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经济未来有可能转入经济内循环吗?经济形势乐观吗?

0
分享至

中国从长期的历史中领悟到闭关锁国会降低自身竞争力,只有跟别国的产业竞争中才能提升自身产业实力,所以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不容置疑!双循环其实就是个底线思维,要在极端情况下不至于崩溃。内循环代表的是忍耐,而大众是最没有耐心的,长期的忍耐就是空耗民心坐以待毙,如果欧美一致孤立中国,战争就不可避免,核战争也不是不可能,在战争中灭亡和在被孤立中崩溃没有区别。

我想指出政府理解的内需和大众理解的内需不一样而已。对政府来说,扩大按揭贷款扩大居民部门消费信贷缩减居民部门储蓄率让资金进入国内市场就算扩大内需,至于居民拿这些钱是买房子还是买什么无关紧要,而且买房子所动用的资金更多扩大内需效果更快更好。而大众一般理解的内需可能是除了买房外的其他吃喝玩乐日常消费。但是真的对政府来说居民高价高负债买房才是政府理解的扩大内需最好最有效的手段。当居民高储蓄低负债时,房地产是促进内需的好办法,把老百姓的钱弄出来发展经济,这也是最近几十年政府的思路,但是当居民负债太高储蓄太低时,房地产支出过多会减少居民的其他支出,会抑制内需,现在我们就到了这一步,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了去杠杆,抑制房价的策略。

楼市也是消费,这是一次性花钱多,一次性花一个行业了。必须要明白,房地产已经超额完成历史使命了,后面不能再大幅上涨,其实楼市中所有在低价买房人也是房价上涨的收益者,低价买的多收益越多,不能简单认为房子涨价都是开发商赚钱的。另外比如装修啊,买家电啊,等等,消费链条很长的,不要把所有事都怪房价太高,稳住房价就是胜利。

房子只是用来住的,金融创新带动的房价飙升,让房地产带入了金融属性,可是房地产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大量挤占资金,大量的居民贷款,在社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其他的领域就会缩小规模,对于衣食行和医疗方面可是决定生存问题的事情,同时房地产吸纳的就业人数是有限的,其他行业的凋零是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的,这会威胁到政权的问题。因此房地产是必须下决心处理的问题,继续拖下去只会把整个社会带入动荡。所谓提高居民收入那是典型的一厢情愿。

你花钱买了房子肯定就有人拿到了你买房子的这笔钱,这笔钱钱最终如果拿来研发基建再生产等这种还会回到大家手上的活动,大家拿着这些钱去消费,那其实经济也能继续转的开,现实是这笔钱最后大概率是流向了金融行业再也回不到大家手上了,最后成了房地产金融自己成为一个循环那这些钱就和生产消费一点关系都没了,这个循环还一直继续抽实体经济的血抑制大家生产消费。

其实高房价唯一的风险就是断供潮,什么抑制生育和抑制了消费对政府来说都是小麻烦。政府日常的工作就像是把今天要发生的世界末日推到明天,后天发生的麻烦都不算麻烦。很多人的都以为房价抑制了普通消费后会难以养活企业搞产业升级,其实高房价也能促进产业链升级。因为地方政府是高房价收入的最大获利者房企最多就是喝点汤而已。而政府拿到了钱会用来给企业优惠政策。工厂达到数字工厂标准有奖励、企业发展高科技产品有奖励、企业环保升级有奖励。如果仔细研究政府政策就会知道中国产业政策是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上政府在拿普通人的钱搞产业升级,但是这在过去这些年效率很高。

要想解决高房价,首先要解决土地供应问题,要想解决土地供应问题,首先要解决农业问题。农业问题要想解决,必须要补齐我国在生物技术,能源(可控核聚变技术最好有重大突破)等各方面的短板。因此,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我认为不是工业化的问题,不是金融的问题。而依然是土地问题,是农业问题。解决的好至少可以保证未来三十年经济平稳发展。

内循环=基础建设投资+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扩大房子医疗教育为主的居民消费,文中的所谓负担恰恰是内循环中居民消费的主体,国家最近频繁出台房产限令的目的是稳定房价,生怕后疫情时代房价过快上涨最终崩盘。中国人储蓄率高是文化基因,只有掐住这三个命根子才能让他们花钱,当然还有股市,以赚钱的名义让居民把储蓄掏出来,但和房子医疗教育这统领老中青三代钱包的千秋大计相比不值一提。

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导致食品支出比较高,低收入不用说,食品支出是大头,中高收入的人也会把很多收入花费在食品上,吃得很精细,欧美文化在食品上就简陋得多,巴菲特,中午吃汉堡喝可乐这种大众认定的垃圾食品,穷人富人在吃上差别不大,因此食品支出占比可以反应收入水平。

