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建设街 一条路见证下的城市更新

0
分享至

拥翠小区绿化带改造达2586平方米,高“颜值”让人赏心悦目。

黄华路两旁是统一风格的大理石墙面、铝合金格栅,整个路面敞亮爽朗。

李嘉斌。

扫码看视频:一座城,一条路一段历史

“一半是水塘、一半是菜地。”作为南洋电器厂原党委书记,何汉生曾经几十年如一日地走进位于黄华路的办公楼。近日,他走进这里签订了改造表决票,指着南洋电器厂旧厂房回忆。

黄华路经历了岁月变迁,也见证着城市巨变。曾经的南洋电器厂位于越秀区中心区,建设街黄华塘社区的黄华路上,地理位置优越。然而随着城市变迁,厂房大量闲置,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未来,这里要崛起新的越秀地标,还将增加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命脉,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作为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从建设新村走出了无数建设人参与了广州的发展建设。如今,敢为人先的建设人,正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提升环境品质建设美好家园,为越秀区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示范区”贡献力量。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摄影:崔格僖 马艺天

以“敢为人先”的胆魄打造越秀地标

开车从东风路拐进黄华路,“南洋电器”的招牌十分显眼。走进去,厂房还在,厂房门口黑板上的安全生产警示还在。曾经热热闹闹的厂房内空无一人,几颗大榕树下停满了私家车。

一座城,一条路,一段历史。这里曾是广州最有名的电器厂——南洋电器厂旧址,黄华路的办公楼已经变为项目改造咨询点。走进咨询点,在《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项目(一期)改造意愿表决票》上签字,何汉生恍如隔世。

1948年,十多名工人怀着“振兴民族电器工业,产品远销南洋”的雄心壮志,在省委党校对面的菜地和池塘边,搭建了简易的厂房,黄华路随之变得络绎不绝。

建厂后的五十年,是南洋电器厂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不但研制出多个名牌产品,还成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先进企业。1963年,首创钻石牌电风扇,并形成批量出口,初步实现了前辈们“产品远销南洋”的夙愿。这是广州最早出口的电器,自然闻名全国。

广州市、广东省甚至全国各地许多重点工程或重要部门,都爱选用“南洋电器”。“北京亚运村、天河体育中心、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地铁一号线……所有地下配电设备都是南洋电器厂提供的。”何汉生如今还保留着一大叠《南洋报》。他见证了南洋电器厂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只能维修的企业到出口的壮大历程。

从黄泥巴路到柏油路,从光秃秃到绿树成荫,从黑白灰到五颜六色……一路沧桑一路汗水,风雨征程的一路,何汉生都记忆犹新。“对这里有感情,住着很方便。”他坦诚,一开始不想搬走,所以没有积极主动带头签名。

事实上,大批住在南洋电器厂的老职工有着和何汉生一样的矛盾心理。搬,多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割舍不下那份感情;留,房屋越来越旧,居住环境越来越差。

由于黄华塘社区房屋历史较久,居住环境较差,现有居住条件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越秀区拟对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区域实现连片改造,地块用地性质将从原来的二类居住用地修改为商务用地兼容商业及二类居住用地,连片改造同时增加幼儿园、文化中心、公共绿地等,改善片区居民生活环境。

“我们当初预想到了困难,做足了准备。”建设街党工委书记李嘉斌介绍,街道党工委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开公正、尊重民意、改善民生”为原则制定了一整套工作方案,自上而下地动员,自下而上地做思想工作,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一期项目拆迁范围大多为老职工的房屋,街道就主动与南洋电器厂的上级单位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沟通协调,通过党建引领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为减少街坊的顾虑,工作人员白天在咨询点接受咨询,傍晚和周末就走进街坊家里宣讲政策。同时,还发动老党员老职工争当志愿者。原南阳电器厂的退休职工,老党员林女士就是其中一员。“都是老邻居,我说话他们也挺信任的。”她除了在邻居群里宣传未来的规划,有空还一家一户去沟通。

细节见真情,服务暖人心。如今在咨询点,除了表决票还有一张《继承关系承诺书》。针对二期项目公房多、出租闲置屋多,产权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街道还委托律师团队进驻项目咨询点,为居民答疑解惑。

