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盖山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城郊,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又叫“大孤山”。在宝盖山上最出名的建筑就是“姑嫂塔”,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是一座五层21米高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空心石塔,后毁于雷电,现存建筑是清代建筑,后经历次修缮而成,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在当时政府的规划和利用中,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
据记载,塔的五层处,有二女的石刻,是为姑嫂。可惜已经不能登塔了,只有一楼处有座金色石像,可以看出有到很明显的裂痕。
该塔被称为姑嫂塔,是有传说的,《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而民间的传说则更有故事性: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农户,因家乡连年干旱、田园寥落,无奈抛妻别妹,背井离乡,驾一叶小舟去南洋谋生,并相约三年后回家团聚。年复一年,盼望中的亲人依然杳无踪影。姑嫂俩搬石头上山,在山上垒石垫脚,直至石垒数丈,高入云端,登之可望天涯海角,才盼来亲人的归舟在海上飘摇。不料,狂风骤起,海浪翻滚,归舟触礁沉没。姑嫂俩悲痛欲绝,从崖上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到了现代,由于宝盖山上石材众多,导致很多人开山采石,上山到处是采石后留下的巨大石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当地政府后来才去措施禁止上山采石,并把留下的石窟改造成石窟公园,变成景色秀丽、风景别致的百姓休闲公园。
话说逢山必有寺,宝盖山上不光有佛教的朝天寺、 虎岫寺,还有道教的老君祠,儒家的孔子像,甚至还有关帝庙。可谓是香火鼎盛,佛道儒武诸派并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