随着收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也就说同样增加1元的收入,富人用于额外消费的倾向低于穷人。所以所谓双循环,必须扩大内需,必须减少贫富差距。很遗憾,我国对于消除贫富差距的政策工具还非常落后,甚至没有什么好办法。每当央行一放水,大量资金就流入地产和股市,流入实体经济的不多,民营企业贷款难仍然没有解决,而且,对于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没有什么帮助,也是很无奈。

特别是楼市,在当前时点,房价越高,贫富差距就越大,因为带来的财富增加和无房者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必须调控房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财富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富者欲富,穷者欲穷(相对水平)。因为富者的社会资源、见识、教育机会都强于穷者。在房价上行通道中,买房是社会阶级跃迁的最快通道,现在接近关闭了,只能指望拆迁和高考。总的来说,我们的制度还是有很多缺陷。

我还是相信中国有能力改变这种垄断的趋势,毕竟这是一个年年强调公有制为主的国家,国企也是维持现有秩序的根本。未来大概率是华为阿里的成果被国企吸收,其它依靠商业模式成功的私企被优秀的后浪逐渐替代。只要国企不变色,这样的未来对大多数人都有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中美关系,只有中国疯狂出口给美帝,才能带来自己的最终升级,惹火美国等于自断手臂,所谓内循环不过是一个新名词而已(充满了了无赖和被动),我们本身缺乏创新的土壤,增长的本质动力也是缺乏的,一味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盲目自信,缺乏认知真相太多太多改革触碰了经济发展的保障性制度,比如产权保护,更自由的市场,私有企业的活力等等,真相被人们选择性忽略,这不仅是悲哀的,而且是大家并不想看到的结果!

有各种过剩的国家只能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不存在过剩的,产能过剩国家会指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把低效低档产线产品升级为高效高级的产品,比如钢铁,水泥等,事实上国家也在坐着,资本过剩同产能过剩一样,国家会引导资本去投资产业升级,人力资源过剩,更加不会存在,大量的基础建设一开搞就会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也会消耗所谓过剩的产能比如钢铁,水泥等。

经济体脱钩,某种程度上美国做了逆天的事,而这也是对北半球工业化国家民众的好事。因为脱钩是资本反效率的,也就意味着劳动力价值上升。劳动力与资本是一个话语权问题。当资本全球流动是,资本掌握主动权,劳动力自然处于弱势。而当脱钩之后,就如同古代中国,资本没地方逃,那么简单,一定程度后你不让利那么就一切推倒重来。

工业化的天命始终应该立足于人类的福祉之上。我们搞机器人搞自动化,是为了抢夺劳动者的饭碗还是为了解放劳动者的时间?如果人类的一切基础需求都可以由机器来满足,我们会变成混吃等死的废物还是歌颂诗与远方的贤者抑或奔赴新天地的探索者?没有人愿意想这么远,没有人愿意想这么多——而这,正是我们在当前困境中挣扎的根本原因。即便我们主宰了全世界,始终要面对行至水穷处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产能爆发至过剩的频率会不会很快到达临界,除了不断攻城略地把市场拓展到宇宙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现在开始思考过剩危机的其他应对法希望还不晚。质量与数量存在复杂关系。地球本身到目前为止人类几百万年来都只有内循环,靠的不是与外星球的产业剥削。同时地球人类内部竞争,也刺激了人类的整体发展。
以各个历史强国的兴衰看,自身强大也通常是扩张收益的先决因素,而不是反过来。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想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明天,想想生物基因技术继续发展,想想网络技术对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调整难道就到今天为止不再深化,今天正如三四百年前中华民族面临近现代工业文明兴起的千年大变一般全地球人类面临新科技给我们的挑战机遇。眼里只有大清对大明的反杀,不制度革新迎接新的科技时代,纵然一些条件变化使得当年清王朝的耻辱和失败固然不会再现,但日本二战之败却是前车之鉴。
人类科技的继续发展,很可能在招唤新的生产制度,在企业、国家、国际三个层面上。人类的工作娱乐文化社交甚至生命周期都可能被重新释义。眼里没有科技人文新时代的大关,没有真正对公平公正平等的生产关系和国际关系的信念和追求,只有中美之间的小关,只有过去人类国家民族争夺和资本剥削的执念,鼠目寸光者自闭于时代罢了。没有面对思考人类和劳动生产及大生产体系的关系,没有对人类进步价值观的自信,没有面对科技进步的人类整体的挑战和机遇,谈内循环外循环不过是背历史书的瞎子。

国际竞争是必然的,有时候走向斗争,把握好分寸不软弱不扩大。胜负关键在于两个,一是A产业升级的成败,一是B生产关系的进步与否。我相信A上一定有成绩,但成绩多大相当程度上受B影响。压榨国内国外劳动者的产业升级成绩一定很有限,改善提升国内国外劳动者收益和福利的产业升级才有活力才能得道者多助才能输出到国际,才能有力量改善国际秩序。根本在于真正发扬社会主义方向的优势做好自己。打下天下再分利国内中底层的帝国主义思路,本质是反动的,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也前途黯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去过谁的家让你震惊?

