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独家专访的嘉宾是广东知名演员陈坚雄。访问中,他谈到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表示当初拒演与后来参演的原因,均与相声相关。身为相声泰斗黄俊英的入室弟子,陈坚雄说拜师后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做人”。
虎艳芬帮忙撮合演出
陈坚雄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饰演苏贵元,角色有点大男人主义,自认为有生意头脑,却始终空想多于行动,因而闹出不少笑话。陈坚雄表示,与剧组的缘分可谓一波三折,最后因为虎艳芬的一席话,让他愿意接演人生中的首部电视剧作品。
声屏报:你在哪一年加入剧组?当时如何收到邀约?
陈坚雄:早在《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筹拍阶段,剧组原本计划邀请我饰演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并封闭三个月进行拍摄。当时我正担任广州相声艺术团副团长,满档的工作任务跟拍摄周期有所重叠,于是我婉拒了那一次的邀请。直到2003年,剧组因演员阵容变动,计划增加人物故事线,为苏妙婵(虎艳芬 饰)安排弟弟苏贵元一角。虎艳芬向剧组提议“不如请陈坚雄来演吧”,但剧组却认为成功率不大,“当年找他演主要角色都不肯,现在怎么可能答应来”。生活中与我情同姐弟的虎艳芬表示,有信心当说客帮忙撮合。她跟我商量时,刚开始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相声表演还没做到极致,不想分心应付其它工作。但最后她用一番话说服了我,她说“你专注于相声多年,受众群体已经成型,但如果你参与电视剧,能为你拓宽市场,还可以提高知名度,这对于你日后推广相声是事半功倍的”。最后我便答应参演人生中首部电视剧,至今已经十多年了。
声屏报:你如何理解和揣摩苏贵元这个角色?拍摄前做过哪些准备?
陈坚雄:剧本设置苏贵元来自潮州,假如他用纯正潮州话讲对白,一般广州人是听不懂的,所以必须以潮州人学广州话来呈现,才有幽默感。于是我翻看了不少有类似演绎的电影作品,尽可能抓住精髓,运用至角色中。我还因应角色贪小便宜的性格,自创一句口头禅“死蠢”(粤语俚语,意指笨蛋),试过在路上遇到忠实观众,对方因为太兴奋而指着我说“你就是那个‘死蠢’”,当时觉得挺搞笑的。此外我还为角色设计造型,在平头上留一小撮金头发,没想到意外开创潮流,不少人曾一度模仿我的发型,这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声屏报:剧中主要跟陈戈(饰演吴多美)及虎艳芬有对手戏,分别谈谈跟她们合作的感受。
陈坚雄:陈戈是一个电台主持人,有别于剧中出身科班的演员们,她刚入组时的功底是有所欠缺的。但她一直以来都很好学,很努力,愿意不耻下问,随着这些年来累积的经验,她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有时候会即场发挥,临时创作一些对白,她以前是跟不上节奏的,但现在已经是“老戏骨”了,跟我的互动就像相声中“逗”与“捧”的关系,充满化学反应。虎艳芬跟我识于微时,在我生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87年,我就读广东粤剧学校时,她以广东话剧院导师的身份来学校进行教学,我跟她是在当时认识并互称姐弟。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跟她在这一行合作无间,一起参与过晚会、综艺节目、小品演出,默契也从那时候开始培养起来。所以我跟她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演出是真情流露,而且互相都很享受的。无论在戏里戏外,这份姐弟情谊都是难能可贵的。
声屏报:剧集播出20年,已创下中国电视史上的多项纪录,你觉得剧集未来的道路可以怎么走呢?
陈坚雄:希望日后的剧集题材能更加接地气,让观众更有共鸣感。其实随着现在观众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收看剧集的习惯也从守在电视机旁,变成通过网络平台、电视盒子等。我当然希望这部剧能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对其十分珍惜。
▲陈坚雄(右)在《外来媳妇本地郎》中与虎艳芬(左)及陈戈(中)有不少对手戏。
被黄俊英从书店“救出”
陈坚雄自小酷爱相声、小品表演艺术,8岁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为师,12岁考入广东粤剧学校,进行为期4年的专业相声、小品表演培训。他现为广州相声艺术团团长,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声屏报:拜黄俊英为师的契机是什么?
