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进击的巨人》第一季播出到现在已有六年,但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利威尔兵长在审议所踢打艾伦的画面,这个桥段也在当年为许多b站up主提供了素材,可谓是风靡一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场文戏的精彩。
小到对角色的语气处理、严肃氛围的制造,大到多方立场的争辩以及艾尔文团长的临机应变,细来分析,这场审议确实有许多值得故事创作者学习的地方。下面就由笔者来带大家细看这场审议是如何进行的吧。
前情提要
墙内人第一次接触“巨人同伴”这个概念,巨大的争议聚焦在艾伦身上。如今该如何处理艾伦这个特殊的存在?是作为人类与巨人之战的突破口加入调查兵团,还是作为人类的隐在威胁交给宪兵团?政府就艾伦的去向问题召开了审议会。
多方立场
既然是“争论”,是“审议”,就必然是多个观点的较量。虽然审议的重点在宪兵团和调查兵团之间,但其中的观点却不仅局限于正反双方。从审议前的百姓看法,到审议时的观众插话,细数作品中展现的多方立场超过了五个,作者适时而恰当地表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使得这场审判更具备说服力。
首先是民众的立场。这个民众的立场又分为两类,他们的观念差异受所在区域的经历影响。中层墙壁露丝之墙,也就是人类退守的最外部墙壁(玛利亚之墙已失守)刚在初始巨人的帮助下夺回,所以这里的民众对艾伦的存在是接受的,甚至把艾伦视为救世主。而居住在内墙希娜之墙的人们生活安逸,没有见过巨人,认为消息是兵团为掩盖失败而制造的谎言,他们的关注点甚至不在艾伦身上,而在于兵团失败难民涌入会导致他们粮食不足。
再看三个兵团立场。三个兵团两方争议,剩下一个兵团不是中立就是偏向。不参与审议的驻屯兵团站在了调查兵团这边,即一切为了人类。皮克西斯司令与艾尔文团长在审视开始前的交流是为表达驻屯兵团的立场,也为艾尔文在后面审议中的动作做铺垫。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对话简约、干脆而有力,两位不熟悉却都为人类着想的干部在这短暂的交流间,有埋藏在言语间的试探,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风度。这个小情节不仅简述了两个兵团态度,更在无形间向观众展现了人类阵营中坚力量的人格魅力。
宪兵团以艾伦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内乱为由,认为应给对艾伦进行身体检查,在他身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情报之后将其消灭。
审议的最终决定权在统领三大兵团的最高统帅扎卡里总统手中,而他的裁决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艾伦对人类而言究竟是有利有弊。
审议过程中,观众情绪激烈的插话打破审议所的严肃氛围,混乱元素的加入也让这场讨论看上去更真实。插话的民众主要是商人和教团。商人在听闻调查兵团还打算出露丝之墙夺回玛利亚之墙的事后,提出异议,认为应该加固并完全封锁露丝之墙,以为这样就可以保证墙内的人不再受巨人伤害,为自己的利益而全然不顾因土地不足而饱受饥饿困扰原玛利亚居民。而教团的关注点在于“天赐的墙”,认为艾伦亵渎了墙,也反对商人加固墙的建议,因为区区人类不可以对墙动手脚。教团的态度也引发了在场所有士兵的反感,就因为教团这帮人对墙的小心翼翼,使得士兵们在墙上装备武器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一个有趣的点是,在教团发言时,艾伦心想:五年前明明还没人把他们当回事,现在竟然发展得这么壮大了。
五年前正好是玛利亚之墙被攻破的时候,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的人们开始寻求信仰。
到审议后期,艾伦与三笠在9岁杀了三个成年人的事情被扒出,被恐惧支配的观众建议把三笠一起清除。害怕连累三笠,被逼急的艾伦不顾后果,吼出了对“旁观者”的指责和自己的想法——把一切投注在我身上。
调查兵团的突破点
在这场混乱的争论中,调查兵团在大家的弱点上寻求突破口——那就是他们对巨人的恐惧,而这点恰巧是身经百战的调查兵团战士所克服的。艾伦发怒引发在座的恐慌,利威尔趁此机会上前狠狠地踢打艾伦,告诉大家他有对付这家伙的实力。
随后艾尔文向扎卡里提出一个有商量余地的建议——让有实力对付艾伦的利威尔兵长看管艾伦,在此期间让艾伦参与壁外的调查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来得出扎卡里想要的答案——巨人之力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弊?而非通过在场各位的片面之言来判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