作为广州市旧城连片改造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环市东南洋电器厂等“中改造”试点写进了今年越秀区政府工作报告。“曾经,南洋电器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很多辉煌。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今天也要发扬这种精神。”建设街党工委副书记罗冬英透露,未来将在南洋电器厂地块打造一个地标性建筑——越秀之心。

7月1日开始进行改造意愿调整征询,到7月13日一期项目已有309户签约同意,同意率达到了94.8%。其中,黄华路77号80多户百分之百表决通过。“这是很难的,也是很少见的。”项目处一工作人员连连感叹,这一次创造了改造意愿表决的新速度。

以“工匠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作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先进企业,南洋电器厂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工人,刘铁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通过艰苦自学,先后发明、设计、制造了60多台(套)装卸机械,获得国家12项实用新型专利。199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作为建国后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建设街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53年,60幢平房4幢二层楼房在黄华乡东的孖鱼岗一带拔地而起。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第一个工人新村,从这里走出去的工人参与建造了多个广州地标性建筑。

然而经过一个甲子的变迁,建设新村早已变了模样。

位于黄华路和建设大马路之间的大马路社区与保利时光里一路之隔,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老旧楼宇。部分住户长期占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严重挤压人行道,影响市容市貌也影响居民出行。

如今,走进经过微改造的大马路社区的拥翠小区,蓝天白云下红白相间的马赛克外墙格外耀眼。小院里,三盆龙骨长得直立,九里香的香味弥漫,三角梅开得整齐斗艳。院子里,衣架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老人在石凳上喝茶上聊天。平台上的几棵大榕树仍然保留着,偶有街坊在树下空间躲阴凉。

“这些都是居民自己种的。”大马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吴秋妍介绍,重点对大马路沿线人行道、绿化带以及拥翠小区的公共设施包括路面、墙面等进行升级改造。共铺设路面约14219平方米,绿化带改造2586平方米,加装栅栏240平方米,墙面粉刷4399平方米,雨篷更新395平方米,招牌整饰125平方米,加装晾衣架60余米。

城市变化在细微处,群众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道路弯弯曲曲的,都是破烂的泥沙路,雨天出行特别不方便。”建设大马路西七街4号的冼姨是原广州市政机械厂的退休职工,从1952年就住在这里的平房。她还记得,以前大家都各顾各的,花草摆在路上。现在家家户户有自己的绿化,摆得整整齐齐。“现在道路变宽了,老年人经常在一起聚聚,邻里关系也和谐了。”她时不时微笑着。

如今走在拥翠小区,零星还可以看见建设新村的发展历程标识,仿佛在诉说着建设新村的历史。保留过往的文化记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通过各种细节设计,传递对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关怀。如对周边出入社区的主要坡道进行放缓改造,增设无障碍扶手栏杆。

曾经老旧的大马路社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改造后焕发了如今的新活力。最终在全市评比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

以“绣花功夫”提升道路全要素品质

6月22日6时,“33岁”人民路高架桥完成首次大中修后通车,车水马龙的场景再现。1987年9月20日,人民路高架桥正式落成。那一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对城市的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内第一条高架桥,人民路高架桥开启路立体交通时代。

“当时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解决了广州的一个大难题。”参与设计的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陈加树已经82岁,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

“大家都很努力,加班加点。设计人民桥是用手画的图纸,然后去办公楼才能打印。”他说,大部分建设工人和工程设计规划工作人员都住在建设街,大家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难点,最后人民桥设计兼顾实用和景观。

道路作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空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功能的完善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对于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停留在传统以车行为导向的粗放水平,破烂一处修一处。为完善老城区街巷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越秀区率先对22条道路进行全要素品质提升,黄华路片区正是提升的重点。

从北校场横路拐进黄华路,统一的大理墙面、铝合金格栅,一眼望过去看不到杂乱无章的乱搭建和线网,整个路面看过去敞亮爽朗。然而老照片显示,一年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雨棚外飘占道、五花八门的招牌,绣红的瓷砖破破烂烂……

位于建设街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正是全要素设计的单位。该院景观设计工程师郑庆之介绍,为拓宽人行道空间,打开人行道转角处视野,改造中还将人行道空间扩大,围墙向内退缩。

