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消化中国3千万的光棍,专家曾建议一妻多夫制,女人:忙不过来

0
分享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组数据让我感到惊讶,在2019年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中国的男性要比女性多3000万,也就是说,将来至少会有3千万的光棍,这么大的缺口将要怎么解决,成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虽然我们现在开放了2胎政策可以有效的缓解一下压力,但20年才能长大成人,因此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没办法等到这一天的。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曾公开表示,一妻多夫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但讨论的结果显示,女性并不赞同这种方式,给出的答案是:事业家庭,根本忙不过来。

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俗话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无法有效地解决时,不妨转过头来回顾下历史,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妻多夫的时期

人类的发展,在最初母系社会的时期,便是妥妥的一妻多夫的时代。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在原始社会,女性主要负责采集,男性负责狩猎和保卫部落,但没有一身好装备,狩猎又哪是那么好成功的?因此在当时,部落里的男性、孩子全都靠部落里面的女性所养活。女性采集所获得的收获是男性的好几倍,因而幼子只有跟随母亲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时的女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就显得很随意,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一切看自己的心情,生下的孩子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人的,反正孩子都靠妈妈来养,男性继续狩猎和保卫部落就可以了。因此孩子只知道有母亲,母亲不但要养育孩子,还要补贴一下子部落里面男性的生活物质,毕竟他们如果仅仅是依靠打猎获得的那点食物,就得饿死了。

女性占据绝对的主导,成为了维系部落发展的核心人员,一切都要围绕女性转,而部落里面的女性,所要承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部落里面年老的女性作为氏族长,承担起带领部落前进的重任,一旦表现不好,也很有可能被罢免掉。

基本的分工也很明确,年轻的男性负责狩猎与保卫部落,部落里面的女性负责采集和养育幼崽。男性狩猎受限于武器,产量非常低,并且因此而产生的伤亡却很大。吃喝还多要仰仗部落里面的女性。一切没有哺乳任务的女性除了采集之外,也会加入到狩猎的队伍中。

在母系社会,男性地位非常尴尬,总结一句话便是:男性能干的工作女性都能干,男性干不了的工作,女性也能干,当时的男性就和附属品一样活着。

一妻多夫到一夫多妻再到一夫一妻的转变

社会进入农耕时代,男性在体力与爆发力方面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人人手里有多余的财富,这时候男性的心理开始不平衡,他们再也不是依附于女性的附庸,而是实打实的当家的,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人手一个配偶的问题,不能再通过竞赛来求得一两次的繁衍后代的权力。女性逐渐变为男性的附属,心甘情愿地承担起相夫教子的任务。

手里的剩余价值持续积累,个别男性便开始想着增加自己后宫团,越有权有势的人原因跟随他的女性也越来越多,逐渐演化成一夫多妻制度。男性从此承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而女性所要承担的义务无非便是养育后代加时刻打扮得美美的。并且还有了裹脚、束腰、化妆等一系列专为讨好男性而产生的行为。

贵族三妻四妾,穷人就连媳妇都娶不到,他能不闹事吗?社会能稳定么?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均衡发展,逐渐废除三妻四妾的制度,实施一夫一妻制,争取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娶妻生子。这个说法也不全对,主要是新时代的女性再次崛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在甘心于男人的附属,她们也作出一番事业,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个天平从婚姻制度上就已经端平。

女性为何不愿意实施一妻多夫制度

历史告诉我们,男女平等一夫一妻是最好的一种婚姻制度,一妻多夫意味着女性将会承担更多的压力与社会的责任。首先来讲,现在无法提供一个女性在价值上完全碾压男性的平台,因此大环境是不合适的。抛出这个因素来看,一旦要实施一妻多夫,女性将会非常忙碌。

第一点:生育任务增加;最少最少要保障的那便是一个丈夫得有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最少多受几次罪,然后要增加若干个哺乳期,承担数次生育风险。

第二点: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一群孩子指望着女性自己是带不过来,假如女性在家带孩子,男性出去赚钱,会导致女性的家庭地位持续降低。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固,女性要赚钱,而男性在家只需要带好孩子,打扮得美美的就可以了。无形之中,女性将承担起又当爹又当妈的责任。

第三点:分身无术,皇帝翻牌子的纠结每天都要经历;一到休息,就要面临着让哪个丈夫来陪的问题,争风吃醋必然也少不了,本就感性的女人在处理这方面问题上会让她们头都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港媒:美军核潜艇并不是“撞山”,而是被解放军发现后“伏击”!

港媒:美军核潜艇并不是“撞山”,而是被解放军发现后“伏击”!

