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他秉赋聪慧。沉默寡言,博览史书,深得乾隆皇帝的。
而嘉庆皇帝荣登皇位后,此时的大清已因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和砷的贪婪卑劣、官吏的玩忽职守而风雨飘摇。在太上皇乾隆驾崩之后,他首先拿祸国殃民的和珅开刀,没收其家产,充实国库,并且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先后铲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
嘉庆性清优柔寡断,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此时大清国国库空虚,“内忧外患”,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康乾盛世”的好时光,从此开始败落。
乾隆皇帝是在清朝紫禁城的龙汉凤生下了嘉庆。
在《还珠格格》中有一位乾隆帝的妃子非常引人注目,她就是令妃娘娘。说起这个令妃,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是确有其人,她就是嘉庆帝的生母魏佳氏,而且追根溯源,这位令妃娘娘还是一名汉人,因此,我们说嘉庆帝颙琰身上有着一半的汉人血统并不为过。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清代不是实行的满汉不通婚制度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满洲因为人口较少,为了加强本民族的统治力量和有效控制全国政权,不得不倚重蒙古族力量,联姻便是笼络蒙古贵族的重要手段。
满蒙联姻这一个制度始终贯穿近三百年的满清王朝。清朝皇帝最初执行这一制度并不是很严格,早期也未曾规定满汉不通婚。但是后来基于害怕满洲会被迅速汉化的担心,清朝统治者继而转为禁止满汉通婚,连皇帝后宫中也不蓄汉女。这项禁令执行的非常严格,所以终清一代有着“妃不选汉”一说。
汉族女子魏佳氏的祖上就是属于八旗汉军,后来被抬入满洲旗。魏佳氏的父亲是在内务府任管领一职后加封承恩公的魏清泰。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长得艳丽出众,光彩照人。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琴棋书画、女工织锦无一不精,与满蒙的女子相比,别有一番风韵。
乾隆十年,魏佳氏被选入后宫,以贵人身份侍奉乾隆皇帝。新婚之夜,风流天子乾隆看着娇艳如花的魏佳氏,一番好合之后,自是喜不胜言,乾隆帝搂着魏佳氏的纤纤细腰,意犹未尽地说:“汉女之韵,真令朕耳目一新!”
自从入宫以后,魏佳氏便得到了乾隆帝的宠信,而且魏佳氏其人也是颇有心计,只要乾隆来到她的寝宫,她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在多才多艺的乾隆面前卖弄自己在琴棋书画方面的高深造诣,这让乾隆很受用,顿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情。
由于魏佳氏很得宠,她的升迁速度也非常快。没几年便被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五年,魏佳氏生下皇十五子永琰,三十年晋升为皇贵妃。此时的魏佳氏在后宫中成了一把手。
按说,有了皇贵妃这个名分,魏佳氏也应该知足,可是她却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一心想要当上皇后。但是乾隆帝有自己的考虑,认为他的一生比较“克后”,所以,乾隆一直没有立皇后的打算。因此,魏佳氏在生前始终没能登上皇后的宝座。
尽管没能当上皇后,但是魏佳氏的肚子很争气,她接连为乾隆生了四个皇子、两个皇女,是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一个。这也多少为她增加了把乾隆拉到自己身边的分量,她在后宫中地位也不断提高。
嘉庆元年,乾隆帝在确认了魏佳氏的儿子永琰(嘉庆皇帝)汉人,所以,后人也称嘉庆帝是“清龙汉凤”所生,这一点是无异议的。
魏佳氏在乾隆中后期最得宠的女人寿命却不高,乾隆四十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享年只有49岁。
乾隆在立皇太子上,其实并没有看上永琰(嘉庆)。
乾隆一开始册立的是皇二子,永琏,这个儿子是富察皇后所生,乾隆认为这个儿子天资聪慧,能够继承大统,可惜在9岁的时候死了
乾隆之后又册立永琮,这个也是富察皇后的儿子,这个儿子也是福薄,在两岁的时候也夭折了。
由此看出乾隆对这位皇后是多么的宠爱。但富察皇后经历了两个儿子的死亡,在一次出巡中也死了。
之后乾隆在众多的皇子中,又看到了永琪,这位皇子也很聪明,能文能武,可以继承大统,不巧的是这位皇子25岁也死了。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立储不得不在提起。这时候乾隆还活着的儿子只有6个,而且有两个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所以只有4个可以选择。
第一,嘉庆的母亲魏佳氏的儿子。在当时的四位皇子中,嘉庆的母亲是最得宠的,也是位份最好的,是令皇贵妃,当时的继后已经形同虚设。令皇贵妃掌管后宫。
第二,嘉庆在这4个皇子中还算是比较聪明的。虽然不能和乾隆,雍正,康熙想比,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缺点。
第三,乾隆对权利的渴望,虽然是太上皇了,但乾隆也不想放弃权利。嘉庆是非常听话的,所以乾隆很容易的掌控这个未来的皇帝。
所以选了嘉庆继位,后来的历史中,嘉庆确实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