他的后腿。

黄旭华的女儿们回忆家里平时只有母亲自己一人在忙碌,即使有天大的困难,母亲也不告诉父亲。有一次李世英在公交车上被人撞倒,后脑着地,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甚至医院给她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


黄旭华

“千万别告诉老黄,让他好好工作,我没事。”李世英即使在生命垂危之时,也丝毫不考虑个人之事,更不想打扰到自己的丈夫黄旭华。

黄旭华的大女儿黄燕妮,戏称自己是女汉子,从小除了上学就是帮母亲做家务,照顾妹妹。

黄燕妮小时候曾经掉到冰窟窿里,被救上来之后昏迷了九天九夜,这样的事情,李世英也没有告诉丈夫黄旭华。九天九夜,都是李世英一人在照顾女儿,那种胆战心惊,她愿意独自承受。为了丈夫的事业,即使天塌下来,她也愿意独自一人扛着,她不想让丈夫分心。

黄燕妮长大后考进了父亲所在的研究所,成了父亲的同事,女承父态,她在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上,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始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黄旭华

黄旭华的小女儿黄峻也非常自立自强,长大后在武汉从事外语方面的工作。她说,“我们家父亲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家里任何事都不能干扰父亲的工作。”并且,她还说,“爸爸这辈子,就是一条道走到亮”。

在研究核潜艇的日子,黄旭华等人的生活条件也非常差,天天就是吃白菜和土豆,只是能勉强果腹而已。但是大家毫无怨言,为了心中共同的目标,再苦再累也值得。

当时,黄旭华等人的做着“无中生有”的研究,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参考,国内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与资料,一切从零开始。有的,只是他们曾做过苏制常规潜艇的仿制工作的零星经历。

没有核潜艇的模型,没有加工厚度为90厘米核潜艇需要的钢材的特殊设备,没有解决核潜艇的核动力问题的方案,是的,一切都靠团队进行摸索。


黄旭华(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黄旭华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解决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他们发明了水滴形潜艇,这样就让潜艇的下水阻力大大降低。

他们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解决了65吨大陀螺的放置的问题,最后所有的这些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从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1988年,在南海做深海极限下潜300米试验时,下水的有些工作人员开始写遗书,就怕万一有个闪失。

而此时已经62岁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亲自下水,为大家打气加油。大家都劝他不要冒险,但是他说,“我们自己研制的核潜艇,我们要有信心,我不下去,同志们怎么下去?”

下水后,下潜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大家听着船体被高压压出的“咔嗒咔嗒”的声音,心被揪起,而黄旭华根本不惧。

他高兴地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黄旭华不愧是总设计师,他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指挥工作人员做记录,做分析。

黄旭华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也成为核潜艇总设计师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1988年,黄旭华他们研发的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的国家。

同年,有关“黄总工程师”和他研发的核潜艇的事迹见诸报端,黄旭华的90多岁母亲虽然没有看到儿子“黄旭华”这三个字,但她感觉到那就是她被误解了30年的儿子。


黄旭华夫妻与母亲

黄旭华终于可以去见老母亲了,母子二人30年后再见,相对无语。黄旭华的93岁的老母亲,看着自己当年满头青丝的30岁的儿子,已经成了60多岁的,有着白发的“老人”,她感慨良多,却又感觉无从说起。她哭了,她又笑了。

对这些年“消失的三哥”,黄旭华的老母亲要为他正名。老人召集了自己的儿女和近亲,说明了事情的真相,最后她说“三哥的事,你们要谅解。”

知子莫若母,有这些就足够了。况且为了国家,为了事业,黄旭华被误解又算什么,他对身外的名与利太看淡了。只要祖国需要,被误解又算什么?

黄旭华兄弟姐妹9人,除了二哥黄绍振早早辍学外,其余全部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黄旭华

黄旭华的大哥叫黄绍忠,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二汽任副总工程师,对黄旭华的影响最大。

黄旭华其他6个弟弟妹妹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大妹黄秀春曾在卫生局、中医院工作,大弟黄绍富在防疫站退休,二妹黄秀阳在医院退休,二弟黄绍荣在侨办退休,三弟黄绍赞曾在林业局工作,四弟黄绍美从经贸委退休。

虽然黄旭华的二哥黄绍振中学便辍学了,但是他帮父母打理店铺,学习做生意,支持弟弟妹妹上学,为家付出了很多,也是与黄旭华感情最深的一位。

当有人问起黄旭华对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否后悔的时候,88岁高龄的黄旭华掷地有声地说过这样一番话:

“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黄旭华与青年科技人才

一个优秀不是优秀,大家一起优秀才是真的优秀。

黄旭华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不但开展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而且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他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核潜艇方面的科技人才,他培养的人才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两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两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余位。

黄旭华夫妻与两个女儿

黄旭华寄语青年一代:

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他希望年轻人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12月,黄旭华入选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排名第52名。

