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厦门旅行的朋友,一般都会将鼓浪屿列入旅行计划的一部分。从轮渡码头坐船到鼓浪屿的过程中,有些观光船会先绕鼓浪屿一圈再靠岸,这时船上的工作人员会依次介绍我们能看到的岛屿,金门岛就是其中一个。
和台湾岛比起来,金门岛和大陆的距离可以说是近在咫尺,是福建省的沿海重镇。那么当初解放军解放厦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顺便解放金门呢?要知道厦门岛和金门岛的面积是十分相近的,如果当初收复了金门岛,那么对于今天厦门的发展来说,将具有极大的助力。
1949年10月25日,在厦漳战役大胜的背景下,解放军乘胜追击,组建了三个步兵团实施金门岛登陆作战。但是因为敌情不明,我军对于登陆作战缺乏经验,再加上后援不足等诸多原因,那一场战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给岛上敌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是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参与作战的三个步兵团共计九千多人,大部分都壮烈牺牲。
这一场战斗的重大损失让高层痛定思痛,在随后的1950年3月到5月,解放军越过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全境,积累了一定的渡海作战经验,为再次进攻金门做着准备。海南岛的解放极大地震慑了蒋方,也迫使金门岛上的国军抓紧防御工事的构建。
海南岛解放后,50万解放军枕戈待旦,先后解放了东南沿海大量岛屿,最终把工作重点放在福建沿海。解放军们就等着一声令下,渡海攻台。
不巧的是,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口派遣航母进入台海,蓄势已久的攻台计划被迫搁浅;军事重心由东南沿海转向东北鸭绿江畔。虽然不具备直接攻台的条件,但是经过几年来的大小战斗,蒋方的势力范围也逐渐缩小到了台澎金马地区。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陈毅和粟裕经过谋划,决定打下金门,从中间切断切断蒋方的台海防线。但是自从上次失利之后,台湾便向金门大量增兵,到1953年底岛上已经有了五万多人,而且防御工事也大大加强。
当时的福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差,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海军空军行动。要想短时间内提升基础建设也不太可能,况且朝鲜战争后国家正在恢复建设,各地资金吃紧,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此处确实也不是最优选择。最终在1958年中东局势紧张之时,衡量对比了多个计划,决定炮轰金门。这样一来无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二来可以有效牵制美军精力,缓解中东人民压力。
炮轰金门的前线指挥是当时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请他挂帅主要是为了补偿他上次金门失利的遗憾,一偿夙愿。8月22日,炮轰金门的作战计划通过;并于次日下午五点三十分,正式开始炮轰金门,在两个小时内炮击两万余发,沉重打击了岛上国军。两岸从此持续21年的炮战,也正式拉开序幕。
对于两岸关系,美国提出“划峡而治”的图谋。对此,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不约而同表示反对。在多年的对峙炮击中,对金门的战斗也逐渐从军事意义占优变成政治意义占优。金门的存在,使得大陆和台湾的联系不至于中断,同时也成为了维持两岸血脉关系的重要纽带。应该说,到了炮轰金门后期,拿不拿下金门已经不是一个军事上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国家战略上要不要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