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陆逊与宜昌地名传说

0
分享至

摘要:陆逊是三国时期战功最卓著、声名最显赫的名将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陆氏祖孙三代先后驻守今宜昌地区长达三十年,尤其是陆逊与宜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其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是在宜昌度过的,今宜昌境内留下了许多记述陆逊行踪的地名传说和以陆氏命名的陆氏遗迹,充分显示了陆逊及陆氏家族在今鄂西宜昌地区的深刻影响力。

关键词:陆逊;宜昌;地名传说;陆氏遗迹

汉末建安二十四年(219)冬,陆逊率部攻占宜都郡(今湖北宜昌市大部、湖北恩施自治州、重庆巫山县等地),孙权拜陆逊为宜都太守、抚边将军;蜀汉章武二年(222)春夏,陆逊被拜为吴大都督,坐镇宜都城(今湖北宜都市市区)指挥了著名的猇亭之战,大败蜀汉皇帝刘备;吴黄武七年(228),陆逊奉命自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区)率部出征,大败魏大司马曹休于皖(今安徽),孙权亲自为之执鞭,以御盖覆其车,尊荣至极;黄龙元年(229),陆逊迁上大将军,辅太子镇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永安二年(259),孙休拜陆逊子陆抗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建衡二年(270年),孙晧拜陆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信陵、西陵、夷道三县均在今宜昌境内;凤皇元年(272年),吴西陵督步阐降晋,陆抗率部径赴西陵平叛,诛杀步阐。陆抗死后,其长子陆晏为裨将军、夷道监,驻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市);次子陆景为吴水军督,驻乐乡(今湖北荆州松滋市境内),负责西陵城、荆门虎牙西塞、宜都城、乐乡城一带的江防。天 纪四年(280),西晋水军攻西陵、夷道等地,陆晏、陆景战死。陆氏祖孙三代先后驻守今宜昌地区长达三十年,尤其是陆逊与今宜昌市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军事生涯的十年辉煌时期是在宜昌度过的,故而今宜昌境内留下了许多记述陆逊行踪的地名传说和以陆氏命名的陆氏遗迹。

一、反映陆逊备战习武的地名传说

在汉末三国名 将中,陆逊以深谋远虑、处事精明著称。《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冬,孙权遣吕蒙等袭占南郡公安、江陵等县, 而遣陆逊西进宜都郡,“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在吕蒙率领吴军主力在荆州南郡截杀关羽主力的同时,陆逊率偏师迅速攻占宜都郡,彻底断绝了关羽从长江三峡地区逃向巴蜀的通道。关羽丢失荆州后,刘备大为震怒,全力谋划东征伐吴以夺回荆州。思维缜密的陆逊早已料到吴蜀必有一战,一面遣水军将领李异、刘阿等率部深入三峡腹地进驻巫县(今重庆巫山县)以监视蜀军动向,一面自率主力屯驻夷陵县(吴改为西陵县,即今宜昌市),分兵把守各处关隘要塞以防备蜀军报复。故而今宜昌市沿江两岸留下了多处陆逊积极备战的地名传说。

1.夷陵山

夷陵山,又名西陵山,在今宜昌市西陵区西北郊南津关附近,位于长江北岸。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十九曰:“夷陵山,一名西陵峡,在夷陵县西北二十五里。《吴志》云:陆逊破刘备,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即此山是也。”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卷二《山川》曰:“西陵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蜀江之险始此。《方舆胜览》:一名夷陵山。《吴志》云:陆逊破刘备,逊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即此山是也。”可见祝穆说夷陵山又名“西陵峡”,当是“西陵山”之误。

汉末学者应劭注释《汉书·地理志》中荆州南郡之“夷陵县”时曰:“夷山在西北。”应劭说夷陵县得名于县西北之“夷山”,说明了夷山的重要性,而夷陵县西北正是今西陵峡峡口方向,可见,夷陵山可能就是“夷山”,元明时期在此设置关卡,名“南津关”。夷山地处西陵峡口,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陆逊军队驻防此山的可能性极大。只是祝穆说陆逊破刘备后据守夷陵山“备蜀”,颇令人混淆不清。《三国志》明确记载吕蒙偷袭南郡的同时,陆逊奉命夺取夷陵、夷道、秭归等县,然后率主力屯驻夷陵,守峡口以防备蜀军报复,而祝穆之言容易让人误认为陆逊在夷陵之战火烧刘备连营之后驻防夷陵山。

