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赖”在中国不走的阿富汗文物,背后是每个中国人感同身受的辛酸

0
分享至

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

文化存,则国家存

镌刻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门前的标语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当我们提起阿富汗,脑海中会立马想到什么?

战争、混乱、炼狱。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阿富汗被称为“东西方文化的十字路口”,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相当发达,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城邦,在这里能够很容易找到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等不同时代诸多文明的特征。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是四战之地。

从1979年阿富汗战争开始,这片土地就从未和平过,四十年来,伴随着苏联入侵、军阀混战、塔利班恐怖分子、美军驻扎等,阿富汗已经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受到战乱伤痛的,不光是阿富汗每一个普通的百姓,还有千千万万个阿富汗文化遗存。

阿富汗和中国一样,在悠久的历史交替中积累下了许多珍贵文物和遗迹,这些文化遗存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早在1996年,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活动就盯上了阿富汗的一批黄金文物,幸好它们当时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幸免于难。

但另一些文物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位于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佛像,已屹立了一千五百年之久。即使遭遇当时阿富汗转信伊斯兰教,以及后来成吉思汗的铁蹄,这尊大佛依然是当地人的骄傲,令人心生敬畏。

2001年3月2日,塔利班控制了该地区后,这尊大佛祥和的面容在一声恐怖分子炸药的轰鸣中化为碎石——这仅是阿富汗近年大量被蓄意毁坏的文物中的一例。

巴米扬石窟佛像破坏前后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作为阿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多的博物馆,也在战火中屡遭严重破坏,数量众多的文物只能在精心安排下不断藏匿、转移。在这种情况下,让文物遗珍出国成为保护的最好方式。于是,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开始进行“避难巡展”计划——将231件(套)珍贵文物运出国,向其他国家申请巡展。

先后有美、中、英、法、日、意、荷等数个有能力的国家,都曾为这一场文物流浪之旅提供了助力。

2017年3月,这批文物首次亮相中国,最早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展览主题为“浴火重光”,寓意这批国宝历经国家动荡后浴火重生、再现光彩。展出期间,每天有8000多名游客专程前来参观,领略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在惊叹珍宝的同时,参观者也为它们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命运和守护者的坚持而唏嘘、感佩。

2018年3月至6月,这批阿富汗文物在中国的展出结束后,原计划要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展出,但芝加哥大学突然取消了展览安排。对于别的国家境外巡展的文物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大不了拉回去就行,但阿富汗的文物真的不能回去。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让这场国际文化接力突然变成了中国国内文化接力。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协调下,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先后接手,用在中国巡展的方式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忆。

此后至今,这批珍贵文物先后在中国敦煌、成都、郑州、深圳、长沙等地博物馆“接力”展出。“丝路秘宝”“文明的回响”“耀世遗珍”……各有侧重的展览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阿富汗灿烂的历史文化,也让更多中国观众欣赏到这些体现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瑰宝。

今年4月—6月,当这批文物在第七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时,主题确定为“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器服物佩好无疆”典出中国历史典籍《穆天子传》,意为各种器具、服饰、物件、佩饰美轮美奂。

对于阿富汗国宝的坎坷命运,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把展览当作一场国际道义的接力”“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巡展期间,中国人民报以极大的理解和同情,这大概就是两个文明古国的惺惺相惜。

历史上,中国也曾饱受战火摧残,文物被大肆破坏和掠夺。

列强们“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销毁”,无数遗珍惨遭洗劫、流亡海外;多少瑰宝破碎湮灭、化作焦土……尤其是抗战期间,数千万件珍贵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甚至远走国外躲避战火;后来又由于内战,其中很大一部分又隔绝于对岸。至今,每每有中国流失文物在海外拍卖,总会令国人心绪难平、义愤填膺。

文物见证的是世事沧桑,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今年4月24日,796件(套)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文物在国家博物馆与祖国人民“相拥”。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次美好的回归。

文物需要母体,它们是曾经的生命。只有在故国的土地上,在珍视文明的人民面前,这些文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文化价值,享受最高的尊严。

时光流转,岁月更替,现在中国已经有能力守卫民族的记忆、保护自己的文明,而曾经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浩劫,依然在世界其他地方上演。目睹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文化在,则国家存。”文化是一个国家共同的精神记忆。最后,我们放一组这些劫后余生的文物照片,期待将来在阿富汗迎来久违的和平后,它们能够回到故土,继续传诵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大叙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领袖!怀特:被追到8分时 布朗站出来在那个暂停主导了球队的对话

领袖!怀特:被追到8分时 布朗站出来在那个暂停主导了球队的对话

直播吧
2024-06-07 14:17:07
肖华将军正被关押,哨兵通知他有人找他,他心里嘀咕:什么事呀?

