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靖难之役”本可避免,三遍“朱棣来否”暴露朱元璋最后的安排。

0
分享至

以多胜少,以强胜弱,无可厚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通常也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能够被历史所铭记的,往往都是那些出乎意料,化不可能为可能的“逆袭”。

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得益于建文帝朱允炆创下了“一个帝王干不过一个藩王”的尴尬记录,打破“帝王”绝对权威的同时也成就了明成祖朱棣的大逆转神话。

不论是从军队数量、装备,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来看,建文帝朱允炆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他最终还是将手上的王炸和四个二打成了稀烂,让燕王朱棣完成了“不可能”的大逆转。

有人说,朱允炆“靖难之役”的失败,朱元璋要为此负上很大的责任。这一点不可否认,诸如其大杀功臣导致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无将可用。明知朱允炆性格的缺陷,却还是一意孤行的传位于他。又或者,朱元璋只替朱允炆除掉了外部威胁(诛杀蓝玉等),而没有对更大的内部威胁(各路藩王势力)做安排,才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

朱元璋真的就没有考虑到他的那些儿子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产生巨大威胁吗?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么就太过小看朱元璋了。作为杀伐果断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向来被冠以“铁血”、“冷酷”、“多疑”,甚至是“嗜杀”等标签。从他两次大杀功臣来看,对于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不安定因素,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朱元璋选择隔代传位,注定需要用鲜血铺路。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偏偏独宠嫡长子朱标一人。这里有政治方面关于皇位传承的考量,也有朱元璋对于马皇后个人情感上的倾斜。但更重要的是,朱标太子自身的个人能力和威望冠绝朱元璋众皇子。朱标当太子,所有人都服!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朱元璋禅位朱标,朱标也有足够的能力将大明王朝带向正轨。这就是朱标绝对的硬实力,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地方。

不过朱标能力再强,却也强不过老天爷的安排。年仅37岁的朱标太子英年早逝,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朱元璋一边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一边却毅然决然的决定将皇位继续传于朱标一脉。作为朱标当时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被册立为皇长孙,同时也确立了他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朱允炆虽然继承了朱标的仁厚善良,但也仅仅只继承了这么点。论身份地位,他比那些皇叔们矮了一辈;论资历,十几岁的文弱书生哪里比得上常年领兵在外打仗的藩王?论在朝中的威望,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朱允炆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一个执意要将皇位传给他的爷爷朱元璋。

朱允炆的这些劣势,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对此,朱元璋心如明镜。既然决定让朱允炆继位,朱元璋自然是要为其铺路的。因为,朱允炆的自身能力和基础势力实在是太薄弱了。

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原本留给朱标做辅政核心大臣的蓝玉被朱元璋诛杀,拉开了朱元璋再次大杀功臣的序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蓝玉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存在对朱允炆的皇位产生了威胁,对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构成了威胁。从朱元璋对蓝玉动手开始,就注定了朱允炆的继位之路将由鲜血铺就。

朱允炆“惊世一问”问倒朱元璋,提醒朱元璋解决藩王问题。

在朱允炆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后,年过花甲的朱元璋亲自教导他处理朝政,为的就是能够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努力培养出一个“低配版”的朱标。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怎么选继承人可以说是“一言堂”。但是,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们心里有想法是在所难免的。当时,朱元璋众儿子中势力比较大的就是燕王、秦王、晋王、宁王等人。对于这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来说,朱标太子在的时候不敢争,也争不过。但朱标不在了,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想爬到他们这些叔叔头上,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心里不服的。只不过碍于朱元璋还在,他们只能把这些不安分的心思藏在肚子里。

朱允炆虽然别的本事不大,但书读的多。尤其是他生在帝王家,对于争夺皇位而发生“骨肉相残”的案例再熟悉不过。况且,朱允炆也并非没有自知之明,对于自身的短板和缺陷还是有客观认识的。比起那些藩王叔叔们,朱允炆内心还是很担忧的。