2.擂鼓台与藏军河

擂鼓台在今宜昌市猇亭区政府驻地虎脑背滨江处,位于江北岸,今古迹不存。藏军河,在今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境内,位于江南岸,与擂鼓台隔江相望,河流今已消失。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二《建置志》云:“鼓城:在虎脑背滨江,相传张翼德曾于此擂鼓。又传磬寺后岭有擂鼓台,相传陆逊凿藏军河于南岸,筑台于此擂鼓。”清同治四年编《宜都县志》卷一《地理古迹第五》有类似说法。蜀汉大将张飞字翼德,曾出任宜都太守三年,主要驻守在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陆逊字伯言,兼任宜都太守十余年,长期坐镇西陵县(今宜昌市西陵区),夷陵之战时驻宜都城。两相比较,“张翼德于此擂鼓”应是由小说《三国演义》衍生的传说故事(张飞字“翼德”乃小说之言),“陆逊筑台于此擂鼓”更有可能是源自民间的历史记忆。

陆逊筑擂鼓台和凿藏军河,应与他防备刘备大军从水路进攻有关。今宜昌市虎脑背上游十余里处便是著名的江关要塞,即荆门山、虎牙山,号称“楚之西塞”。《后汉书·郡国四》曰:“夷陵:有荆门、虎牙山。”《后汉书》在“夷陵县”下之所以独独提及荆门山和虎牙山,是因为二山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与价值。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曰:“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石头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可见自春秋战国以来荆门、虎牙二山就是楚国西部地区极其重要的江关要塞。今天人们普遍认为长江三峡峡口在宜昌西郊之南津关(即夷陵山),但古人却常将荆门虎牙二山视为三峡峡口与楚蜀门户。如唐人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王昌龄《卢溪别人》云:“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至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宋人苏轼《咏荆门》云:“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广,吴樯开蜀船。”范成大《虎牙滩》云:“翠莽楚甸穷,黄流蜀江下。一滩今始尝,三峡此其亚。”明人钟惺《群山万壑赴荆门》云:“兹为楚蜀门,喉舌古今存。……众灵难自住,三峡尔何尊!”清人王又新《虎牙滩》云:“入峡第一滩,虎踞牙张露。半江掠鼎沸,不见浮鸥鹭。”荆门山虎牙山如同一道门槛,长江浪涛过了西塞便变得开阔平缓,而行船进入西塞后则变得鼎沸难行。可见,古夷陵城是典型的三峡之城,荆门虎牙是其东大门,夷山(南津关)是其西大门。

陆逊“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固然会在夷山(南津关)一带布防,但扼守楚之西塞更是重中之重,西塞下游江滨地带应是东吴水军大本营所在地。蜀汉章武二年(222)正月,蜀将吴班、陈式率水军顺流而下,一举夺取了夷山(南津关)附近的夷陵城及城外江滨地带,为刘备大举进攻开辟前沿阵地。陆逊曾上疏孙权云:“臣初嫌之,水路俱进”,正因为陆逊担忧刘备将长江水路作为主攻方向,故而立即对驻营夷陵城外江滨地带的蜀汉水军发起了一次局部反击战:“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黄武元年春正月,即章武二年春正月,说明陆逊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发起攻击,重创蜀汉水军。陆逊局部反击战的胜利给刘备以极大的震慑,迫使蜀军放弃水路而改陆路作为主攻方向,但并未改变蜀强吴弱的基本格局。于是,陆逊一面部署重兵守关把隘,一面将水军主力收缩至西塞下游设防。民间传说中的北岸“擂鼓台”和南岸“藏军河”可能修建于这一时期。擂鼓台是操练水军和指挥作战的号令台;藏军河应是多条长江小支流,可以停泊水军小型战船,陆逊所谓“凿河”不过是对河道中不便停泊船只的水浅处进行深挖而已。西塞下游江面开阔,适合水军作战,东吴水军装备了大量容纳二三十名水卒的“走舸”,轻便快捷,机动灵活,擅长近距离实施火攻战术(赤壁之战中黄盖突袭曹操水军军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蜀汉水军战船冲过西塞关隘,东吴水军走舸便可蜂拥出击。今宜都市红花套在秦汉三国时期多处在江滨湖泊和水洲之中,芦苇丛生,有利于小型战船的隐藏。藏军河的传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陆城与将军台

