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梦想中的那个自己。”
是枝裕和一贯的创作都是围绕家庭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不论是2013年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的《如父如子》,还是2018年获得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他都是将城市或乡村中最普通的家庭琐事、悲欢离合演绎出了最为真实的诗意生活流。
电影《比海更深》依旧延续了是枝裕和一贯的风格,影片在聚焦“家庭”这一主题的同时,也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等层面的思考,当原生家庭破碎或重组,人们如何在家庭残余的躯壳中走出重新找寻昔日的亲情。
影片的故事还是围绕着日本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家庭展开,已年近中年的男主角良多仍然一事无成,自己喜爱的写作事业很难再有新的突破,离上次获奖已有15年之久,自己过得穷困潦倒且交不起房租,他甚至指望赌博来改善自己的处境,然而却是输的一败涂地。
妻子不能忍受良多的颓废,提出离婚并索要儿子的抚养费,母亲和姐姐对他既担忧又失望,前妻即将开始新的婚姻生活,良多企图挽回一切,一家人在一个暴雨交加的夜晚聚集在一起重温了家庭的温情。
然而雨过天晴后,生活还是不曾改变,一切都是老样子,妻子临走前嘱咐良多尽快准备好儿子的抚养费,良多只能平淡地接受自己的生活。
良多失败的人生看起来让人绝望、无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很多人的经历跟良多一样不尽人意,在现实生活面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传统故事片在拍摄方面更强调故事的戏剧性、画面感,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高潮等,这些也成为整部影片的卖点所在,而在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中似乎采用一种故意淡化戏剧性的叙事策略,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发现平淡的事。
导演用镜头刻画了一个事业和婚姻均面临危机的中年人良多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为了给儿子买双球鞋他干起了违背道德的私人侦探,想挽回即将离去的妻子,却又碍于面子难说出口,想坚持自己喜爱的创作,却又被现实生活所迫处处为钱发愁。
导演对这些情节的叙事中,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情节,一切都像是一首娓娓道来散文诗,那样美妙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然后,我们不可否认《比海更深》淡化了戏剧性,并不意味着它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影片对人物的塑造、人物间情感的刻画依然充满张力。
影片英文名为“After the storm”意为“台风之后”,这其实是导演的隐喻,风暴在影片中既指有形的台风,又指对良多家庭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
而台风这一意象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将整部影片的情节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台风到来之前,收音机里播放着台风即将登陆的新闻,男主良多将事业和婚姻均经营得一塌糊涂,他甚至会去母亲那里拿点养老金,也会拿父亲遗留下来的字画拿去换钱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台风之夜,良多和妻子、儿子在游乐场一起捡拾被风吹散的彩票,彩票也暗含着一家人共同的梦想;台风过后,一家人在地铁口就此分别,一切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
整体来看,影片前半部分的段落较为饱满,也是导演着重诠释人物关系的部分,后半部分的段落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较为细腻,一家人表面上和和睦睦,其实彼此内心都隔着一层膜,导演用一家人在雨夜中躲在游乐场的滑梯内一起吃零食片段完成了亲情的升华。
导演用镜头冷静客观地记录着主人公的处境,没有过多的道德批判和情感流露,用平实的镜头语言架起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在影片一开始,“父亲”这一形象就处于缺席状态,对于扮演着双重身份的良多来说自己既是父亲又是孩子,父亲的缺席使一事无成的良多会经常拿自己父亲遗留下来的东西换钱,甚至打起了姐姐藏在阁楼里私房钱的主意,这一方面深化了良多穷困潦倒的处境,另一方面说明良多内心还是一个未曾成熟的孩子。
影片中收购物品的老板告诉良多说:“你的父亲让珍藏一本书”,而那本书正是良多当年自己创作的,而经济拮据的良多却用省下来的钱给儿子买了一双昂贵球鞋,导演对两代父子之间微妙的情感处理,蕴含着自己父亲深深的眷恋,以及亲情的传承。
除此之外,在《比海更深》中是枝裕和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探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首先是老年化社会引发的悲哀,远离市区的社会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小区广播里循环播放着老人走失的消息,邻居传言独居老人意外身亡的悲剧等等,老年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聚集在一起打发时间等。
影片中良多的侦探职业其实是跟踪出轨的丈夫或妻子,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指向了另一个社会问题,即离婚带来的家庭关系的破裂,正如良多的同事所说的:“不得不感谢这个时代,这个小心眼的时代”,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时代他们才有了赚钱的机会。
是枝裕和并没有对这些社会具体问题深入的展开,而是用镜头细细捕捉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一个普通家庭中亲情关系的变化映衬出对整个现实社会层面的担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