陈坚雄: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我有幸代表学校到广州市第三工人文化宫,演出人生首个相声《滥用量词》,当时同台的还有黄俊英及杨达。黄俊英看到我的表现后,觉得我有天分和潜力,于是就把他的家庭电话留给我。我不时都会打给他,向他虚心请教表演技巧,并表示想跟他学习。可能因为这样的举动感动了他,在我8岁时,我正式向黄俊英拜师学艺。我记得当年逢周一至五就在学校上课,周六和周日就背着书包到黄俊英的家里学表演,4年来风雨不改。
经过4年的指导后,黄俊英鼓励陈坚雄立志当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经陈坚雄父母的同意下,陈坚雄在1987年正式进入广东音乐曲艺团设立在广东粤剧学校的定向培训班,正式进行科班教育。然而,进校学习前,陈坚雄还需要经历一个考验。
声屏报:你在12岁时是破格考进粤剧学校,那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陈坚雄:进入粤剧学校前,我在广州市第十二中学读初二,但那时粤剧学校已经是高二的课程。粤剧学校的校方觉得我会跟不上进度,打算不让我入读。我向校方保证,在一个月内一定会追得上课程,否则我会放弃。在那一个月里,我请了不少家教帮我补习,各科查缺补漏,结果我在最后的考试中一举通过,破格跳级入读粤剧学校。
声屏报:为什么相声表演要学习粤剧曲艺课程?
陈坚雄:因为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而相声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是说学逗唱,所以当时有40%的课程是跟曲艺有关。另外相声技巧是由关楚梅、黄俊英、杨达等专业导师进行传授。
▲陈坚雄(左)现为广州相声艺术团团长,致力栽培新一代演员。
入学时历尽考验,再经4年的刻苦学习,陈坚雄满心以为学有所成后定必能在舞台上一展所长,但其后却因为变故,陈坚雄再次面对人生转角点,让他一度倍感挫折。
陈坚雄:毕业后,我进入广东音乐曲艺团青年队。实习一年后,因为我的相声拍档申请离开岗位,我成了“孤家寡人”。曲艺团后来通知我“不适合再讲相声”,还打算安排我到新华书店当售货员。当时这件事对我打击甚大,感觉多年的心血在一夜间付诸东流。黄俊英获悉此事后大发雷霆,表示“我从他小时候开始培养成才,耗费了很多心血,怎么可能随便转行了事”。于是在他的力挽之下,我在1989年从曲艺团青年队转至广州相声艺术团。
声屏报:从黄俊英身上学到什么?
陈坚雄:我记得当年8岁拜黄俊英为师,他在第一堂课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未学做戏,先学做人”,这句话足以影响我的人生。众所周知,他在舞台上是一个老顽童,永远充满活力和表现力,举手投足都充满幽默感。但他在台下排练和工作时,却丝毫不会马虎,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就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尊重舞台。
▲陈坚雄(中排左)表示,是师傅黄俊英(中)让他懂得要尊重舞台。
培养小孩“子承父业”
1988年8月8日上午8点,陈坚雄从广东粤剧学校毕业,正式踏入相声表演行业,至今已超过30年。陈坚雄表示,担任相声演员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希望是最后一份工作。
声屏报:依然坚持活跃在这个行业的原因是什么?
陈坚雄:笑口常开是我们相声演员很希望做到的事。其实当演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虚荣感,因为可能你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能让观众为你欢呼和喝彩。社会上是很需要正能量,如果能把这种影响力,通过自己的口才转化成观众的笑声,对我来说是一份功德。
声屏报:对粤语相声行业发展有哪些期盼?
陈坚雄:一直以来都有计划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相声。例如近日我与黄俊英、曾冠杰一起演出南派相声情景剧《开心大排档》,70%参演阵容都是相声团和曲艺团的演员,还加入了大量的相声元素和相声包袱。剧集自播出以来,观众反应十分热烈,收视成绩也很好。有见及此,我们亦计划将从轻喜剧逐步变成爆笑剧,但一定会保留南派相声的精髓。
声屏报:担任广州相声艺术团团长逾10年,一直致力于栽培下一代演员。是否也有计划培养儿子接棒呢?
陈坚雄:当然有。在去年的广视春晚,我与儿子一起表演相声《广州美食乜都有》,收视成绩是该时段的冠军,他的表现还不错。(笑)目前我正在培养他对相声的兴趣,会带他去看不同派别的演出,只要产生兴趣才能有心去发展。
▲陈坚雄(右)去年在广视春晚上与儿子(左)同台表演相声。
END
本报记者:孔祥勇
值班编辑:孙善君、胡晓莹
排版编辑:孙善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