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讲了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诸葛亮殡天五丈原,蜀军撤退。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平素吃尽了诸葛亮的苦头,不敢追赶,并派出先锋夏侯霸去五丈原查看,发现蜀国大营已拔,终于确认诸葛亮已死。司马懿亲自统兵紧急追赶,司马师、司马昭在后面催促大军紧跟。但是魏国大军追至山脚下,却被诸葛亮的木像吓得落荒而逃。
过了两天之后,司马懿得知当日吓走自己的是木像,感叹说“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而民间也开始流传“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这个故事随着《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而变得家喻户晓,历史上,京剧、豫剧甚至相声等各种民间曲艺,常常以此编排,看的大众不亦乐乎。因为故事过于传奇,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罗贯中凭空演绎的。事实上,“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最早出自二十四史《晋书·宣帝纪》。
《晋书·宣帝纪》也记载了这件事,不过与演义中说法很不同。《晋书》中,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百姓已经奔走相告,司马懿率军追击,俘获图书、粮草,并且观察了蜀军撤退的痕迹,断定诸葛亮必死。尽管魏国军师辛毗表示小心为妙,司马懿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帝(司马懿)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
而且司马懿早已从抓获的蜀军俘虏口中得知,诸葛亮吃得很少,公务却很繁忙,并以此判断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足够的证据表明,司马懿对诸葛亮已死的看法是坚定的,对诸葛亮已死的看法是坚持的。此外,《晋书·宣帝纪》和《三国志·辛毗》也都记载了,司马懿多次请求与蜀军决战,并且也向自己的弟弟司马孚表达过诸葛亮“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并不存在对诸葛亮的所谓心理阴影。
这显然比司马懿畏战的说法更站得住脚,真实的历史上,魏国的军力也显然是胜于蜀国的。
诸葛亮死后,魏军确实有过两次追击蜀、且半途放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说法的产生过程:
1、刚刚听说诸葛亮去世,司马懿便率兵追击蜀军,遇到杨仪结阵,就停止了追击,理由是“穷寇不逼”。
可见第一次放弃追击,不是因为担心诸葛亮没死而放弃追赶,根本原因还在于魏灭蜀时机不到。魏国方面认为“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也制定了消耗战略,根本没有反击的计划。此前曹睿也派辛毗受命持节督军,力主谨慎。
2、第二次追击路途荆棘遍地,拖延了魏军的追击速度。
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听说“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说法并没有生气,而是笑了。可见他并没有在意与诸葛亮的才能之争以及后世的评价。
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却会发现整个“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过程,始终闪耀着的恰恰是司马懿的智慧的光芒:
为什么没有趁机入蜀
没有选择继续追击,客观因素即朝廷阻拦和地形复杂难以克服。但是另一方面不能忽视,那就是即便大军能够趁势攻取蜀国,司马懿本身确实并不愿意统兵向前。
从魏国当时的情况看,朝堂之上一众大臣并不信任司马懿,两年后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皇帝派司马懿出兵镇压,大军已经出发数月,朝臣们却不断的谏言要求撤回;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邓艾统兵灭蜀国,只因钟会诬陷,就被司马昭下令抓捕,本以为大权在握的钟会又立即迎来了监视他的军队。朝廷对于带兵入川者向来监视严密,而执行这一军事行动者最后也难有好下场。
朝廷也不得不这样做,正如钟会所说,一旦成为四川王进可以谋大业,退不失成为刘备那样的君王,而中国历史上,入川者自立或者反叛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两汉、两晋、南朝、唐、宋、明,割据和反叛都最少发生过一次。
由此可见,统兵灭蜀对于司马懿来说,失败或成功,都不会得到好下场。这也是听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时,司马懿为什么笑了。
司马懿的生存手法
其实司马懿早年曾经追随曹操讨伐张鲁时,就曾经向曹操建议顺势而下蜀,结果曹操认为司马懿的说法是得陇难忘蜀不可取。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司马懿的建议非常可靠,曹操当时所担心的东吴趁机北伐,被大将张辽轻易击败。曹操如果当时采纳司马懿建议,顺势伐蜀确定建立不世基业。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放弃了自己原先的观点,对外政策也开始力主以守为主。可见是否追击诸葛亮,不仅是战略战术的判断,更是立场的选择。
其实司马懿不仅顺从了曹魏不急于统一的策略,也正是在讨伐张鲁之战后,司马懿开始支持曹操称帝。要知道司马懿最初因为汉室衰微不肯为曹操效命,后来成为最早明确支持曹操称帝的人之一。正是这种相机而动的风格,才保证了司马懿处在当世最危险的漩涡当中,历尽沉浮几经生死,却笑到了最后。
能够笑到最后显然更重要,对于“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身后名付之一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