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山东》开播,本期节目聚焦工业信息化领域,接受问政的省直单位是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节目中反映了以下这些问题:
民营企业上门讨债,
政府工作人员:“二三百万还算钱?”
工信厅长有话说
在6月20日晚进行的《问政山东》节目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因为被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款项,企业正常运转受到较大影响。对此,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汲斌昌表示,省工信厅已牵头民营企业清欠工作,对于省属国有企业,没有异议的欠款必须今年6月底还清;对于政府部门和其他国有企业到今年底能清则清,能还则还。
在节目播出的短片中,山东正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与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承建当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园、工业厂房项目,于2015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按照合同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后24个月,甲方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应付清工程审定总造价款项。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依据合同,2017年8月份应全部付清款项。
但截至目前,高唐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资金困难为由仍拖欠尾款924万,每年付3次工程款,每次100多万,连欠款的利息都不够。高唐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肯定是没钱,有钱不就给你们了吗?“这事也很同情,但是没办法。”因为工程款长期被拖欠,该公司现在进退两难,工人上门催要工资,供应商也对其进行起诉,公司已无法正常运转。
在曲阜,山东金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讨要工程款之路更加遥遥无期。2014年到2016年间,该公司分别与曲阜市姚村镇政府和石门山镇政府签订了多份绿化施工合同,承担这两个乡镇的一些道路绿化工作。
按照合同约定,姚村镇政府应该于2015年7月份结清剩余工程款,但至今还欠210多万。石门山镇也因为资金紧张,每年都给很微不足道的一点资金,仅能够支付部分人工工资,现在还欠260万。山东金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规模不大,注册资本总共才300万,两个镇政府欠款则高达400多万,这家公司已难以维持下去。
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人工材料款发不下来,催债要钱的人都堵在门上。面对讨要拖欠已久的工程款的公司人员,石门山镇政府工作人员仅给出10万。姚村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还有比这更多的,兖州的欠1700多万,欠陈某1300多万,“他这个二三百万还算钱啊?”此外,苍南洪基爆破有限公司、山东省环能设计院则遭遇了被国有企业欠款的问题,企业正常运转都受到较大影响。
面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款项问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汲斌昌表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国有企业也好,政府部门也好,不还这个钱,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清欠工作确实是我们部门的工作职责,目前省里已由省工信厅牵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清欠工作。对于省属国有企业,没有异议的欠款必须今年6月底还清;对于政府部门和其他国有企业到今年底能清则清,能还则还。对确有涉及诉讼,因为合同约定或协议约定不清楚的,要说明情况,拿出还款的计划。
化工园区20多个应搬迁村3年只搬5个?
工信厅长:2020年6月搬不完将辞职
针对位于枣庄滕州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20多个应搬迁村庄3年仅搬迁5个村庄等问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 组书记、厅长汲斌昌在《问政山东》节目现场表示,按照规定,到期不能完成搬迁将取消园区资格。另外,如果当地在2020年6月30日不能如期完成搬迁,他将辞职。
2017年10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到,园区内企业生产、储存装置与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等敏感点的距离要符合安全、卫生 防护等有关要求,认定的化工园区内的村庄、学校等要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搬迁完毕。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是山东省公布的第一批化工园区,总规划面积达27.7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有13.02平方公里,包含滕州市木石镇和官桥镇里的多个村庄,官桥镇的北韩 村就在园区范围之内,与村庄一路之隔建有一座大型的化工厂。
“从墙到工厂约100米,一刮西北风这味道没法闻。”官桥镇北韩村村民表示,本来听说有搬迁计划,前年就量完房子了,至今没搬,也没动静。在北韩村,大部分村民仍然种 着庄稼。
村民们告诉记者,两三年前,他们就听说了要搬迁,并且在一年半前,还有镇上的工作人员来入户调查,本以为很快就能住上新房子,但没想到当时测量时在墙上留下的红色 记号都非常模糊了,他们也还是没等来搬迁的消息。
滕州市官桥镇政府工作人员称,当时年前村里测量了房子,地也征完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搁置了。
在同属于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木石镇谷山村,记者也没有发现任何搬迁的迹象,反倒是村民正在对自家的老屋进行翻修。“他们说是搬迁,不知道啥时候搬。”滕州市木石 镇谷山村村民表示,“啥都没定,什么都没说,村民都在等着(搬)。”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透露,工业区内村庄搬迁,他们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计划,但是要想在承诺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却是困难重重。对于2020年6月日要求搬迁完毕的要求,工作人员还透露,以前是以前计划的,一年来说肯定完不成了。
同样需要搬迁的,还有齐鲁化学工业区内的金岭南村和业旺东村。
“没有搬迁计划,光有搬迁口号,大体情况还有其他的(搬迁计划)。”淄博市临淄区金岭镇金岭南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开会和村民们都说,十年八年的不好办了。
“没有通知,没有书面的,也没有正式通知。”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业旺东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枣庄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当地搬迁5个村前后历时3年多,全部搬迁和安置,目前还有20多个村还没搬。因为滕州人口密度大,村庄多,搬迁难度大。他表示,该局已经 多次跟滕州政府沟通,滕州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目前因为资金原因和其他问题,正在积极筹措资金。
“滕州木石园区是一个老化工园区,有的工厂1963年就在这建厂,人口密集,马上搬迁出去难度大。”他表示,该地历史上就有很多化工厂,很多是大化工企业,因为后来(园 区)规划面积比较大,所以牵扯村庄多,搬迁难度大。
“搬迁一个村的资金大约是2个亿,所以当地政府压力也比较大,我们会想办法。”该负责人表示。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汲斌昌表示,省里定的化工园区的村庄搬迁大部分搬迁成功了,2017年6月份开始,省委省政府决定搞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5年行动计划,对199个园区按照两个办法进行认定管理,到目前认定了85个。
他表示,山东省有政策,对于化工园区的设立,首先对密集人口区,医院、学校、居民集中区等搬迁问题,作为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的标准之一,12个否决项之一,如果到期完 不成,一票否决。正是考虑到历史性、复杂性、周期长,把时间给到了2020年6月,大部分该搬的村庄都搬了。如果到期完不成,上报省政府,取消园区资格。