陆城,即宜都郡城,在今湖北宜都市北郊,旧址位于清江入江口之南岸。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云:“魏武分南郡置临江郡,刘备改曰宜都。郡治在县东四百步故城,吴丞相陆逊所筑也。为二江之会也。”所言“郡治在县东四百步故城”,是说宜都郡城位于夷道县城之东,从县城向东走大约四百步即可到郡城。三国时期宜都郡城与夷道县城并非一城,郡城是陆逊在夷道县旧城的基础上修建的。陆逊为何要增修宜都郡城?明弘治九年编《夷陵州志》卷之三曰:“宜都:城。三国时,吴陆逊拒蜀,于此筑城,号陆城。”《湖广通志》卷十五亦有类似说法:“宜都县城:三国时吴陆逊拒蜀于此筑城,号陆城。”显然,陆逊增修宜都郡城与夷道县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夷道县地处长江、清江交汇处,溯长江而上四十里便至荆门虎牙西塞,溯清江而上九十里可直通佷山县(今湖北长阳县都镇湾),扼长江之要道,锁清江之咽喉,实为兵家必争之要地。蜀军东进,既可沿长江顺流而下,亦可插入清江流域再沿清江顺流而下。陆逊增修加固宜都城城防以扼守二江水道,实为陆逊深谋远虑、积极备战的表现。

将军台在今湖北枝江市白洋镇境内,位于长江北岸,与宜都市陆城隔江相望。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二《建置志》云:“将军台:在县北五里沙湾村,方圆十余丈,亦陆逊所建。”清同治四年编《宜都县志》卷一《地理古迹第五》亦载:“将军台:在县北五里沙湾村,相传亦陆逊筑。”将军台,实为三国时期修建的一处古军垒,负责监视和控制长江航道船舰过往,今不存遗迹。清代方志仅指明将军台为陆逊所筑,未指明筑于何时。明弘治九年编《夷陵州志》卷之五《宫室》曰:“将军台:在县北五里沙湾村。方圆一十丈余,高五尺,亦陆逊拒蜀筑建之。”指明陆逊在夷陵之战期间筑建此台。《夷陵州志》早于《宜都县志》数百年,其说法应更准确。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中,陆逊精心布局,水陆协防,始终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修筑城堡,建造军垒,宜都城位于江南岸,将军台在江北岸,可以起到隔江相望、彼此呼应的作用,客观反映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积极防御、精密部署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

4.走马岭

走马岭,俗称跑马岗,在今湖北枝江市白洋镇境内,位于将军台之东约一公里处。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一载:“走马岭:县东四里,陆逊窥蜀时,曾习马于此。”《湖广通志》卷九有相同说法。清同治四年编《宜都县志》卷一《地理山川》载:“跑马岗:在县东五里,相传陆逊习马处。”同卷《地理古迹》又云:“走马岭:在县东五里,相传陆逊习马于此。”可见跑马岗应是“走马岭”的俗称。《宜都县志》和《湖广通志》言陆逊“窥蜀”期间曾骑马射箭于此,多半指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的夷陵之战期间留下的足迹,“窥蜀”一词有窥探、监视蜀军动向的意思。走马岭紧邻将军台,在江滨军事堡垒附近演武习射实属常理。走马岭等地名传说集中表现了陆逊时刻不忘习武备战的名将风范。

