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飞渡双手脱链 表演者:杨海平
“铁索飞渡”是指在窦圌山四面峭壁三座山峰的铁索上飞渡的民间绝技。即以双手脱链、金鸡独立、鹞子翻身、空翻跟头、空中八卦、倒挂金钩、海底捞月、飞檐走壁等高、惊、险的绝技表演。
窦圌山 山峰与铁索桥
窦圌山独有的自然环境,三座三峰笔直挺立、陡峭无比,从古均是佛、道徒占领,大兴土木,修建庙宇,梁大同年间(535年~545年),一林姓僧人在山顶建有“神祠”,并连接了三座三峰的“笮桥”(竹编的绳桥),从此经常飞渡该桥祭拜神祠,之后唐代唐高宗年间(650—684年),窦子明更换了“笮桥””变更为真正意义的铁索桥,并在山上大兴土木,开山辟路,修建庙宇,并开始飞渡铁索朝拜送香,也是有历史记载的飞渡铁索桥的第一人。之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窦子明,并将圌山贯以窦姓,窦圌山因此得名,还为窦子明在山顶修建了窦真殿,以示纪念。在此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云岩寺住持或僧人通过飞渡铁索,祭拜开山鼻祖,代客敬香,延续至今。铁索飞渡传承到现在已经将传统的代客送香,祭拜祈福演变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的高空铁索飞渡绝技表演。
三十年代铁索飞渡
铁索飞渡太白醉酒 表演者:杨海平
铁索飞渡于2018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杨海平。铁索飞渡表演最大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平衡”,一旦触动铁索桥,它将无规律的一直晃动,需要表演者练就与铁索共舞的本领;另一方面需要扎实的“武术功底”,在铁索桥上行走本是一件本领,可是要在上面做出各种高难度表演动作,就需要长期对这些表演动作的练习,其惊、绝、奇、险的表演,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如今已成为江油窦圌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铁索飞渡悬空倒挂 表演者:杨力
铁索飞渡教学 表演者:杨海平、杨朝、杨力
(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