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前,想先考你一道有趣的智力题:
1=5 2=25 3=125 4=625 5=?
在答案未知的前提下,相信很多人会凭直觉给出625×5=3125的结果。
但答案其实是1。再简单不过的陷阱,因为1=5,所以5=1。
不知有多少人在知道答案的瞬间,恍然大悟。
其实,这便是【思维定势】为我们埋下的局。
什么是思维定势?
就是一个人用同一条路、同一种方式做思考,或者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处理问题。
当一个人困在思维定势中,就容易造成思考上的认知盲区,在处理问题时钻牛角尖,从而陷入「无解」的死循环。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突破思维局限,用另一个角度看到问题,以局外人的角色识局进而破局,那么就迎刃而解了。
跳出思维定势的「坑」
才能突破人生「死循环」怪圈
曾在《罗辑思维》中看到美国的一个实验:
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如果你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
如果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95%普通职员都毫不犹豫选择直接拿一百万美元走人。因为这本来就是飞来横财,拿了入袋为安。而另一个选项一亿美元,万一按下去,什么都拿不到呢?
而正确的答案是:按下第二个按钮,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按照概率,第二个按钮的选择权价值就是5000万美元。如果承受不了这个损失,那好,把这价值5000万的机会卖给一个有能力去赌的人。
如果你用200万美元成交,对于买家来说,用200万美元买一个价值5000万美元的概率权,在账面上是非常划算的。
对于你,手里有200万美元了,是不是比选第一个100万美元强得多?
说到这,也许你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开始没想到这种解法呢?
这便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奥妙所在:跳出思维死局,先是识局,进而破局,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而我身边就有一个心理学老师,特别擅长破局。
他学了15年心理学,是北大博士、心理学泰斗钱铭怡的高徒,任教过清华大学……
心理学家武志红自称是他的「粉丝」,每次和他对谈都很有收获。
受邀参加《奇葩大会》,他说心理学没有用,但高晓松、蔡康永却一致评价他:
高手,总是以「无用」为用,飞花摘叶,可以伤人。
他就是——李松蔚。
学了15年心理学,
他的方法「不靠谱」,但管用
曾经有一位读者来信,说自己经常为一些琐事,对母亲大发脾气,摔东西,发完脾气后自己又十分内疚,觉得自己不孝顺,痛哭流涕。
李松蔚反问她:如果我强烈要求你,别发脾气,你做不到吧?
「对,我的脾气控制不住,总是重复恶性循环。」
「那我建议你不要改掉脾气,砸东西也不要改变,只是每次想要发脾气时,准备张纸条把母亲说了什么话激怒了你,记录下来」
没想到,他一句话就给人家「打发」了,读者果然没再回复。
然而没过几个月,当他再见到这位读者,她没有再发过脾气,因为她开始留心母亲说的每一句话,并试图找到合适的时机来发脾气和砸东西。
当她仔细去关注母亲说的所有的话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过去只是选择性地去误解母亲说的话,而母亲大部分温暖的善意的言语都被她忽略了。
但她以前听不到这些,她认定了母亲是个严厉、不讲理的人,所以她只听到了讽刺、威胁,而滤掉了关心、善意。
李老师一句话,让她跳出原定的框架,换一个视角看待母亲,自己瞬间豁然开朗。
曾经有人找李老师做家庭咨询,丈夫生气地和李老师说「我没办法跟老婆沟通,她拒绝沟通」。
李老师就问:「你要怎么才能争取一次沟通?」 他摇头:「我做不到。」 李老师又问:「要怎样才能做到?」 丈夫才含含糊糊说:「除非有人当中间人,但是……」 「谁有可能当你们的中间人呢?」 他或许顽抗到底,说:「她是有个好朋友,但人家不可能帮我。」 「你要怎么才能让她愿意帮你?」
说到这,丈夫没再回应。可想而知,他回去不会再纠结和妻子沟通的事,而是转方向去联系朋友,让朋友帮忙解决问题。
可是,他以前完全没想过这些。因为思维定势的存在,习惯钻牛角尖,告诉自己「做不到」、「这是无解的题」,他运用这个逻辑有多纯熟,你想挣脱这个逻辑就有多难。
而李老师几句话,就让他跳出了「无解」死局,架向反方向思考,给人不一样的启发。
数十年经验,帮助无数人改变思维模式
总出一套受益终生的认知思维课
李松蔚老师做了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师。在这十年的时间,帮助过不少人处理他们的难题,有处在学术前沿的高校教师,也有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行业精英。
他们苦恼于各种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思维定势的存在,让自己的事业、家庭、情感困在死局中,最后往往越解决问题越是个问题。
一年多前,李松蔚老师决定将自己这一套独特的视角和思维背后思考方式,用心理学理论、故事、方法,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当时很多同事对这个选题充满不确定,但他很坚定地说:
我想做一门不一样的课。
作为这门课的产品经理,跟他一起策划制作。当时我很焦虑:因为思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我担心无法很好展示这门课的价值。
当时,我脑子里冒出很多「我不行」「我不可以」「我做不到」的声音。直到我听到课程中的6字真言——想法只是想法。
李老师分享在一次卡巴金的正念工作坊中,维持一个瑜伽动作时,很快,大家就觉得自己坚持不了了。 卡巴金老师说:这只是你头脑当中的一个想法、一个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相信这个声音,或者不理会它,坚持一秒,再坚持一秒……结果很多人维持的时间都延长了一倍以上。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啊,我也可以不理这些声音啊!
想法只是想法,但并不等于事实,无论它多么逼真,不理会就好。接着,我试着用课程中的方法,每当它出现一次,我就重复一遍6字真言,想法只是想法,但并不等于事实,无论它多么逼真,不理会就好。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感受、困扰已久的困局,有一天将会被某个人一语道破。」
生活中,那种灵感乍现的时刻其实很难有,而李松蔚老师,就是那个「一语道破梦中人」的人。
现在,我也把这门课推荐给你,希望你仔细听、反复听,每听一遍,都是思维的一次打破重建。
你不仅可以学习它们,还能把它内化成属于你的全新能力,如同蝴蝶效应一样,帮助你在看待问题之前,就已经站在了不一样的视角和思维高度。
每一秒不同的认知想法,都会导致人生驶向不一样的方向。
作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咨询师
李松蔚老师1小时咨询费用近1000元
这门课总结他10多年思维方法
体验价99元
扫码立即参加
这门课听完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编辑常问我,这门课程有没有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好处」? 我只能说,它可以帮你活得明白一些。
比如,你会困惑:要不要做全职妈妈?孩子不听话要不要加强管控?伴侣关系的僵局如何打破?
因为明白,就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纠结,放下很多自以为是的偏见,或徒劳的辛苦。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看到的角度会多一些,应对起来会轻松一些。
——李松蔚
专业理论我能否听得懂?
这门课的内容很深,是不断上升思维的层级,来到最顶层,对那些令我们困惑不解的问题做一次彻底的探讨。
但同时,李松蔚老师有「接地气」的天赋。
08年他在四川地震区给村民做项目时,将一些聱牙诘屈的量表词句讲出来,最后竟然让村民都听懂了。
他的特长之一,就是能把那些概念化的理论,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讲给你听。
课程将如何帮助我改变?
第1板块中,你会重新认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看到更多可能
第2板块中,你会打开思路,突破因果论的局限,把问题变成资源
第3板块中,你将跳出自我,活出自己,赋能他人
第4板块中,你将对人生意义有更好的、颠覆性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