二、表现陆逊军事谋略的地名传说

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陆逊不仅警惕性高、备战意识强,更具有非凡的军事谋略。他性情沉稳,为人低调,对手往往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却常常打得对手狼狈不堪。《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吕蒙曾向孙权夸赞陆逊云:“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吕蒙认为陆逊思虑深邃,不露锋芒,能够忍辱负重,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干大事者的良好素质。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吕蒙判断的准确性。如前所述,陆逊驻守宜都郡十余年是其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不仅取得了袭占宜都郡、截断关羽归路的骄人战绩,还指挥了威震天下、令刘备身败名裂的夷陵之战,集中显示了陆逊过人的军事指挥艺术,故在今宜昌境内传扬着不少表现陆逊军事谋略的地名故事。

1.陆家垴

陆家垴,山岗名,又名娄家垴,在今湖北宜都市高坝洲镇陈家岗村境内。宜都民间传说云: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陆逊出任宜都郡太守,最初多有蛮族山贼不服,其中,吕亥一伙山贼劫夺了吴军粮草。陆逊率领甘宁、凌统等吴将攻打山贼老巢,几次强攻虽然重创了山贼,但自身亦多有损失。第二天,陆逊下令拔营退兵,吕亥闻讯大喜,以为陆逊有紧急军情要撤离此地,便率领山贼倾巢出动追杀吴军。陆逊佯装不堪一击,将吕亥诱入一条山谷深处,待吕亥全部人马冲进山谷后,吴军伏兵四起,将吕亥打得落花流水,吕亥被陆逊亲手斩杀,夺回了全部丢失的粮草。“陆逊铲除了山贼,不仅吴军山下欢呼雀跃,就连当地老百姓都敲锣打鼓。因为这伙山贼平日里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为了念及陆逊的好处,老百姓就称那座山为陆家垴。后来渐渐演变,就成了现在的娄家垴。”

垴,指顶部较为平缓的山岗、丘陵,宜都高坝洲镇多丘陵山岗。陆家垴故事显然存在民间附会成分,如甘宁、凌统二位名将应病逝于吕蒙偷袭荆州之前,他们参加陆逊平定宜都蛮夷之战无疑是由《三国演义》描写他们参加夷陵之战衍生而来。但陆逊平定宜都郡蛮夷部落事见载于原始史籍。《三国志·陆逊传》载曰:“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逊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是岁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陆逊在最初出任宜都太守的两年多时间中,以围剿和安抚相结合的策略征服了宜都郡境内的蛮夷部族武装的反抗,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被孙权先后封为华亭侯和娄侯。宜都民间将陆逊剿灭一处山贼的山岗称为“陆家垴”,后又称为“娄家垴”,与陆逊姓氏、封号及其经历均有密切关联。而陆逊指挥作战常常采取以退为进、示弱于敌、诱敌深入的军事策略,在敌人麻痹大意或锐气尽失时发起全面反击,夷陵之战就是这种典型的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的成功战例。陆家垴之战是一次小型战斗,但同样体现了以退为进、一招制敌的作战技巧。可见,娄家垴是一处故事存在附会成分但又具有一定历史依据的陆氏地名。

2.陆溪

陆溪,又称陆水,在今湖北长阳县磨市镇芦溪村境内,与宜都市西部五眼泉镇交界。此溪发源于马鞍山南麓,溪流总长约二十余里,由西北向东南再转向东北流入清江,形成了一道不规则的弧线。溪流上游长约六里,称驻马溪,据说是刘备骑兵驻营之地;下游约五里长,称下溪,入江口称下溪口;中游长约十里,即陆溪,处于弧线的东南部。长阳民间传说云:夷陵之战中刘备在驻马溪及下溪西岸附近都驻扎了军营,陆逊则在陆溪东岸部署了吴军精锐之师,以密切监视蜀军动向。刘备多次遣将挑战,陆逊下令严阵以待,却始终置之不理。最后陆溪吴军向驻马溪的蜀军发起猛烈火攻,整个驻马溪烟火滚滚,蜀军士卒死伤无数。驻马溪岸边有“跑散坪”“累死坡”等地名,据传是蜀军溃散逃命的坪地和累死熏死的山坡。此溪原本不叫陆溪,只因它“是东吴陆逊的抗蜀大军前锋阵地,此后人们叫它陆溪。”

