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期参军入伍来到苏北腹地,那时是一个大淮阴地区,包括今天的淮安、宿迁两个地级市的范围。我们的部队称高炮第75师,1969年新组建,作为军委战略预备队,牵引车和高射炮,都是清一色的最新装备。部队驻地分散在淮阴、淮安、宿迁、沭阳、泗阳五个县,泗阳是师部及直属队所在地。十七八岁的豆蔻年华,绿军装加红帽徽、红领章,那应该是一段最美的人生花季。后来调离了苏北进入南京,苏北去的少了,但年轻时对苏北留有的印记总不能抹灭。
7月21日上午,十二届泗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36次(扩大)学习会邀请张晓林教授为全县党员干部作《海洋安全形势与海军发展》专题讲座。
八一前泗阳县委邀请我去做国防报告,终可以故地重游,行前免不了有些微微的激动。离别4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我走入泗阳,泗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泗阳人亲手再造了一个新的泗阳。
高楼群立,街道宽阔,绿荫覆盖,车走如流。泗阳城区扩大了许多倍,延展到京杭运河边,沿运河的绿色景观带,绵延十多里。这是泗阳城最美的地带,清晨晚间,休闲散步的人流如织。泗阳远郊的成子湖,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如今也打造成旅游度假区。我是在作完国防报告后的下午来到成子湖边,冒着36度的高温,满头大汗淋漓,但兴致不减。如是阳春早秋,可来湖边赏湖光水色,看日出日落,沐清风惬意……
漫步泗阳街头,我想在高楼华灯喧嚣车流中寻找老泗阳的痕迹,但终不得见。有战友微信中提示,有我们部队的老营区还星点地淹没其中,在那里还能找到对历史的回忆。是的,但我已经没有再多的时间了,就让它深埋在记忆中吧。
泗阳忆,最忆洋河酒!在泗阳做完国防报告,主人陪同参观洋河酒生产基地。洋河酒与茅台、五粮液齐名的中国八大名酒之一,高端洋河酒的定价更是直追茅台五粮液。70年代在苏北从军,部队遇有喜庆,立功授奖,战友聚会,喝酒总是洋河,美酒飘香歌声飞!我与洋河酒的缘份更深更远,还不在于这辈子喝了多少洋河酒。当兵后提干第一次回家探亲,带的便是洋河酒!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利用我在部队修理所当修理工的方便,曾用洋河酒瓶做过一个美丽的、蓝莹莹的台灯,这个小小的台灯,伴随了我军旅生涯的许多年。我在灯下读书写作,写了很多军旅诗歌,如今已经结集出书。我在灯下读书复习,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如此走上了海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之路。参观洋河酒基地,又看到了过去的蓝瓷瓶,禁不住停下了脚步,多看几眼。
张教授拍的老酒照片
如今洋河酒已经走出泗阳,但我心目中洋河酒的根基还在泗阳。现在洋河酒业年产值过千亿,洋河酒蓝色经典系列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走遍中国。作为海军的教授,我在讲课时,也经常不知不觉的联系上经典的洋河蓝,或许,这是对洋河酒真情的倾诉。
近年来,百万泗阳人民在泗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体经济稳步增长,载体平台大幅提升,产业集聚活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得到增加......真心希望泗阳全县人民大力弘扬认真顶真当真的“三真”精神,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精气神,实干担当,聚力冲刺,奋力开创“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相信每一位来过泗阳的人心中,都有一幅关于泗阳的风情画卷,其间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是永远属于自己心中最珍藏的记忆。泗阳潺潺流动的运河水、郁郁葱葱的杨树林、参差林立的高楼大厦、淳朴整洁的大街小巷......再次扑进我的脑海中,带着留恋和期待我离开了她。
2019.7.22 泗阳返南京途中
张晓林,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权、海军战略理论教学研究。出版有《现代战争启示录》《决战大洋》《海军战略》等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觉得“好看”就点亮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