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农业的底色:农民致富的出路不在农业本身!

0
分享至

一、哪来的康乾盛世:无非是自然规律外加不太水的皇帝罢了!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理论上来说不吃饭、不喝水咱们一般能撑7天才死,不吃饭只喝水的话可以撑14天。

所以不管什么社会,哪个主义,人对吃的需求不变,所以,农业的重要性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农业受土壤、水域、光照、降水、种子、耕种技术的限制,在某个阶段的产出总有上限。而农业产出的上限决定了社会能养活的人口,能养活的人口又决定了社会的周期轮转,每次物产养活不了对应的人口时,因饥饿引发的战争便会消灭大量的人口。

唐开元期间我们的人口最多曾经达到九千万,到宋朝繁盛时刚刚超过一个亿,明朝一代人口数量最多也没有超过六千万,基本还赶不上现在一个省的人口。其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土地上的物产,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明朝末年,高产的玉米、红薯和土豆等作物传入中国,并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得到大面积种植,物产的增加,使中华大地上的人口,迅速增长到四个亿。所谓的康乾盛世,根本原因并非大清统治者的仁慈和高明,而是自然规律的作用:物产增加了,能够养活的人口增加了,人口自然就增加了。如果非要找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皇帝还不算太差。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和数字化社会以来,农业的重要性没变,但农业这个千年行业却越来越不受重视。

别的不说,但说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从半数掉到了8%以下,并且还在持续下降。

以至于很多农民都感叹,粮食太便宜了,一斤粮食还买不了一瓶矿泉水。

二、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农民增收的关键不在农业本身!

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大约在90年代,小麦的价格就在0.8元左右。但是2000年全中国M2共计13万亿,现在M2已经突破了200万亿。而小麦价格现在多少钱?1.2元。

虽然农业总产量已经连续十几年增加,但是农产品的价格却在缓慢的爬升,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平稳的让人心里发毛。而相反这些年其他商品的价格却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房价,幼儿园费用,看病费用。

所以,虽然农业总产值在增加,但其他领域的产值增加的更快。

农业丰产了农民却未必丰收,是农业的常态。

但是这些年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如果我们仔细看下农民收入增加的部分来自于哪里?一是转移性补贴收入增加了,原来农业还需要缴纳农业税,现在不仅不需要缴税了,还在多个环节补贴农民,种子补贴、农业补贴、化肥补贴、小麦补贴、玉米补贴、棉花补贴等等。其次是农民的务工收入增加了,很多农民进城或者就近打工,这部分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多,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50%。

如果扣除补贴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增长不大,并且在农民的收入组成中占比逐渐下降。

三、农民的出路不在农业:农民期望农产品价格暴涨不现实!

6亿农民辛苦一年总共产出才占gdp的不到8%,这个数也决定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上限。

从价格上看,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来破坏正常的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供应就不受大的影响。

现在世界粮食供应刚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世界粮食的产量刚够有经济能力消费粮食国家的总量要多一点。而像非洲一些国家本身不适合农业生产,虽然有粮食需求,但是非洲本身的经济能力未必能够支撑本国人民吃饱。

从人口角度来看,除了印度等少数国家外,多数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世界人口不具备快速增长的基础,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亩产也在缓慢增长。

所以,大形势决定了世界范围内农产品的价格必将长期稳定,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农业产出值也只能稳定且缓慢的增长,说白了,农民依靠农业生产来获取的收入也必然难以大幅增长,因此,农民致富的出路不在农业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露内裤边”的网红式穿搭,到底带偏多少普通的中国女孩?

“露内裤边”的网红式穿搭,到底带偏多少普通的中国女孩?

潮人志Fashion
2024-05-30 18:25:08
不知不觉她已离世两年:爱穿旗袍戴帝王绿,拥有300间商铺345套房

不知不觉她已离世两年:爱穿旗袍戴帝王绿,拥有300间商铺345套房

简读视觉
2024-05-31 14:46:11
中国女排输球后,听听朱婷说了什么,直指要害,暗讽主帅蔡斌

中国女排输球后,听听朱婷说了什么,直指要害,暗讽主帅蔡斌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01 10:27:12
放弃首富做"首善",41岁黄峥无偿捐赠1000亿,功成身退令人羡慕

放弃首富做"首善",41岁黄峥无偿捐赠1000亿,功成身退令人羡慕

古今历史记
2024-06-01 10:54:55
特斯拉与“车顶女”的事理记曝更多内幕:自己被污蔑被调查

特斯拉与“车顶女”的事理记曝更多内幕:自己被污蔑被调查

乡野小珥
2024-05-31 15:11:39
中国女排,袁心玥接受记者采访,正式回应网上争议

中国女排,袁心玥接受记者采访,正式回应网上争议

体育哲人
2024-05-31 19:42:43
博士学历,正在断崖式贬值……

博士学历,正在断崖式贬值……

经济学教授V
2024-05-30 07:01:51
周薪上涨4倍!曼联计划大幅上调年轻中场球星的薪酬

周薪上涨4倍!曼联计划大幅上调年轻中场球星的薪酬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01 12:35:15
浜崎步现身儿子学校公开课,豪车亮相引爆全网!

浜崎步现身儿子学校公开课,豪车亮相引爆全网!

小日子万象
2024-05-31 14:09:02
平安银行回应“气球贷”:适用于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平安银行回应“气球贷”:适用于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乐居财经官方
2024-05-31 17:09:06
美网友也难受啊:整整一周都没有NBA的比赛!

美网友也难受啊:整整一周都没有NBA的比赛!

直播吧
2024-06-01 10:22:04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真实故事汇
2024-05-06 13:31:30
美表示坚决不让步!出动4架核轰炸机,要与俄军的“匕首”大PK

美表示坚决不让步!出动4架核轰炸机,要与俄军的“匕首”大PK

青年的背包
2024-06-01 09:19:15
他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连任三大省委书记,1969年被秘密处决

他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连任三大省委书记,1969年被秘密处决

历史1949
2024-05-28 00:38:22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离谱!比亚迪发布会的“工业奇迹”被揭老底,你还信王传福么

离谱!比亚迪发布会的“工业奇迹”被揭老底,你还信王传福么

知嘹汽车
2024-05-31 14:43:08
无论出于何种思考角度,中国人决然不会置身于侵略者的阵营之中

无论出于何种思考角度,中国人决然不会置身于侵略者的阵营之中

橘色数码
2024-05-30 06:36:21
他被免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

他被免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

鲁中晨报
2024-05-31 17:07:06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中国留学生新加坡坠亡,男友有重大作案嫌疑,舆论大反转!

中国留学生新加坡坠亡,男友有重大作案嫌疑,舆论大反转!

沫茉末聊影视
2024-06-01 12:11:10
2024-06-01 13:06:44
农地圈儿
农地圈儿
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对接资本下乡
2827文章数 45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外滩"最美女警"火出圈:我不是交警 腰带是黑色的

头条要闻

上海外滩"最美女警"火出圈:我不是交警 腰带是黑色的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消费电子备战618:iPhone降价促销,折叠屏受捧,AI终端尚需市场培育丨一线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旅游要闻

美国华盛顿年内将迎来大熊猫“宝力”和“青宝”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拜登称以色列提出新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