吴蜀大军对峙的“夷道猇亭”,今天已难以指明其具体位置。但“猇亭”是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江南夷道县,今陆溪一带应属于三国猇亭地界或邻近猇亭地界。历史上陆逊指挥作战经常身临前线及时了解战场态势,擅长以静制动,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从不逞匹夫之勇,斗一时之气,一旦时机成熟,攻击对手则迅猛凌厉。夷陵之战中,陆逊最初忍辱负重,不轻率与刘备开战,避其锋芒,耐心等待反击时机,当六月炎天来临,“(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势如暴风骤雨,蜀军立刻全线动摇。兵法所谓“静若处子,动如脱兔”,陆逊运用得炉火纯青。长阳磨市民间关于“陆溪”等地名的传说从侧面表现了陆逊指挥作战的一贯风格。

3.陆字坳和陆字坪

陆字坳在今湖北长阳县磨市镇三口堰村境内,与宜都市五眼泉镇接壤,紧邻陆溪。长阳民间传说云:陆字坳位于陆溪之东不远处,此处有两个山包相对峙,中间有一个坳口便是陆字坳。传说刘备大军初来猇亭时攻势凶猛,陆逊为了避免硬碰硬,一方面派遣一支精兵进驻陆溪以牵制蜀军,一方面将吴军主力撤至险隘处防守。为了摆脱紧追的蜀军,陆逊吩咐手下在山坳的小坪地上遍插“陆”字旗,以迷惑蜀军。蜀军得知吴军主力后撤后,立刻发起迅猛追击,当追至山坳时发现了遍插的“陆”字旗,便犹疑不决。过了半天才派前卫营发起冲锋,结果吴军无一人应战,原来不过是一个疑兵阵。陆逊巧设疑兵阵,顺利将吴军主力撤到有利防线,未损一兵一卒。从此,人们将这个山坳称作“陆字坳”,并一直流传下来。

陆字坪,现称炉子坪,在今湖北长阳县贺家坪镇堡镇村境内,距离秭归县地界不远。长阳民间传说云:陆逊火烧连营,刘备仓皇向西北撤退,一路损失惨重,逃至一处山坡路时,天降暴雨,泥泞难行,不少人马跌下山坡,后人称此山坡为“跌马坡”。刘备刚过跌马坡,陆逊的兵马便追赶而来,坡陡路滑同样摔死了好几匹马。陆逊总算追过了跌马坡,来到一块较为平坦的山坪,望见前面全是高山深壑,担心再追下去会遭不测。于是,下令将士在山坪东侧扎营,多树“陆”字旗震慑蜀军以免遭夜间劫营。从此,那块山间小坪地便被人们称作“陆字坪”,后世又讹为“炉子坪”。

根据《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陆逊聪明机智,用兵灵活,特别擅长使用疑兵之计。二十余岁任孙权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煽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嘉禾五年(236),陆逊奉命与诸葛瑾一起攻打襄阳,由于陆逊所遣亲信韩扁在汉水乘船时被曹魏军队抓获并搜出呈报军情的密信,尽知吴军虚实,招致陆逊陷入被动局面。诸葛瑾“闻之甚惧”,而陆逊“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暗中采取以进为退之策,令诸葛瑾率主力乘船沿汉水顺流撤退,自己则率一支偏师从陆路进击襄阳城,吓得曹魏追兵慌忙回防守城,待吴军主力脱离险境后,“逊徐整部武,张拓声势,步趋船,敌不敢干。”虚张声势,疑兵惑敌,再强大的对手亦不敢轻举妄动。由此可见,今长阳民间关于陆字坳、陆字坪的传说不排除虚构附会成分,但这类陆氏地名并非因陆姓人口聚居而得名,又与小说《三国演义》毫无关联,且完全符合陆逊行事缜密、善用疑兵布阵的作战风格,所以它们很有可能源自世代相传的历史记忆。

