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其实就是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的,再加上耳道皮肤脱落的上皮形成。正常的耳屎应该是干干的,但是又不硬,无需过多的处理,也就是掏耳朵,它是可以通过其自洁功能排出去。如果有的人耳屎干很硬,形成了耳结的话,要及时的取出,以免影响听力。还有的人的耳屎却长期“油油的”,我们常叫“油耳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长期耳屎“油油的”是什么回事?三事是“祸根”,一个也别忽视!
通常情况下,油耳朵和遗传有关系,并不是耳朵生病了才会有油耳朵。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定期清理就好了,大约隔上一个月左右掏一次耳朵就好。如果不掏耳屎的话,耳屎在耳朵里面出不来,堵塞的时间比较长,累积的量比较大,就会影响到听力,甚至是耳朵的健康。想要清理耳朵,可以用一些消毒棉签蘸上一些双氧水或者酒精来轻轻擦拭耳朵外的分泌物,但是要注意在擦拭的过程中不能将棉签探入耳道内过深,避免外耳道皮肤以及鼓膜被损伤。
除了遗传的因素以外,如果是以下三件事造成的油耳朵的话要引起重视
挖耳不当造成了炎症
有些人喜欢没事就挖耳朵,这个行为一旦形成习惯,想改掉很难,不挖就难受,看到别人挖更是心痒痒的,耳朵在人体中是比较敏感和脆弱的地方,如果挖耳不当,导致耳朵里面出现了炎症,就可能出现油耳,并且还会伴有瘙痒的症状。
耳朵出现炎症一定要及时就医,可以使用一些治疗炎症的药水,之后可以吃一些治疗炎症的药物,平时自己也要注意,这段时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方面清淡一些,炎症好了之后也要注意不要频繁的掏耳朵。
湿气重
油耳朵有部分人是因为湿气重导致的,也就是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同时还伴有脸部油腻、起皮、干燥;背部油腻;头发洗过后只能管一天,第二天变得很油腻等现象,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湿气重的人可以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山药、赤小豆、茯苓、党参等可开脾、健胃、利尿、除湿。并且要注意日常多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比如: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都有助于活化气血,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螨虫
说到螨虫,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耳朵里怎么可能会有螨虫呢?一般耳朵会长螨虫的人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这样就为螨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然后螨虫就会在耳朵里“吃喝拉撒睡”自然耳屎就变得油油的了。人类其实是无法生存在无螨的环境里,我们要尽量减少螨虫的数量。
螨虫很容易在耳朵里繁衍,这样耳朵里就会存在非常多的细菌,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诱发耳疾,给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发现耳朵里出现了螨虫后,一定要及时的去进行治疗,可以去医院寻求一些医生的帮助。
以上就是耳屎油油的三个非正常的原因,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耳朵的养护非常的重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这样做来养护耳朵的健康:
饮食清淡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侧重吃一些清凉解毒的食物,以及富含铁、锌、维生素的食物,还有就是对肾脏有补益的食物。
常按摩
耳朵上面有很多的穴位,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保持耳朵干燥
游泳或者洗澡耳朵进水了要及时的将水控出来,可以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然后用吹暖风,吹干,注意吹风的温度不宜太高以免妁伤。
慎用药品
耳朵中某一种细胞对于药品非常的敏感,如果使用药品不当,很可能对这些细胞造成永久性的伤害,那么极可能使得我们的听力受到永久性的损伤,甚至出现耳聋的现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服用药品时一定特别的谨慎小心,最好是仔细医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别再耳朵软骨上打耳洞
现在很多男人还是女人都比较爱美,打耳洞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耳垂上穿耳洞还稍微好些,若在耳廓的软骨上打耳洞则危险得很。因为耳廓主要由软骨构成,血液循环比耳垂差,对细菌的抵抗力也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