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白釉剔花卷草纹椭圆形瓷枕
卷草纹是在整个世界都流行的一种纹饰,通过研究或许会发现西方的卷草纹好像一成不变,而中国的卷草纹随着朝代的不同会出现不一样的变化,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那么涉及到具体的变化原因,请往下看。
北魏 彩绘漆棺残片
与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西域文明的传入,忍冬纹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大大带动提升了植物纹样在装饰纹样中的数量和地位。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卷草纹的造型也从西汉出现的少数植物纹样中不断清晰明朗。
元 青花折枝花纹高足碗
唐朝的包容共济使得各种纹样形式相互影响,卷草纹的造型也在这一时期变得丰富且样式多变。元朝蒙古族带着他们的文化来到中原,在蒙古文化中的“卷草纹”,风格造型与唐宋大不相同,没有详细的枝叶描画,而是用简单的曲线表示卷草,因此元朝大量生产的瓷器中的卷草纹风格较为单纯化,多数以单一曲线表达。
明 浙江东阳卢宅肃雍堂卷草梁头
与装饰运用的位置有关
北魏时于石窟中有大量运用,而石刻不适合雕琢过细的花纹,所以卷草纹的线条整体较粗,花叶的造型也相对比较简单。发展到隋唐时期,由于壁画的绘画自由性更强,纹样的变化更加繁复,草叶的卷曲程度也大幅提升。
初唐 敦煌莫高窟第340窟
在宋元明清的陶瓷雕刻等工艺品上装饰的花纹受造型的限制,卷草纹造型更加规整,并且会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需求,灵活处理卷草纹的造型。例如元代由于蒙古族习惯在瓷器上装饰条状装饰带,卷草纹在瓷器上的造型不便过于丰富,只能由简单的曲线表示草叶。而明清家具则打破了卷草纹的二方连续的造型特征。
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
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隋唐手工业空前发展,导致了装饰纹样的精加工和装饰风格的多样化。当时经济发达,人们的审美风格趋向于雍容华贵,工艺美术风格多富丽华美,卷草纹的造型也随之丰润圆满。而唐代的卷草纹多以牡丹为主花,这与当时唐人爱赏牡丹有直接的关系。《群芳谱》记载“唐宋时洛阳之花为天下冠,故牡丹竞名洛阳花。”当时以牡丹作为装饰花纹,也因为牡丹象征了富贵。卷草纹在唐代也因带有牡丹花头而变得具有特色。
东晋 青瓷刻莲瓣纹单柄壶
而辽宋夏金时期的战乱中,卷草纹不再有唐朝时的富贵繁复。宋朝理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审美认知的理性化,纹样的结构形式也更加规范化,卷草纹作为边饰纹样,造型也比唐朝更加规则有序。而士大夫文化兴起,纹样装饰追求意境,流行“落花流水”此类诗情画意的纹样,致使相对而言缺乏寓意内涵的卷草纹样失去了市场中的主要地位。
汉 锯齿蟠螭草叶纹镜
明朝由于世俗化,表现也更加细致。纹样也根据被装饰部位的不同有了灵活的造型上的改变。这时所见的卷草纹与南北朝时期的S形状二方连续已有很大的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