三、纪念陆逊父子功德的陆氏遗迹

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陆逊传》的总评中赞叹道:“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诚然,陆逊是三国中期战功最卓著、声名最显赫的名将之一,也是吴国出将入相的社稷栋梁之臣。世人多闻陆逊卓越的战功,却少有人知道陆逊是一位反对过度用兵、力主农桑为本的杰出政治家。陆逊富于政治远见,主张推行仁政,厚待臣民,反对严刑峻法。他曾上疏朝廷道:“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之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又作议文呈孙权云:“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军队不过是威慑敌人、保障国家安全的工具,国家必须以养育人民为本业,努力解决农桑衣食问题,过度使用战争,将会导致百姓饥寒交迫,得不偿失。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因而应以仁义治天下,宽厚待民,决不可施行高压政策,“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从诸多奏议中不难看出陆逊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陆逊忧国忧民的优秀品格亦深刻影响了其子陆抗等人,陆抗死前还不顾身患重病上疏吴主孙晧,陈述宜都郡和建平郡(今湖北秭归、巴东等地)对于国家安危的重要性,告诫吴国当权者重视西陵等地的军事防务。《三国志·陆抗传》称陆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故而在今湖北宜昌境内尤其是宜都市区多有缅怀陆逊父子功德的陆氏遗迹。

1.陆城和陆抗城

陆城,陆逊城的简称,在今湖北宜都市区北郊,今遗迹不存。前文所述《夷陵州志》《湖广通志》等明清方志记载陆逊拒蜀筑城“号陆城”,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陆逊不会自号城为“陆逊城”。真实的情况应是陆逊在夷陵之战中为了抵御刘备进攻,层层设防,增修加固宜都郡城以有效控制长江、清江航道,夷陵之战大获全胜之后陆逊名震天下,宜都人民为了纪念陆逊的盖世功勋而将他下令增修的宜都郡城称为“陆逊城”,简称“陆城”。

陆抗城有两座,一座在今宜昌市西陵区西塞坝(今简称西坝)上,今遗迹不存;另一座在今宜都市西郊,今遗迹亦不存。西陵陆抗城是吴凤凰元年(272)陆抗为平叛而建。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东湖县志》卷八载:“陆抗城:即今西塞坝地。《一统志》载:在县西五里赤溪,其址尚存。《水经》载:‘江水又东,迳故城北(宋本作陆抗故城北)。注亦云:所谓陆抗城也,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即此。盖陆抗讨步阐时所筑。’”《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其子陆抗平叛事曰:“凤凰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日部分诸军,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所言“故市”,当指西陵故城(原夷陵旧城),位于长江东北岸;所言“西陵城”,即西陵县新城,亦即步阐城,位于今宜昌西陵区葛洲坝上。西陵城为吴国宜都郡郡治之城,战略地位极高,西陵督步阐据此叛吴投晋,事关吴国命运与前途,在西晋大兵压境、吴军形势危急的情况下,陆抗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平定叛乱,彻底打破了西晋夺取宜都郡的战略企图,可谓功劳卓著,故而西陵百姓将陆抗所筑军事堡垒称之为“陆抗城”。

宜都陆抗城比西陵陆抗城建造时间可能更早。清初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在“宜都县”条下载曰:“陆抗城:在县西三里,亦谓之大城。又有吴相台,以陆逊尝屯此也。”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二载曰:“陆抗城:《宜都一记》曰:‘今县治,系陆抗代巡都督时筑。’”那么,陆抗代巡都督是什么时间呢?《三国志·陆逊传》曰:“建衡二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宜都县志》说陆抗代巡都督时修筑陆抗城,当指这个时期,吴建衡二年,即公元270年,比凤凰元年(272)早近三年。三国夷道县地处二江之会,战略地位重要,属于陆抗的军事防区,顾祖禹所说陆抗修城,不过是在原夷道县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而已,使城池规模有所扩大,故而称为“大城”,后来陆抗亦驰名天下,宜都百姓便将陆抗扩建的大城称为“陆抗城”。