肖华将军正被关押,哨兵通知他有人找他,他心里嘀咕:什么事呀?

云端书馆
2024-06-08 08:12:13
最完整的中国神仙系统

最完整的中国神仙系统

三农老历
2024-05-11 03:25:23
闹大了!高考作文要求写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网友:高三不允许上网

闹大了!高考作文要求写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网友:高三不允许上网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18:19:27
56票对49票,台当局“妥协”,两岸称呼已被修改,苏贞昌沉默不语

56票对49票,台当局“妥协”,两岸称呼已被修改,苏贞昌沉默不语

乡村的味道呀
2024-06-07 11:17:44
重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全发布了!

重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全发布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6-07 21:13:15
泰国主帅石井正忠:下场战新加坡必须拿到3分,而且不能丢球

泰国主帅石井正忠:下场战新加坡必须拿到3分,而且不能丢球

懂球帝
2024-06-08 09:09:11
“真是骇人听闻!”一位妈妈哭诉,说儿子某985博士研究生毕业

“真是骇人听闻!”一位妈妈哭诉,说儿子某985博士研究生毕业

琼瑶史事
2024-06-06 20:30:53
大S又作妖!神操作或想与汪总重燃爱火,网友纷纷喊话马筱梅

大S又作妖!神操作或想与汪总重燃爱火,网友纷纷喊话马筱梅

娱小小新
2024-06-08 10:26:01
养了个“祖宗”!广东父亲怒为高三儿子办退学:就当19年做慈善了

养了个“祖宗”!广东父亲怒为高三儿子办退学:就当19年做慈善了

青栀伊人
2024-05-22 22:09:47
电动车算是捅马蜂窝了!国家消防救援发声:严查电动自行车!

电动车算是捅马蜂窝了!国家消防救援发声:严查电动自行车!

缤纷糖果屋
2024-06-07 12:05:41
皇马又添猛将,1.8亿新贵,第1贝林厄姆,第2姆巴佩,第3让人意外

皇马又添猛将,1.8亿新贵,第1贝林厄姆,第2姆巴佩,第3让人意外

九霄云者
2024-06-08 10:25:03
十大美女大明星比基尼照PK,张柏芝最销魂,你认为呢?

十大美女大明星比基尼照PK,张柏芝最销魂,你认为呢?

白宸侃片
2024-06-08 07:15:14
上海医疗系统又爆出惊天丑闻,人的素质真的和学历无关

上海医疗系统又爆出惊天丑闻,人的素质真的和学历无关

慧翔百科
2024-06-07 12:54:45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美国做不到!嫦娥6号离开时,在月表留下了用石头制作的五星红旗

美国做不到!嫦娥6号离开时,在月表留下了用石头制作的五星红旗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06 21:53:24
持函过节,12万股东踩雷!昨晚2家公司收函,加速出清没有结束

持函过节,12万股东踩雷!昨晚2家公司收函,加速出清没有结束

惜别的海岸
2024-06-08 08:16:04
新华社:国足若无缘18强赛2027年前基本没正赛,或提前大换血

新华社:国足若无缘18强赛2027年前基本没正赛,或提前大换血

直播吧
2024-06-07 15:33:18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近距离
2024-06-05 11:16:45
中国两个友好邻国倒向西方,决定援乌对抗俄罗斯,我们应高度重视

中国两个友好邻国倒向西方,决定援乌对抗俄罗斯,我们应高度重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6 11:49:51
2024-06-08 11:40:49
首信天赐集团
首信天赐集团
首信天赐集团官方账号
63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魅族 20 系列手机 Flyme AIOS 内测招募 6 月 11 日开启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FE的发布时间被提前披露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