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扬言拳打052C、脚踢红旗9,美国模仿我军打造反舰弹道导弹

0
分享至

近年来,中国着力发展的反舰弹道导弹已逐渐形成气候,从单一型号到多点开花,从最早外界的质疑到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可以说,中国引领了当下的反舰弹道导弹发展风潮。

中国发展反舰弹道导弹的目的不言而喻,有趣的是,美国人如今也已走上了反舰弹道导弹发展之路,其发展的技术路径与中国导弹不同,颇值得注意。今天北国防务特约撰稿人Flak就来说说美版反舰弹道导弹的最新发展情况。

△“陆基反舰导弹”可让HiMAS多管火箭炮兼具反舰能力,目标信息通过网络从其它平台(如P-8巡逻机)取得,并具有飞行中更新目标信息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在美方的设想图中目标是中国的052C驱逐舰

近日,美国陆军完成了“陆基反舰导弹”(LBASM)所用导引头的首次实验,导引头被装在小型喷气机上,飞越红石实验场,验证其软件逻辑可以从复杂的地形中找到目标。“陆基反舰导弹”计划在2015年启动,当时预备安装在“制导型多管火箭炮”(GMLRS)上,使其变身成为炮兵反舰导弹。但在“精确打击导弹”(PrSM)计划启动后,也计划整合“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而成为射程500千米以上的短程反舰弹道导弹。

美国陆军发展反舰技术是为了转型为“多领域作战”战力,由于美国兵力分散在全球,单靠海空军难以在单一区域取得优势,因此各界要求陆军跳脱陆地作战的思维,将火力投射到空中、海洋、甚至太空,与其他兵种互相支持以取得胜利。

△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出现之初曾备受质疑,但如今鲜有人会在怀疑他们的作战能力

“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由此成为陆军跨领域的关键之一,它采用被动雷达+红外的复合导引头,在弹道高处能先以被动导引头穿透云层寻找舰船的射频信号,接近目标再以红外影像进行辨识与选择精确的瞄准点。相较于东风-21D/26等可能采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好处是重量轻,所需功率小,使弹径仅227毫米的制导型多管火箭炮就可以安装并达到相当远的探测距离。

然而,被动雷达导引头的挑战在于带宽必须够大,才能涵盖目标可能使用的射频信号;而所需的信号处理与分析能力也相当高,才能在密集的电磁环境中精确识别目标。不过,美国应该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美国海空军采购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同样采用了被动雷达导引头+红外作为末段导引之用。

△在2019年意外现身的“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白色鼻锥内装有被动雷达导引头,红外导引头则装在侧边以减轻超音速激波的影响

被动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也能用来攻击防空雷达或装有雷达的防空系统,除了作为陆军自有的“防空制压”(SEAD)火力,支持陆航直升机进行深入打击/突击作战外,安装在“精确打击导弹”上清除前线500千米内的防空武力,支持空军的战区作战。虽然空军自己有F-16/F-35作为反雷达压制火力,但陆军导弹的好处是反应快,没有飞行员丧命风险,一发打不死就多打几发。因此,空军对于前线500千米内的防空威胁可以交给陆军清理,投入更多战机到空优与打击作战中。

陆军负责推动炮兵现代化的JohnRafferty准将表示,对抗(以S-400、红旗-9为代表的)整合防空系统将是“精确打击导弹”第一轮发展的目标。这次“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的测试只用上一半的能力,预计今年秋天的第二次测试将用上完整能力,并在占地更大的白沙测试场进行实验。几个月后,“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就会装到火箭上进行三次试射,假如一切顺利,预计在2025年整合到“精确打击导弹”上进行测试。

△“精确打击导弹”原先由洛马与雷神竞标,但在雷神退出后,已笃定由洛马胜选,目前已进行三次测试

“精确打击导弹”的第二轮发展重点将是增强杀伤力,可能安装替代集束弹头的先进弹头,能以高速破片攻击大范围目标,对大型防空系统将可产生更大破坏。

第三轮发展则将射程延伸到700~800千米以上,搭配“陆基反舰导弹”导引头将可在岛炼作战中发挥更大效用。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轮发展有可能比第二轮还要早完成,使美国陆军的跨领域幅度更大,在各战区的影响力也显著提升。

美军的整体战力本来已经很可怕,如今又出现这样一支奇兵,我们无疑应当打起精神注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智先生
2024-06-05 20:01:44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大风文字
2024-06-05 16:37:14
6月5日俄乌最新:漂亮的运河伏击战

6月5日俄乌最新:漂亮的运河伏击战

西楼饮月
2024-06-05 17:43:18
都打到家门口了,你却问别人为什么而战

都打到家门口了,你却问别人为什么而战

顾礼先生
2024-06-04 15:47:37
形势开始严峻?看完1929经济大萧条,你就懂了

形势开始严峻?看完1929经济大萧条,你就懂了

庞明说财经
2024-06-05 09:34:50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麦杰逊
2024-06-04 11:53:48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5:23:41
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多严峻?网友:已经颠成了我不敢想象的样子!

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多严峻?网友:已经颠成了我不敢想象的样子!

樱井趣闻
2024-06-05 11:28:09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西游日记
2024-06-05 09:39:51
泽连斯基忍不了:特朗普就是个“Loser”

泽连斯基忍不了:特朗普就是个“Loser”

直新闻
2024-06-05 21:24:59
南方罕见倒夏寒来袭,广东比东北还冷!分析:潮湿闷热也不远了

南方罕见倒夏寒来袭,广东比东北还冷!分析:潮湿闷热也不远了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6-05 20:20:36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大师兄爱写作
2024-06-05 19:53:00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着淳朴的男人去杀害县政府的高级官员!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着淳朴的男人去杀害县政府的高级官员!

吴女士
2024-06-05 16:14:00
【啄木鸟消费投诉】深圳一小区物业阻拦业主开车出行?律师:业主享有驶离小区的权利

【啄木鸟消费投诉】深圳一小区物业阻拦业主开车出行?律师:业主享有驶离小区的权利

央广网
2024-06-05 22:30:25
丢人到国外?美媒报道杭州漫展科比事件:在美国引起极大愤怒

丢人到国外?美媒报道杭州漫展科比事件:在美国引起极大愤怒

懂球帝
2024-06-05 14:09:08
突发!县政协主席,遇刺身亡!!

突发!县政协主席,遇刺身亡!!

仕道
2024-06-05 18:52:21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潇湘晨报
2024-06-05 14:30:23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政知新媒体
2024-06-05 17:25:20
亚马逊原始部落接入互联网9个月,村民沉迷色情片行为大变

亚马逊原始部落接入互联网9个月,村民沉迷色情片行为大变

小星球探索
2024-06-05 22:18:18
理想汽车裁员切到“大动脉”?员工:好久没见过下午六点的天空!

理想汽车裁员切到“大动脉”?员工:好久没见过下午六点的天空!

火山诗话
2024-06-05 05:51:37
2024-06-05 23:44:49
北国防务
北国防务
跟踪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900文章数 334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头条要闻

乌克兰副总理:首次用外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头条要闻

乌克兰副总理:首次用外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游戏
旅游
时尚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可调触发键程,CHERRY 樱桃推出 MX Multipoint 电感式模拟轴

Valve不作为 《军团要塞2》因脚本机器人遭到玩家差评轰炸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今年穿紫色,开运又高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