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古人食不果腹应该是没有多大联系的,要知道在古代,凡是食不果腹的穷人,一般来讲,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经历过太高的物质享受。所以,他们对自身的生活处境、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吃饱活着便可以了。
对于这种自身要求不高、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群体,一般来讲,他们得抑郁症的机会,反而不多。
那么古代人就很少有得抑郁症的吗?这其实应该不少,至少抑郁的人不在少数,之所以没有爆出抑郁症,也是因为古代中医里面也没有“抑郁症”这个时髦词,但有个词语非常有名,在许多书上都能看到,用以形容古人最后郁闷而亡,那就是郁郁而终。
我们知道得抑郁症的人一般多伴随着失眠、愁闷,心思敏感,发展到后来脾气暴躁,容易走极端,古人的郁郁而终大多数不是指的自杀,而是因为忧郁的情结,最终导致其身体发生变化,虚弱、垮了,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结。
在历史上,记载了很多名人都是长期沉浸在抑郁当中。
比如李清照,我们看她缠绵的诗词,说她属于婉约派,但她的诗词背后,是李清照自身泣血的经历,刚开始她与前夫赵明诚情比金坚的爱情令人动容,后来遇到渣男张汝舟,最终身心俱疲,顶着南宋时期的礼教压力,最终离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经历了感情上的大起大落,李清照能不抑郁?无人相伴的李清照最后郁郁而终,死在孀居的住所,晚年的诗词充满了孤寂、压抑,抑郁伴随着她直到生命的最后。
还有就是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作为诗人,他看到过九天阖闾开天阙的太平盛景,也看到了城春草木深的衰亡残破,他的一生见过盛世,见到过战乱,也看到了最终唐王朝的妥协。他那颗赤诚的心为大唐残破江山而流血,为底层百姓而心悸,每一首诗,都凝结着杜甫的忧郁和哀愁,长期在这种情景之下,自然会抑郁成疾。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武父名)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当初严武想杀杜甫,其中就有杜甫性格暴躁,也就是容易暴躁,这也是抑郁症的一个典型表现。
还有写作《红楼梦》的曹雪芹,少时生于繁华钟鸣鼎食之家,后来经历家破身亡,一夜之间翻天覆地变化,从繁华的顶端跌落到尘埃之际,让谁能不抑郁?
曹雪芹笔下的女子,个个让人看后既悲且叹,特别是其笔下的林黛玉,那整日捧心痛苦的模样,动不动就犯小脾气,一个问题想不通能倔上几天,这种自怨自艾的性格,也正是曹雪芹自身身体状况的一个写照。一个从富贵中走出的少年,到了而立之年难以顾家,年近半百之时又逢幼子夭亡,命运待其何其不公,这种遭遇之下,曹雪芹彻底垮了。在其最后的时刻,抑郁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在他病榻之上,向其索命。
古代名人尚且这么多多郁郁而终,那么多平常百姓,红尘之中,多少烦心之事,自然也会有不少抑郁之人,只是因为身份卑微,没有史书记载他们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