有一次,趁着朱元璋为自己讲述分封藩王的政策时,朱允炆问出了那足以被载入史册的“惊世一问”:“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允炆的这一问让朱元璋很诧异,沉思很长时间后才反问朱允炆:“汝意如何?”朱允炆没想到朱元璋会反问他,在权衡利弊后,只好违心的答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很多人将这看作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藩王问题的一个佐证。其实,对于藩王潜在的威胁隐患,早在朱元璋分封藩王时就已经考虑到,并且做出了相应的预防、制约措施。

朱元璋在施行封藩政策时,对于藩王也有着严格、强硬的防范措施。

  • 1、藩王必须到封地就藩。

将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全部封藩并赶出京城,这么做可以避免皇子与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威胁太子地位。

  • 2、藩王必须奉诏且“错峰”入京。

没有诏令藩王不可私自离开封地,也不能私自入京。即便得到诏令可以入京,诸藩王间也要错开出入时间,避免碰面。根本原因还是避免相互勾结,影响皇权。

  • 3、对于藩王军队数量严加管控。

出于客观现实原因,藩王需要负责镇守边防,其手中必然握有兵权。但是朱元璋规定各藩王的军队不能超过20000人,从而限制了藩王的个体实力。

从朱元璋的这些政策来看,他对于藩王问题是有过深刻考虑的。在朱元璋在世的前提下,诸藩王根本不敢有丝毫异动。那么,如果皇帝换成朱允炆呢?藩王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朱允炆的这一问问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也提醒朱元璋要对藩王问题有所措施。

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欲为朱允炆继位下最后“一刀”。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朱允炆已经提醒朱元璋,该如何解决藩王问题的前提下,朱元璋为何“无动于衷”?难道真的任由子孙互相“残杀”吗?朱元璋不是没有安排,而是他的安排没有成功。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享年71岁。在朱元璋临终前,曾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暴露了朱元璋最后的安排。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时刻会连喊三遍“朱棣来否”?这里暗藏着一些信息。

  • 第一,朱元璋秘密诏令朱棣入京。

朱元璋对于藩王有着严格的控制,如果没有诏令藩王显然不可能离开封地。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显然是他给朱棣秘密下诏,让他来南京。

  • 第二、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却无人回答有原因。

按理来说,朱元璋临终之际,朱允炆以及一众大臣、太监必然侍奉跟前。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不可能没人听不到。唯一的解释就是众人故意装作听不见。当然,这与当时的敏感时刻有关系。在朱元璋最后时刻呼唤朱棣,很难不让人怀疑,朱元璋有要更换继承人的可能。眼看着皇位要到手了,朱允炆怎么可能允许意外发生?

朱元璋连喊三遍“朱棣来否”的根本目的是想要对朱棣下手。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朱元璋最后时刻没有要更换朱棣为继承人的可能。因为如果朱元璋有这个想法,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换,何必花那么多精力去培养朱允炆,更是老来还大开杀戒。那么朱元璋特意把朱棣召回南京,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对朱棣动手,可能是圈禁废掉,也有可能是直接诛杀永除后患。

其次,选择朱棣是朱元璋早有预谋。朱元璋临终前,众儿子中就属老四燕王朱棣的年纪最年长,势力也是最强大的藩王之一。如果说在朱元璋死后,最有可能威胁朱允炆皇位的就是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可以在最后时刻废掉或者直接杀掉朱棣,那么不但给朱允炆解决了一个最大的对手,还可以起到震慑其他藩王的作用。

第三,朱元璋的性格就决定了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稳定,为了给皇孙继位铺路不惜大开杀戒的主。之所以最后时刻才对朱棣动手,除了顾念父子亲情外,更是为了朝局稳定,把废除或者诛杀朱棣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的话。

那么,朱棣是否真的来南京了呢?我认为他必然到了南京。因为他不去南京,光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就够朱棣喝一壶了,朱棣担不起。朱棣不但到了南京,并且完全洞察到了朱元璋的意图。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人,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最了解彼此的想法。朱允炆因为害怕到手的皇位被夺选择充耳不闻朱元璋的问话。朱棣则是因为不想死才不愿意进宫见朱元璋。祖孙三人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猜测,最终导致朱元璋最后“一刀”没有成功出手,也为之后“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以一名从事33年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告诉你,读书!确实需要天赋。

我以一名从事33年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告诉你,读书!确实需要天赋。

知秋侃史
2024-06-04 02:53:03
中国人的反骨

中国人的反骨

新动察
2024-06-04 19:29:02
网传某银行商贷按揭政策:借款人可以贷到85岁,征信只看最近2年

网传某银行商贷按揭政策:借款人可以贷到85岁,征信只看最近2年

六子吃凉粉
2024-06-04 21:02:37
金星,又结婚了!

