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九一八事变”,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种沉痛感,我们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愤恨不已,同时也对拥有几十万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感到不齿。
虽然后来有人说,张学良之所以没有下令抵抗,是因为听从了中央的命令。就连教科书上也都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毕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张学良此举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张学良对东北有很大的自治权,并不一定非得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况且此次情况特殊,涉及到东北存亡,故而更不可能听从中央的命令。
换句话来说,张学良和老蒋之间并不是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关系,而是合伙人的关系,故而完全可以命令东北军反击。
关于这一点,在张学良晚年的时候自己也承认,不抵抗的命令是他下的,不是听中央的命令。
他当时以为,日本人在东北搞小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况且每次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不让他们找到借口就可以了。但谁知道,这一次日本人是玩真的,最后大意失掉了东北。
那么,这些所谓的“历史真相”,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呢?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得看你从哪个方面来看。
总而言之,我们确信无疑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的确确给我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东北军真的一枪不放就丢掉了东三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九一八时,张学良的确下令东北军不要抵抗,最后致使东北沦陷。但如果说一枪不放就丢掉了东三省,那这个警察局长可就不能答应了!
此人名叫‘黄显声’,1896年出生于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22岁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后来,黄显声弃笔从戎,并于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学习。
九一八时,黄显声时年35岁,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在沈阳城破之日,所有的正规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都撤退了,只留下了他和手下几百个警察弟兄。
当时,日军人多势众,且装备精良,而他只有区区几百号人,根本不是对手。但即便如此,黄显声还是毅然决然带领弟兄们跟日军战斗到底。
在他的带领下,所有的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他们也势必要与敌人战斗到底。尽管面对着敌人的坦克大炮,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吹响了冲锋号!
当时,战况最激烈的当属惠工街的第六分局,只有30多名警察驻守该地,但他们硬是顶着数倍多于自己的敌军,奋战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弹尽粮绝,仍无一人投降,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只可惜,这段历史罕有人知,这几百名勇士的名字,也跟随着历史的灰尘消散在了天空之中,无人记得。
最后,敌军攻势猛烈,他们已经无力支撑,只好暂时撤退,今日之仇,只好来日再报。
而撤出来的壮士仍然继续跟随黄显声与侵略者抗争,他们从白山黑水,一路转战到关内。
不过,接连的几场胜仗似乎并没有让黄显声高兴起来,因为他发现,不管自己怎样拼命,背后老是有人下绊子。也许在他看来,此时所谓的国军,只热衷于内战,而不在乎国破家亡。于是,他便开始接触真心抗日的中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记仇的日军不仅抄了黄显声在北平的家,还将其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然而,这仅仅只是悲剧的开始!
1938年,正值全国抗日之际,黄显声认为终于可以上战场杀敌,但谁知道,国民党特务却以“通共”的罪名将他逮捕囚禁,长达十年之久。
直到1949年11月27日下午,也就是重庆解放的前四天,黄显声就被特务从监狱中带出,秘密枪决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些气愤?一代抗日名将,竟然没有死在沙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同胞的屠刀之下,真乃惜哉,痛哉!
最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枚自制的小印章,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骑富士山头斩铁蹄,倭奴灭,践踏樱花归!”
黄显声死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