2.吴相台

吴相台,以吴丞相陆逊命名的点将台,旧址在今湖北宜都市西郊,今古台遗迹不存。《明一统志》卷六十二云:“吴相台:在宜都县西三里,吴相陆逊领兵屯此,因建。”明弘治九年编《夷陵州志》卷之五在“宜都县”条下曰:“吴相台:在县西三里。吴相陆逊领兵屯此,因建此台。”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二亦云:“吴相台:在县南三里。吴赤乌七年,以陆逊为丞相,屯兵拒蜀,故筑此台。”这种解释容易产生歧义。吴赤乌七年(244),丞相顾雍病故,孙权以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孙权后期与蜀汉政权一直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不会派遣丞相陆逊亲自驻兵宜都,此时陆逊年老在吴国京都(今江苏南京市)理事,也不会溯江两千里到宜都修建此台。实际情况应是陆逊曾在章武二年(222年)坐镇宜都城指挥猇亭之战大败刘备,陆逊死于丞相职任,后来吴国为了表彰陆逊在猇亭之战中立下的盖世功勋,便在陆逊当年屯驻的地方修筑了陆逊点将台,后世称为“吴相台”。

吴相台的修建应在孙权死后。《三国志·陆逊传》载:孙权早年特别信任陆逊,但晚年猜忌颇多,又喜听小人谗言,在立嗣等问题上与陆逊产生严重分歧,因而再三遣宦官责备陆逊之过,最终导致陆逊“愤恚”身亡,陆逊仅仅做了一年零一个月的丞相。陆逊死后,孙权还拿着小人杨竺控诉陆逊所谓“二十事”(二十条罪状)责难其子陆抗,陆抗沉着应答,逐条予以反驳,使得孙权疑心“渐解”。太元元年(251),孙权有所醒悟,对陆抗涕泣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晧先后继位,逐渐开始倚重陆抗。景帝孙休时,追谥陆逊为昭侯,又拜陆抗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孙晧建衡二年(270),又拜陆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可见,陆逊点将台(吴相台)应是建衡二年(270)陆抗都督夷道等地军事期间在吴国朝廷授意之下修建的,位置在陆抗扩建的“大城”中,即夷道县城内(今宜都市西郊),明清时遗迹尚存。

3.陆逊墓

陆逊墓,大体方位在今湖北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东南部,今难寻踪迹。明弘治九年编《夷陵州志》卷之六《坟墓》云:“陆逊墓:在宜都县东南一十里。逊,吴宜都太守,领兵拒蜀,卒葬于此。鲍宗诗:拒蜀征西一代臣,身亡尚不恨沉沦。三十六冢分明在,多少居民认不真。赵友次韵:不惴平生失所臣,徒思身死国遂沦。荒郊何事多遗冢,欲使人难识伪真。”清康熙三十六年编《宜都县志》卷之二认同鲍宗等文士的说法:认为陆逊死后建有三十六疑冢,宜都陆逊墓是“三十六疑冢”之一。

其实,无论是《夷陵州志》的说法,还是文士鲍宗等人的说法,都值得怀疑。陆逊死在吴国京城,即今江苏南京市,西距今宜都市近两千里,绝无西葬宜都之理。陆逊被孙权封为华亭侯,明清时期有华亭县,隶属松江府,今属江苏昆山市。松江府华亭县是陆氏封地,陆逊及其子陆抗死后均葬于华亭。《明一统志》卷九在“松江府”条下云:“陆逊墓:在府城西北二十三里。”可见,宜都陆逊墓乃陆逊衣冠冢。陆逊长期镇守吴国西疆,又兼任宜都太守,大力推行仁政,发展农业生产,与宜都人民血肉相连,陆逊死后宜都人民怀念这位仁厚的大都督和太守,故筑衣冠冢以缅怀其功德。而陆逊为人低调,待人宽厚,亦非奢华之人,死后“家无余财”,何以建造三十六疑冢?陆逊建三十六疑冢之说实属不实之词。可能与明清时期小说《三国演义》流行于世有关,“拥刘反曹贬吴”是小说的基本倾向,而陆逊是偷袭荆州的主谋之一,又是大败刘备的吴军统帅,于是一些文人学士虚构“三十六冢”之说以显陆逊奸猾狡诈之恶德,实与宜都民间百姓修建陆逊衣冠冢的初心大相径庭。