取消资格后的企业咋处理?汲斌昌厅长表示,取消资格之后,化工企业分三种情况,一个是化工园区,一个是专业化工园区,还有一个叫重点监控点。符合哪种情况,按照哪 个情况来,如果还有问题,那就不是村庄搬迁了,那就企业搬迁。
对此问题的回答,《问政山东》现场17位问政代表,其中11人举牌表示不满意。其中一名问政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国家设立化工园区,主要为了 集中解决污染问题,不是污染的搬运,而是优化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没有?还有一个问题,集中管理安全问题,这么多村民在周围,安全问题怎么谈得上?第三个问题,在问 政山东现场,厅长说到期限搬迁不了就取消园区资格,全省人民都将看着(关注)。
对此,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汲斌昌厅长表示,如果到期2020年6月,当地仍不能如期(搬迁)完成,他将辞职。汲斌昌的回答,赢得了问政现场阵阵掌声。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有企业花了几十万还是没贷到钱
工信厅长:有普遍性,建议尝试多种渠道
山东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为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问题,山东省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6月20日晚的《问政山东》节目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在这方面的获得感并不强,经营中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作为专业从事软件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济南海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近就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属于轻资产运营,缺少抵押物。从2018年开始,山东省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公司也燃起希望,向地方银行、商业银行、国有银行都提交过资料,但到现在也没有结果。某银行工作人员回复说,该公司资料处于审核阶段,还得看审核情况,能不能批,没法保证。
山东小果町商贸有限公司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遭到拒绝,只能从互联网融资平台申请贷款。公司创始人表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要交评估费、律师评估报告费等,这个费、那个费,前前后后几十万,结果融资没融到,钱却花了不少。
潍坊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有很多初创型小微企业,但普遍缺乏创业资金。有企业反映,虽然小额贴息有政策,但是很难贷出来。有入驻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没有申请相关优惠融资政策,与银行要求太繁琐有很大关系,如贷款时对公司交社保人员数量、公司人员学历有要求。服务中心众创空间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入驻中心的小微企业里符合条件的不多。
记者走访潍坊几家可以申请小额贴息贷款的银行咨询,发现在申请贷款时,银行普遍对担保做出严格要求。例如,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贷款时须提供相应的担保,一般是提供房产抵押,或者找担保人,担保人一般要求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上班的。另一家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需要有房产抵押和担保人。潍坊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信局窗口工作人员则直言,其部门是管理单位,没有相关融资政策,企业能否融到资、贷到款主要是看银行测评。
针对上述问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汲斌昌表示,工信厅是中小企业的“娘家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带有普遍性。由于轻资产运营,不少科技型初创企业没有可用来融资的抵押物。近两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不少政策,省直相关部门根据自己职责也出台不少政策,建议这类企业尝试一些渠道,如税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联合推出的银税互动融资服务平台;有政府采购合同的企业可以申请政采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可申请科创贷;对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省财政有贷款贴息,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中间过程中的评估、作价等程序费用有不超过5万元补助;对第一次贷款的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了首贷培植行动,提供帮助和辅导;对有贷款的民营企业,则建立了有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
3年后滨州钢铁企业产能要退出70%以上!
大限将至,邹平钢铁企业为何“按兵不动”?
20日,在《问政山东》栏目现场,对于邹平钢铁企业尚未进行升级转型,且迟迟不肯搬迁等问题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汲斌昌给予回应:现在正在制定有关产能转移的相关政策及意见,将要提报省政府决策,会加快落实。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山东分散在12个市的钢铁企业和产能将要进行大调整大优化大布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滨州邹平聚集了多家钢铁生产企业,如山东广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传洋集团有限公司、西王特钢有限公司等。其中山东广富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年产生铁300万吨粗钢300万吨的生产能力山东传洋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年产钢铁产量360万吨生产能力,西王特钢有限公司、电葫芦及转炉总设计、炼钢年产能约为330万吨。
山东省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22年,济南淄博聊城、滨州等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产能退出70%以上,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大限将至,为何邹平的钢铁企业还都“按兵不动”呢?
对于相关的钢铁产能布局调整,滨州当地钢铁企业都搬迁都有抵触。山东广富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说“我们不会搬,不用管面临什么问题,我们确定不搬”。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钢铁企业在筹备产能调整、企业搬迁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比如资金问题,人员如何妥善安置等问题。有企业表示:“我们这边已经投资了几十个亿,这些东西怎么来处理,搬迁后80%的都要重新掏钱筹建。”这几家钢铁企业也表示,在资金欠缺的同时,人员如何妥善安置也让他们十分头疼。
“不着急是假的,压力非常大。”汲斌昌在栏目中说,现在正在制定有关产能转移的相关政策,最近可能要提报省政府决策,按照现在的情况看的话,可能2022年转移70%都太迟了。山东省的重化工业,这些年来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在2017年的数据中,七大高耗能产业消耗了山东工业企业消耗的煤炭总量的41.45%亿吨标准煤,而七大高耗能产业创造的营业收入利润、利税,最高的一个指标是12.9%。投入产出率比较低。同时由于高耗能导致的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甚至土地指标都顶到了天花板。也就是现在新旧动能转换面对的很突出的问题,老鸟飞不走,新鸟飞不进来。(文|李金珊 楚洋洋 陈洋洋)
内容来源:问政山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