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薛莲芳 主管药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李沙沙 副主任药师
目前,国内外新冠肺炎指南和文献报道中,已有很多药物推荐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COVID-19,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中,抗疟药羟氯喹/氯喹在体外能抑制SARS-CoV-2,在中国,氯喹已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用于COVID-19的治疗,并在我国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中推荐;而美国,羟氯喹硫酸盐和磷酸氯喹也已用于COVID-19住院患者[1]。
划重点
01
氯喹,羟氯喹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了解氯喹、羟氯喹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改变细胞膜表面的pH值抑制病毒融合、抑制病毒蛋白的糖基化以及病毒的组装和释放、抑制核酸复制有关。临床抗病毒的资料有限 [2]。
目前尚无数据证明,氯喹、羟氯喹可以作为病毒的预防性使用[2]。
划重点
02
抗病毒推荐剂量
氯喹:成人体重≥50千克:口服:第1天,1g,qd;从第2天开始,500mg,qd;总治疗时间为4至7天(FDA 2020);体重[2]。
羟氯喹:口服:第1天,每次400mg,bid;从第2天开始,400mg/天,分一次或两次,总治疗时间5天。或第1天,800mg/天,分一次或两次服用;从第2天开始,400mg/天,分一次或两次,总治疗时间4至7天(FDA 2020;Perinel 2020)。最佳剂量不确定。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2]。
划重点
03
孕产妇用药
氯喹的妊娠分级C(FDA);D(AUS),氯喹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胎盘屏障。新生儿脐带血和尿液中均检测到氯喹及其代谢产物(Akintonwa 1988;Essien 1982;Law 2008),在一项长期的研究中,在母亲末次给药后89天(平均值)仍在新生儿脐带血中检测到氯喹及其代谢产物[1]。
推荐剂量预防疟疾时,未发现其可增加胎儿不良事件的风险(CDC 2020)。APP和WHO提示哺乳期妇女可以用药,Micromedex数据库提示:氯喹对婴幼儿风险极低[3]。
羟氯喹的妊娠分级为D(AUS), 羟氯喹可通过胎盘,妊娠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哺乳期妇女可以用药。
Micromedex数据库提示:羟氯喹对婴幼儿风险极低。但母乳中可分泌少量的羟氯喹,婴儿对其代谢产物4-氨基喹啉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3],哺乳期妇女慎用。
美国CDC正在进行氯喹、羟氯喹用于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临床试验,但此次试验中未纳入妊娠期妇女,妊娠期妇女慎用羟氯喹/氯喹。且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剂量是大剂量,基于安全性考虑,不建议用于COVID-19的妊娠期妇女[1]。
划重点
04
美国CDC制定的COVID-19哺乳期妇女临时指南[4]
(1)母乳是大多数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目前不知道患有COVID-19的母亲是否可以通过母乳传播病毒,但是可用的有限数据表明这不太可能成为传播源。
(2)哺乳期妇女应与其家人、医生,一起商议确定是否开始或继续母乳喂养以及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3)建议已确诊COVID-19的哺乳期妇女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婴儿,包括加强手卫生和戴口罩等。
(4)尽可能由健康的护理人员将母乳喂养给婴儿,避免婴儿感染 COVID-19 引起严重疾病的风险。
划重点
05
临床监护要点
(1)心血管系统:在治疗期间,出现任何的心肌疾病,建议停药;诊断出传导异常(束支传导阻滞/ AV传导阻滞)并考虑慢性毒性时,停用氯喹;注意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性心律不齐(有些致命)的发生风险与剂量正相关,必要时调整剂量;对患有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史,未纠正的低钾血症和/或低镁血症或心动过缓的患者,以及与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2]。
(2)血液系统:使用期间可能会引起罕见的血液学反应,包括可逆性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在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如果发生与疾病无关的严重血液病,建议停药[2]。
(3)低血糖风险:建议有低血糖风险和相关体征/症状的患者,在发生严重低血糖时应停药[2]。
(4)神经肌肉效应:长期治疗时可能会发生近端肌病或神经肌病,导致进行性肌无力、近端肌肉萎缩、腱反射抑制和异常的神经传导。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肌肉力量(尤其是近端肌肉)和反射[2]。
(5)视网膜毒性: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性视网膜病变,若考虑药物引起的视网膜毒性,建议停药并密切监测;但有些患者停药后也有可能会发生视网膜变化和视觉障碍。若患者同时使用他莫昔芬以及有肾功能不全、体重降低、潜在黄斑疾病的患者,视网膜毒性风险增高。美国眼科协会AAO建议对使用氯喹、羟氯喹的患者进行视网膜毒性基线筛查[2]。
(6)锥体外系作用:患者使用期间可能发生急性锥体外系疾病,通常在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可恢复[2]。
(7)相互作用:氯喹和羟氯喹是细胞色素P450(CYP)2D6的中度抑制剂,也是P-糖蛋白(P-gp)抑制剂。与通过CYP2D6代谢(例如某些抗精神病药,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美沙酮)或通过P-gp(例如口服抗凝剂或地高辛)的药物合用时应谨慎[6]。与引起QTc延长的药物合用时,QTc延长的风险增加,应监测患者心电图。
(8)G6PD患者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氯喹时,G6PD缺乏患者发生溶血的风险更大,G6PD缺乏的患者建议使用羟氯喹[5]。
划重点
06
禁忌
(1)对4-氨基喹啉化合物或制剂中存在任何成分的超敏反应禁用;
(2)对存在伴发视网膜或视野改变的急性疟疾以外的适应症者禁用。
划重点
07
总结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证明羟氯喹或氯喹在治疗COVID-19中是否起作用。因此,建议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尽可能将患者纳入至临床试验。如果无临床试验,鉴于有限的数据和潜在的毒性,不要常规使用羟氯喹或氯喹。对于无法进行临床试验,没有QTc延长的重症患者,羟氯喹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1]。
此外,羟氯喹和阿奇霉素合用会引起COVID-19患者的QTc延长。考虑到阿奇霉素(长达72小时)和羟氯喹(长达40天)的半衰期均较长,即使两种药物序贯治疗也应引起注意[7]。不建议将阿奇霉素与羟氯喹联用治疗COVID-19,联合使用会导致QTc延长的风险增高,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5]。
参考资料:
[1] Upto Date循证医学.
[2] 药物信息Lexicomp.
[3] Micromedex临床循证.
[4] 美国临时指南:Interim Guidance on Breastfeeding and Breast Milk Feeds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5] 美国新冠治疗指南:interim 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COVID-19external icon.
[6]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COVID-19 drug interactions. 2020.
[7]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Medication Safety Alert! April 9, 2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医师服务平台,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