黄旭华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心系家乡,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母校建设,他曾给母校白沙中学和白沙小学各捐赠了10万元港币。

同时,黄旭华也非常关心自己的同事们的生活,他从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中,拿出20万元港币来帮助有困难的中船重工719所离退休职工。

现在,黄旭华这位90多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依然在为国家奉献着光和热,他生活非常有规律,早8点半就端坐在办公椅上,整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料。他想形成系统性的更具价值的东西,形成可以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

黄旭华为核潜艇奋斗了一生,犹如水下无声的核潜艇,看似无声,却积蓄了无尽的能量。正如他所说,

“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悔。”

当今,黄旭华院士以及第一代核潜艇人创造的,令世人震撼的核潜艇工程,继续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核潜艇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嘲讽泽连斯基”在网络流行......

当“嘲讽泽连斯基”在网络流行......

山河路口
2025-09-13 23:53:06
催泪!杜凯琹:不着急回家,先给曼昱加油,打败日本队很重要

催泪!杜凯琹:不着急回家,先给曼昱加油,打败日本队很重要

轩逸阿II
2025-09-13 14:05:08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跳楼小生被聚餐朋友害了

跳楼小生被聚餐朋友害了

毒舌扒姨太
2025-09-13 22:33:31
打通中方电话后,美防长态度强硬,董军直接摊牌,当场划2条红线

打通中方电话后,美防长态度强硬,董军直接摊牌,当场划2条红线

通文知史
2025-09-13 08:25:06
98年体检女医让我脱裤子,我脸红了,她白我一眼:嫂子什么没见过

98年体检女医让我脱裤子,我脸红了,她白我一眼:嫂子什么没见过

晓艾故事汇
2025-09-11 17:17:18
传斯卢茨基处境微妙,申花平泰山之战某位国脚表现有点奇怪

传斯卢茨基处境微妙,申花平泰山之战某位国脚表现有点奇怪

金风说
2025-09-14 00:59:37
9月10日:中国国防部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9月10日:中国国防部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诗意世界
2025-09-10 23:12:03
于朦胧事件后续,雪藏只是冰山一角,牵连出多位明星包括李成儒

于朦胧事件后续,雪藏只是冰山一角,牵连出多位明星包括李成儒

幸福生活每一天
2025-09-13 14:38:38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宝哥精彩赛事
2025-09-10 16:48:27
贾国龙再次强调“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罗永浩:我感觉到贾老板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贾国龙再次强调“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罗永浩:我感觉到贾老板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鲁中晨报
2025-09-13 12:54:05
不会演孕妇别硬演!39岁杨幂与39岁热依扎同演孕妇,看出了正反面

不会演孕妇别硬演!39岁杨幂与39岁热依扎同演孕妇,看出了正反面

娱乐故事
2025-09-13 22:58:30
重磅利好!英伟达减少云计算业务,CPO要大地震了?

重磅利好!英伟达减少云计算业务,CPO要大地震了?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3 16:03:04
中俄免签后绥芬河实探:8000元中俄婚恋,5笔隐形成本别漏算

中俄免签后绥芬河实探:8000元中俄婚恋,5笔隐形成本别漏算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09-07 15:15:17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阿胡
2024-07-31 11:50:32
冷知识:男篮欧洲杯自本世纪以来,仅三支球队以不败战绩夺冠

冷知识:男篮欧洲杯自本世纪以来,仅三支球队以不败战绩夺冠

雷速体育
2025-09-13 09:20:08
知识分子的“正义”幻觉,制造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

知识分子的“正义”幻觉,制造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

听哲学
2025-09-12 22:31:52
马上评|“火锅小便门”判赔220万:家长没教的,法律会管

马上评|“火锅小便门”判赔220万:家长没教的,法律会管

澎湃新闻
2025-09-12 21:24:26
若本轮水晶宫保持不败,将打破队史英超最长不败纪录

若本轮水晶宫保持不败,将打破队史英超最长不败纪录

懂球帝
2025-09-13 16:44:04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云舟史策
2025-09-13 07:37:04
2025-09-14 09:31:00
历史漫谈君
历史漫谈君
专注历史,述说不一样的历史
482文章数 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多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支持"两国方案"

头条要闻

西贝曾申请"速冻复热辣椒炒肉"专利被驳回 后续来了

头条要闻

西贝曾申请"速冻复热辣椒炒肉"专利被驳回 后续来了

体育要闻

27年的等待结束?挪威最快下个月进世界杯

娱乐要闻

杨幂回复祝福区别对待祝绪丹引热议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京东淘宝iPhone17基础版十分钟被抢空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游戏
数码
手机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穿越火线》为什么银色杀手没人用了?当年可是要用大炮来换的

数码要闻

鹏辉能源新一代移动电源(充电宝)电池 Secu 系列上市

手机要闻

Q2全球畅销手机大揭秘:iPhone 16系列霸榜,小米成国产独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