改造采取清洗、粉刷、墙柱包边、墙面干挂大理石及安装铝合金格栅、外墙三线拉挂整齐等方式美化建筑立面,街巷景色焕然一新。沿路的花基种上了绿植,随季节变换不同花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道路品质提升不能仅限于环境,还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街区公共空间对居民生活出行的服务能力。

公交小巴483路环线途经黄华路公交站,公交班次间隔时间长,而且没有设立等候座椅。由于候车居民多为老年人,长久站立候车非常不方便,不少居民提出了意见。

了解情况后,建设街党工委第一时间主动向上级反映,协调广州公交集团在黄华路公交站合理加设等候座椅。三天后,崭新的一排座椅安装好。如今,长者们出门等候小巴有地方歇歇脚了,纷纷为街道的办事效率点赞。

城市管理精细长效是今年的越秀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一直以来,越秀区坚持品质立区、绣花精神,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黄华路沿线的改变正是越秀区品质立区、绣花精神的缩影。

一条路就是一面镜子。从微改造到中改造,再到全要素品质提升,黄华路不仅是建设街焕发新活力的缩影,更是广州老城区沧桑巨变的缩影。未来,黄华路上将崛起新的越秀地标,续写新时代的辉煌。位于越秀区中心的建设街,也将焕发新的活力,助力越秀区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示范区”。

■对话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党工委书记李嘉斌:

不断探索城市

“包容更新”的新模式

南方日报:作为广州城市建设规划的起点,建设街是典型的老街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

李嘉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是区委、区政府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建设街在改造过程中以拆、改、留并举方式为主,以多元参与和分级创建为路径,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认同满意为标准,注重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城市“包容更新”,不断探索适合街道的新模式。

首先是保留历史特色,文化不断层。大马路社区拥翠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但是在更新过程中,我们尽量保留建设新村的发展历程标识,修复了曾经的墙画标语,还增加了文化长廊等内容,保留了过往的文化记忆。

其次是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再优化。以环市路品质化提升改造及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为契机,对拥翠小区进行升级改造。维持现有建设格局基本不变,通过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等方式,从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小区环境及建筑物本体着手,重新铺装路面,改造绿化带,加装水泵,积极推进红色物业活化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现在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市容市貌得到整体改善,居民满意度、幸福感也逐步提升。

最后就是构建和谐社区,人文关怀浓。在社区改造中,我们提倡在适度挖掘社区潜能的基础上,以优化空间环境,植入空间功能的方式创造活力空间,进入一种从环境提升到片区功能优化,再到历史文化延续,生活场景复兴的良性循环,鼓励社区居民多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培育其社区公共意识,有效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

南方日报:建设街党工委如何发挥统筹作用发动辖内集团单位积极参与共建,凝聚地区建设合力?

李嘉斌:近年来,建设街党工委以“大党工委”为核心,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整合地区资源,以党建为引领,广泛调动驻街机团单位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地区建设、社会治理和服务中。

一是搭建常态共建联盟。我们进一步深化“大党工委”建设,完善建设地区党建联盟,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共建共治共享议事协调委员会、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制度,不断健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长效管理机制。引导社区用活用实辖内机团资源,不断开拓活动阵地,采用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方式开展社区治理,鼓励社区与辖内机团多元化“联姻”打造共建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位于建设街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先后为大马路社区微改造,容貌示范小区创建出谋献策,大力支持建设六马路35号大院挡土墙维修工程,有效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是提升街区共治能力。加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充分盘活辖内大型机团单位的力量,做大做强“榕树头街坊”群防群治队伍。完善广泛参与、信息共享、民主协商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线上越秀人家+线下社区议事厅”二合一议事体系。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样本,逐步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停车位不足、旧楼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等民生问题。比如,粤海大厦楼宇党委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拥翠小区物业管理长期缺乏的问题,与社区达成共建结对协议,资助拥翠小区加装防盗门系统,获得了社区居民的满意点赞。