黑天鹅洞察
2024-06-14 11:51:11
淘汰希洪竞技,西班牙人晋级西乙升级附加赛决赛

淘汰希洪竞技,西班牙人晋级西乙升级附加赛决赛

直播吧
2024-06-14 06:57:10
这样的绝世美男,她凭啥一下能合作5个?网友:就凭她是刘亦菲!

这样的绝世美男,她凭啥一下能合作5个?网友:就凭她是刘亦菲!

果娱
2024-06-13 14:40:59
有钱没处花?中东国家纷纷选择韩国导弹,为何不买中国产品

有钱没处花?中东国家纷纷选择韩国导弹,为何不买中国产品

青辉
2024-06-14 15:22:58
渣男“避孕T扎孔”骗富家女怀孕后要钱,女生亲述经历颠覆认知

渣男“避孕T扎孔”骗富家女怀孕后要钱,女生亲述经历颠覆认知

莫问先生
2024-06-11 21:51:15
中方给的台阶,菲方仍不肯下,马科斯发现,坐滩舰开始兵粮寸断

中方给的台阶,菲方仍不肯下,马科斯发现,坐滩舰开始兵粮寸断

多富爱音乐
2024-06-14 14:26:49
被问失去席位感受,落选的欧洲议会议员戴利回怼媒体:五年来你没兴趣跟我说话,我也没兴趣跟你说

被问失去席位感受,落选的欧洲议会议员戴利回怼媒体:五年来你没兴趣跟我说话,我也没兴趣跟你说

环球网资讯
2024-06-13 11:24:47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古特雷斯不会前往瑞士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古特雷斯不会前往瑞士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周说风云
2024-06-14 15:05:03
高考英语遭强烈质疑:全国考生抱怨,专家怒斥变味,辅导机构狂喜

高考英语遭强烈质疑:全国考生抱怨,专家怒斥变味,辅导机构狂喜

影像温度
2024-06-11 17:39:51
为时已晚?陈梦事件再次升级,王曼昱该怪自己,马琳回应名正言顺

为时已晚?陈梦事件再次升级,王曼昱该怪自己,马琳回应名正言顺

忠橙家族
2024-06-13 11:45:03
从变相加价到降价10万求存,国产宝马X5终究还是认清现实了?

从变相加价到降价10万求存,国产宝马X5终究还是认清现实了?

户外小阿隋
2024-06-14 14:50:46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拆除后,上冲段能改建停车场吗?部门回应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拆除后,上冲段能改建停车场吗?部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4-06-14 12:00:00
你只知道范进中举后发疯,却不知道他后来有多牛

你只知道范进中举后发疯,却不知道他后来有多牛

读史
2024-06-13 07:00:15
1999元起!飞米MINI 3无人机小米有品开售:4K录制、32分钟续航

1999元起!飞米MINI 3无人机小米有品开售:4K录制、32分钟续航

快科技
2024-06-13 22:57:38
又赚到了!孟加拉四处炫耀中国给建的大桥:开通当天过路费破千万

又赚到了!孟加拉四处炫耀中国给建的大桥:开通当天过路费破千万

文雅笔墨
2024-06-12 21:49:22
49岁女人自述:瞒着老公出轨16年,回归家庭后,老公给我致命一击

49岁女人自述:瞒着老公出轨16年,回归家庭后,老公给我致命一击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20:23:42
2024年养老金调整,机关事业退休老人和中人,上调方式一样吗?

2024年养老金调整,机关事业退休老人和中人,上调方式一样吗?

碎月导师
2024-05-31 06:30:02
曾仕强:凡事没有到最后一刻,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千万别早做决定

曾仕强:凡事没有到最后一刻,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千万别早做决定

纳兰唐儿
2024-06-14 00:01:47
6月13日,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到巨大压力

6月13日,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到巨大压力

花花lo先森
2024-06-13 13:32:47
分管领导降职调走,只有我煮水饺送行,他升高管回单位调研对我说:你去车上拿水杯!

分管领导降职调走,只有我煮水饺送行,他升高管回单位调研对我说:你去车上拿水杯!

职场火锅
2024-06-12 21:48:13
2024-06-14 16:08:49
爱情废柴
爱情废柴
情感生活故事分享
2656文章数 29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恒大前总裁亏损7800万港元出售豪宅:加拿大籍 已失联

头条要闻

恒大前总裁亏损7800万港元出售豪宅:加拿大籍 已失联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数码
本地

教育要闻

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兴趣就是最好的天赋,不管起点如何,保持专注,就一定能有收...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亲子要闻

抱着宝宝挑榴莲宝宝遭老罪了这套亲子装挺亮眼,要买赶紧买不买赶紧走!!!

数码要闻

699 元 23.8 英寸原生 200Hz Fast IPS 屏,HKC G24H1 显示器发布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