金星,又结婚了!

华人星光
2024-06-04 17:31:35
房东感谢租客:54万买的房,收了他8年房租,最后卖了114万……

房东感谢租客:54万买的房,收了他8年房租,最后卖了114万……

翔哥说地产
2024-06-04 18:29:02
华为员工爆料:清华毕业+卡耐基梅隆深造+省状元,竟然去了华为OD

华为员工爆料:清华毕业+卡耐基梅隆深造+省状元,竟然去了华为OD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5 18:38:21
申花驰援海牛保级的5人名单敲定,中超C罗领衔,昔日标王在列

申花驰援海牛保级的5人名单敲定,中超C罗领衔,昔日标王在列

罗掌柜体育
2024-06-05 19:16:19
比住宅更隐形巨雷:商业地产!

比住宅更隐形巨雷:商业地产!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05 18:58:45
中国排球走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局面,赖亚文功不可没

中国排球走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局面,赖亚文功不可没

排球评论员
2024-06-05 16:58:42
管得着吗?评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求“年轻干部要减少异性交往”

管得着吗?评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求“年轻干部要减少异性交往”

雪中风车
2024-06-05 18:46:46
惊!特斯拉超级工厂或选址武汉,将带动经济发展

惊!特斯拉超级工厂或选址武汉,将带动经济发展

辉仔故事汇
2024-06-05 15:16:23
如今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等于80年代的多少钱?答案惊到了我

如今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等于80年代的多少钱?答案惊到了我

呼呼历史论
2024-06-04 21:59:46
美国乌克兰裔众议员被调查,她曾投票反对援乌

美国乌克兰裔众议员被调查,她曾投票反对援乌

寰宇大观察
2024-06-05 16:00:20
深圳城管拿水管喷水驱赶占道商贩? 当地回应:正核实

深圳城管拿水管喷水驱赶占道商贩? 当地回应:正核实

奔流新闻
2024-06-04 20:01:08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

反抗有罪,投降有理

金召点评
2024-06-04 21:26:29
球迷公开举报蔡斌和排协,体育总局宣布重要决定,中国女排天亮了

球迷公开举报蔡斌和排协,体育总局宣布重要决定,中国女排天亮了

宗介说体育
2024-06-05 14:39:08
解放军少将喊话泽连斯基被“乌贼”诋毁,还敢碰瓷抗日战争?

解放军少将喊话泽连斯基被“乌贼”诋毁,还敢碰瓷抗日战争?

军武次位面
2024-06-05 11:16:30
2024年养老金调整出乎意料,调整通知迟迟未公布,6月才会公布?

2024年养老金调整出乎意料,调整通知迟迟未公布,6月才会公布?

社保小达人
2024-06-04 10:24:15
杠精!北京一家长大闹幼儿园,怒怼老师孩子有“特权”,网友抨击

杠精!北京一家长大闹幼儿园,怒怼老师孩子有“特权”,网友抨击

台球杂说
2024-06-05 17:59:03
广州一地政府出手,收购2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商:欢迎成本价收购,现在售价已低于成本价

广州一地政府出手,收购2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商:欢迎成本价收购,现在售价已低于成本价

鲁中晨报
2024-06-04 17:47:04
2024-06-05 20:48:49
映然文史
映然文史
一位90年代爱历史的仔!
162文章数 19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甘肃小伙从海南徒步4100公里回老家:到家时快哭了

头条要闻

甘肃小伙从海南徒步4100公里回老家:到家时快哭了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旅游
房产
亲子

“抢”芒果亲闺女的风头?原来她才是《浪姐5》内定C位!

教育要闻

嘴很笨的老师,是不是就没管理能力了呢?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误解,有这种烦恼的老师,你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亲子要闻

突然俩宝就咳嗽了,那就去科里看看吧。做个勇敢的小朋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