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航空工业计量所:争分夺秒的“吹风人”

0
分享至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本是踏春的时节,复工复产后的“吹风人”却无暇赏析美景,周六的3号动温厂房又传出了熟悉的轰鸣声。为了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动温流速校准实验室主任赵俭正带领着马一波、宋海明、王文林3名90后骨干进行着“吹风试验”—气流温度传感器和压力探针性能校准试验。

3月11日下班后,动温流速校准实验室收到了客户邮寄的25支某型试验用传感器,为确保按时顺利装机,客户希望能加急分批次完成“吹风试验”,最晚一批必须于3月21日前交付。虽然数量只有25支,但因每一支都是多测点传感器,如按照单测点计算,相当于需要校准100多支单测点传感器。平均每校准1支这样的多测点传感器约需要1个工作日,另外还有海量试验数据的处理,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些关键数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获取气热动力参数、诊断流场、计算关键性能参数。

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动温流速校准实验室主任赵俭与计量主管武建红一起快速制定校准方案,明确了第一批3月14日交付、第二批18日交付、第三批不晚于21日交付的最终节点。武建红紧急联系后勤保障部门双休日配合加班事宜,得到了后勤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

3月14日周六,是客户要求的第一个交付时间节点。吹风试验首先要确认状态,一个是受测产品本身状态,包括产品类型、适用校准方法等;另一个是校准测试系统状态,特别是压力探针的引压管特别细,非常容易漏、堵,极易引起校准数据失效,每次试验前都必须对细节问题进行反复仔细排查,然后才能将受测产品安装到试验夹具上。因为传感器对角度特别敏感,安装过程极需谨慎小心,保证获得准确的机械零位。

试验准备,马一波、王文林端坐在控制系统前,紧盯监控器里的试验现场。开启设备后,巨大的轰鸣声持续刺激着耳鼓膜,赵俭和宋海明戴上防噪声耳罩进入作业现场,再次确认传感器安装状态,以确保初始零位的万无一失。

试验开始,控制系统显示屏不时闪烁着跳动的数字。采样系统过程曲线实时更新中,通过采样数据方能进行有效性分析。为了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可靠,试验过程中需要不停调整参数、变化角度、反复多个测点,进行数据录入。试验后需要对每个测点数据进行逐个严格把控,综合数据分析过程十分繁复,这样认真细致的“苦差事”一直是由实验室党员骨干,负责动温、流速计量的主管武建红、胡林陶 2名女同胞负责。

几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经常出现任务量大且急的情况,整个实验室加班常态化,早7晚10、两班倒也是常有之事。在热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刘彦军、支委兼副主任王毅的带领下,包括动温流速校准实验室在内的各专业校准实验室,始终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传承发扬研究院红色文化基因,全力践行计量所“123456”战略规划体系和党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一体两翼”布局,科研、计量、产品三大主业在每个专业组呈现交叉融合发展态势。

每一次重大紧急任务,都是党员带头、职工齐上阵,发挥协同创新作用,一次次胜利完成任务,赢得客户好评。职工还会在“微认可”里对自己认可的同事进行点赞、授予徽章,“勇于创新”、“激情进取”、“精诚合作”、“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天道酬勤”、“志愿服务”,每一个徽章背后都是一个个计量人为事业发展而奋斗的故事。一个徽章10个认可币,每月累计排名靠前的党员、职工可以直接当选热学研究室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员工。“事业的成就感及组织和同事们的认可,更能激发一个团队的前进动力”,作为集团一级专家的赵俭研究员感慨地说。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这个春天注定不同往常。也正因为这场疫情,我们才更加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计量人永远在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看航空 incentive-icons
看航空
《中国航空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看航空,知天下。
39373文章数 981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