今宜昌境内还有一些地名如马鞍山、火烧坪、引火坪、向家巷、屯甲沱等,或直接或间接讲述了陆逊父子的智慧和厚德,限于文章篇幅,兹不一一述论。总之,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管辖今宜昌地区长达六十年之久,而陆逊祖孙三代先后在此任职三十年,魏晋时代应有许多讲述他们足迹和功德的地名传说,可惜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盛行蜀汉英雄崇拜之风,以致大量关于东吴人物的地名故事逐渐消失不闻。然而,在蜀汉英雄文化极其浓烈的氛围下,宜昌境内依然留下了若干陆逊父子的地名故事和遗迹传说,充分显示了陆逊及陆氏家族在今鄂西宜昌地区的深刻影响力。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月第3期

作者:王前程 丁梦

编辑:吴泓伶

校对:洪珊

责任编辑:郝志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本智和输麻了,决胜局连丢4个赛点遭大逆转,当世界第一成笑话

张本智和输麻了,决胜局连丢4个赛点遭大逆转,当世界第一成笑话

球盲百小易
2025-11-02 03:23:51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网球之家
2025-11-01 22:48:23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国民经略
2025-11-01 12:55:18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科学发掘
2025-11-01 14:38:23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0-31 22:27:50
陈熠3-2拒逆转!117天前也与31岁老将战满5局 球迷高呼决胜局女王

陈熠3-2拒逆转!117天前也与31岁老将战满5局 球迷高呼决胜局女王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1 09:15:47
小米汽车官宣:10月交付量超40000台!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智己汽车、岚图汽车、零跑汽车也公布了

小米汽车官宣:10月交付量超40000台!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智己汽车、岚图汽车、零跑汽车也公布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1:04:06
辛纳送蛋横扫兹维列夫,晋级巴黎大师赛决赛将战阿利亚西姆

辛纳送蛋横扫兹维列夫,晋级巴黎大师赛决赛将战阿利亚西姆

懂球帝
2025-11-02 01:27:17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观威海
2025-11-01 10:54:07
打虎!金之镇被查

打虎!金之镇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11:08:52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一个省级官员没有让座的代价有多大

霹雳炮
2025-10-31 19:34:39
费曼与杨阳洋香港重聚,满嘴黄牙头秃油腻,举止怪异被曝有自闭症

费曼与杨阳洋香港重聚,满嘴黄牙头秃油腻,举止怪异被曝有自闭症

娱乐看阿敞
2025-11-01 17:29:32
首个女单4强出炉!桥本帆乃香被绝杀,韩国悍将发威,王艺迪出战

首个女单4强出炉!桥本帆乃香被绝杀,韩国悍将发威,王艺迪出战

知轩体育
2025-11-02 00:56:01
舒淇电影首映礼,陈妍希脸肿、陈坤肥胖到不敢认、周迅瘪嘴显老态

舒淇电影首映礼,陈妍希脸肿、陈坤肥胖到不敢认、周迅瘪嘴显老态

杨仔述
2025-10-31 14:24:51
就在今天!NBA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6场比赛只拿9分4篮板!

就在今天!NBA开拓者官宣:下放杨瀚森!6场比赛只拿9分4篮板!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2:06:10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陈意小可爱
2025-11-02 02:51:57
台湾政坛出现奇观,蓝绿罕见联手,痛打郑丽文,历史哥仗义执言!

台湾政坛出现奇观,蓝绿罕见联手,痛打郑丽文,历史哥仗义执言!

boss外传
2025-10-17 18:00:03
不到2天卷走129亿!又一平台暴雷,200万人被坑惨,主使逃往国外

不到2天卷走129亿!又一平台暴雷,200万人被坑惨,主使逃往国外

史行途
2025-11-01 18:05:07
央视女主持王小骞分享矮小症女儿近况,注射2年激素后,11岁身高已长到150

央视女主持王小骞分享矮小症女儿近况,注射2年激素后,11岁身高已长到150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01 06:05:00
烧成骨架的残骸,开始反噬电车行业,吹牛造成的恶果

烧成骨架的残骸,开始反噬电车行业,吹牛造成的恶果

柏铭锐谈
2025-10-31 16:38:05
2025-11-02 04:20:49
江西地名研究 incentive-icons
江西地名研究
分享地名研究信息、行业资讯。
3032文章数 2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