三是推动成果共享落地。共建共治的目的在于共享,真正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在全街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以扩大居民群众受惠面。纵深推进新时代越秀党建先锋行动,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打造“平安红”“书香韵”“活力彩”“邻里缘”“义起来”“爱成长”六大志愿服务项目。打造15分钟社区医养服务圈,以获颁“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为契机,促进街道、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对智慧健康养老医疗服务的有效参与。不断丰富辖内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力构建“党建+文化提升”模式,利用科技支撑整合环市东商圈丰厚资源“为我所用”。

街镇档案

建设街

建设街位于越秀区中部,东起建设六马路,西至东濠涌边,南抵东风东路,北达南坑东广深铁路,面积0.93平方公里。设有六马路、中马路、二马路、大马路、黄华南、黄华塘、黄华北、旧北园、麓湖路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9045人。 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第一个工人新村——建设新村而得名,是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辖内建筑单位齐聚。建设街坚持“党建引领,群文聚力”,提升“建设”文化品牌,凝聚合力建设美好家园,2019年底入选国家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不写散文诗
2025-11-06 00:01:13
德国默茨政府食言了,德国确认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德国默茨政府食言了,德国确认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山河路口
2025-11-04 23:06:00
“夜蒲女神”连诗雅日本疯狂购物!吓亲老公陈家乐

“夜蒲女神”连诗雅日本疯狂购物!吓亲老公陈家乐

粤睇先生
2025-11-06 01:31:53
贪了10亿后,陈布雷要求严惩孔祥熙,蒋介石:不要声张,不要调查

贪了10亿后,陈布雷要求严惩孔祥熙,蒋介石:不要声张,不要调查

史笔似尘钩
2025-10-17 21:17:57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美芽
2025-11-05 19:01:55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6:40
从大队书记到中央委员,他曾任重庆市委书记,后降县委书记

从大队书记到中央委员,他曾任重庆市委书记,后降县委书记

林子说事
2025-11-03 05:22:40
皇马的右路,阿隆索的阿喀琉斯之踵

皇马的右路,阿隆索的阿喀琉斯之踵

生活新鲜市
2025-11-06 01:13:20
外媒给《塞尔达无双》4分:M站最低分 唯一媒体差评

外媒给《塞尔达无双》4分:M站最低分 唯一媒体差评

游民星空
2025-11-05 15:10:12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遭中国一票否决,朱拉尼找特朗普求助,美国出手也没办法

遭中国一票否决,朱拉尼找特朗普求助,美国出手也没办法

暮光视界
2025-11-05 22:46:17
爷爷分征地款,大姑100万,二姑80万,三姑60万,唯独我家没有

爷爷分征地款,大姑100万,二姑80万,三姑60万,唯独我家没有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26 08:07:28
美军再度遭遇耻辱时刻:中国海军6艘战舰包围,815舰插入南海演习

美军再度遭遇耻辱时刻:中国海军6艘战舰包围,815舰插入南海演习

松林看世界
2025-11-03 07:08:25
西海岸祝福邵佳一:俱乐部主教练荣升国足主帅,这是我们的荣幸

西海岸祝福邵佳一:俱乐部主教练荣升国足主帅,这是我们的荣幸

懂球帝
2025-11-05 19:38:21
被包围了?台湾尚未统一,中国海军被美日韩封锁围堵,怎么破局?

被包围了?台湾尚未统一,中国海军被美日韩封锁围堵,怎么破局?

温辞韫
2025-10-28 17:38:31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船长与船1
2025-11-05 09:03:14
翁帆与张国立

翁帆与张国立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30 13:04:50
蒯纪闻梅开二度救主,上海U20全运队惊险杀进八强,81岁老帅徐根宝不服输

蒯纪闻梅开二度救主,上海U20全运队惊险杀进八强,81岁老帅徐根宝不服输

上观新闻
2025-11-05 18:19:11
白所成老泪纵横,明珍珍被判死刑,他知道自己也跑不了的

白所成老泪纵横,明珍珍被判死刑,他知道自己也跑不了的

柏林观察
2025-10-08 11:14:00
她因生不出儿子被软禁16年,31岁再嫁19岁小鲜肉,连生5个儿子!

她因生不出儿子被软禁16年,31岁再嫁19岁小鲜肉,连生5个儿子!

百态人间
2025-10-16 15:38:43
2025-11-06 02:39:00
南方日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108155文章数 713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