你去过谁的家让你震惊?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02 21:29:30
红牌警告!这8个专业毕业生已严重饱和,2024高考生要慎重报考!

红牌警告!这8个专业毕业生已严重饱和,2024高考生要慎重报考!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4-06-01 11:56:02
第二证券|全面了解A股交易时间规定

第二证券|全面了解A股交易时间规定

第二杠杆
2024-04-17 11:08:17
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在马德里召开

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在马德里召开

界面新闻
2024-06-04 07:14:34
性生活互吻私处,真的健康吗?

性生活互吻私处,真的健康吗?

徐海洋的历史故事
2024-02-19 14:43:47
工地上的临时夫妻生活,是农民工在城市边缘的温情还是生存的无奈

工地上的临时夫妻生活,是农民工在城市边缘的温情还是生存的无奈

小鱼滑
2024-04-26 00:25:56
王鸥身材有多好?她和关晓彤站在一起,网友:对比强烈

王鸥身材有多好?她和关晓彤站在一起,网友:对比强烈

虾剪说剧
2024-06-04 01:53:59
广东原省委副书记判“死缓”,家中搜出十几车现金与黄金,曾向周永康递效忠信

广东原省委副书记判“死缓”,家中搜出十几车现金与黄金,曾向周永康递效忠信

天闻地知
2024-06-03 14:48:57
事实证明,惜败孙颖莎的王曼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事实证明,惜败孙颖莎的王曼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刺头体育
2024-06-04 12:51:02
盛京医院征收决定、征收公告、补偿方案均已发布!

盛京医院征收决定、征收公告、补偿方案均已发布!

栋察楼市
2024-06-04 09:20:40
美国对中国掀桌子?美发言人:联合国决议不支持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美国对中国掀桌子?美发言人:联合国决议不支持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历史求知所
2024-06-04 08:00:09
王曼昱拼到双膝跪地!孙颖莎疯狂庆祝她却趴地上,把重庆当奥运会

王曼昱拼到双膝跪地!孙颖莎疯狂庆祝她却趴地上,把重庆当奥运会

嘴炮体坛
2024-06-05 01:23:08
邓小平: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找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要放弃统一?

邓小平: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找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要放弃统一?

历史龙元阁
2024-05-28 12:35:37
婆婆5万买我150万陪嫁房给小叔子,我答应了,3个月后婆婆哭惨了

婆婆5万买我150万陪嫁房给小叔子,我答应了,3个月后婆婆哭惨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20:34:22
美方突然对外承认真相,中美谈判最终失败,中美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美方突然对外承认真相,中美谈判最终失败,中美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绝对军评
2024-06-04 08:08:04
我国代表被请出场外喝咖啡,愤然离去当场立下誓言

我国代表被请出场外喝咖啡,愤然离去当场立下誓言

一度历史观
2024-03-02 11:16:32
失眠我不用酸枣仁,有一味中药,便宜又好用,用对了就能睡好了

失眠我不用酸枣仁,有一味中药,便宜又好用,用对了就能睡好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03 13:37:35
45岁女子白天与50岁情人上床,晚上与52岁情人上床,索要20万被杀

45岁女子白天与50岁情人上床,晚上与52岁情人上床,索要20万被杀

胖胖侃咖
2024-04-26 08:00:09
重庆女子长2颗虎牙,相亲8次失败,小伙:主要怕半夜醒来睡不着

重庆女子长2颗虎牙,相亲8次失败,小伙:主要怕半夜醒来睡不着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04 21:30:50
狂犬张本智和此生恐永难夺冠!频频输中国选手,他已被研究透彻了

狂犬张本智和此生恐永难夺冠!频频输中国选手,他已被研究透彻了

阿牛体育说
2024-06-05 02:02:11
2024-06-05 04:46:44
历史深度解密
历史深度解密
让大家爱上历史 喜欢历史
1963文章数 68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卷走53亿 浙江富豪全家跑路了

头条要闻

5岁女童在机构练舞蹈摔倒致高位截瘫:只拿到20万赔偿

头条要闻

5岁女童在机构练舞蹈摔倒致高位截瘫:只拿到20万赔偿

体育要闻

从英国联赛到NBA,两个美国人相爱相杀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简而不冷 明朗的治愈能量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房产要闻

79.17亿!海开拿下永丰南地块 据说产品90平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俄车臣特种部队已转至哈尔科夫 指挥官:进入决战阶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