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鼠小弟的晚餐》
(德)安娜·玛尔/著,安缇耶·达姆/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由:孩子需要饥饿体验,就像需要安全感一样!
奖项:德国绘本大奖提名奖得主安缇耶·达姆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解决孩子哭闹的问题?给他吃的!这个方法虽然不是100%的有效,至少也能解决90%的问题。孩子对食物的追求是人类本能的欲望。大部分人都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你看这只鼠小弟,肚子饿的咕咕叫,看什么都像好吃的东西!
01/饿的时候,看什么都像吃的!
口欲期的婴儿,手里抓住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塞,这是本能。饥饿是一个人原始的生理体验,那么,小孩子对饥饿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呢?
像这只饿着肚子的鼠小弟一样,看到蜘蛛网,以为是长长的意大利面;看到蜗牛壳,以为是糖果,还立刻舔了一口;看到刺猬身上的刺,就扑上去想咬一口,以为那是棒棒饼干。把所有接触到的东西,都用嘴来“试吃一遍”,这就是最初孩子学习和了解世界的方式。
有些妈妈会担心孩子“病从口入”,于是训练了一身本领,在孩子将东西放入嘴之前,就火速拿下。这种做法看似在保护孩子的健康,实际则打断了孩子探索和了解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从鼠小弟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饥饿孩子的身影,更应该看到的是孩子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方式。
整洁、干净、有序是大人眼里的世界,在小孩那里一切都是未知,弄乱和搞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他们正怀着好奇心在探索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干涉和强迫。
02/为什么现在的小孩,总是不好好吃饭?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妈妈们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到饭点,家里人就轮番上阵,各种哄骗,威逼利诱手段全部用上,孩子也吃不下一碗饭。为什么吃个饭这么难呢?
我认为吃东西一定是因为饿才吃,而不是为了不饿着才吃。这里面的区别,就好比婚姻,是因为爱对方,才在一起,而不是担心没人爱,才在一起。
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食物本身粗糙难以下咽的可能,相信每个父母给孩子的食物都是精心准备的,那么,就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过度喂养造成了孩子缺乏饥饿体验是主要原因。
什么是过度喂养?
第一种情况:婴儿期,孩子不会说话,只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而父母一听到孩子哭,就以为是饿了,给奶吃,以致于喂养的量大于宝宝身体所需,出现吐奶、胀气等问题。
第二种情况:幼儿期,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但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饿着,常常在孩子还没那么饿的时候,就忙着喂食,导致孩子出现积食,甚至厌食等问题。
以上两种情况使得孩子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不是自然的身体反应,饥饿-进食,而是机械进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发现孩子在吃饭这件事上,缺乏主动性。
03/孩子需要饥饿体验,就像需要安全感一样
为什么孩子需要饥饿体验呢? 饥饿感就像安全感一样,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身体的影响:
保持适度饥饿感可以强化机体免疫力。免疫力的强弱取决于身体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战斗力。过度喂养造成营养过剩,虽然免疫细胞在数量上有优势,但是长期营养充沛的环境,会让这些细胞变得懒惰,缺乏战斗力;反之,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可以刺激免疫细胞,让它们充满活力,在面对细菌和病毒时,拥有强悍的战斗力。
另外,人在饥饿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叶酸分子和肾上腺素,这些分泌物可以保持大脑的清醒状态。如果吃得太饱,大量的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中,则容易产生疲惫和困乏的感觉。
对心理的影响:
1.食物因为饥饿更显美味
《牡丹亭》里有句台词,“直到饥时闻饭过,龙涎不及粪渣香”,听上有些去粗俗,但是细想确实有道理。饥饿是因为身体有对食物的需求,同时,饥饿也唤醒了身体敏锐的知觉,让大脑主动去探索发现食物,并且努力将发现的信息与食物相关联,也就是为什么故事里鼠小弟饿的时候,看什么都像好吃的食物。
2.留有空间,防止厌弃心理
比过量进食,更可怕的是厌食。有欲望进食,至少代表着充满生命的活力,而厌食的状态是生命力下降的体现,非常危险。从生理上来讲,饥饿是一种胃部排空的状态;从心理上来讲,可以是理解为大脑留有空间的状态,“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留有空间才不容易产生厌弃的心理。
3.体验美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
本质上说幸福感是一种敏锐的觉察力,善于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建立积极联系,代表着一个人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幸福感越强,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是一个幸福的人,而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不只是让他能够吃饱吃好,不感到饥饿,更重要的是能体验到食物带给人的幸福感。适当的增强饥饿体验,让孩子体验到匮乏的感受,有助于更好地享受食物带给人的满足和安慰。
04/这本书值得推荐,还有一个亮点
拼贴画。这本书用了树叶、照片、毛线、撕纸等不同的彩纸,拼贴出来的画面色彩斑斓,符合幼儿自由自在的心理特点。
这个本书营造了一个微型的森林世界,孩子在阅读时跟着鼠小弟去认识了森林里,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蜘蛛、蜗牛、刺猬,最后,还发现了一个他们之间相同的地方:饿的时候,看什么都像吃的!孩子读到这里也会满心欢喜的发现,原来这些小动物和自己一样啊,饿的时候,看什么都像吃的!
这本书不仅可以拿来阅读,还可以用来学习做手工。和孩子一起动手,用身边可以找到的纸张、纽扣、彩线、彩笔等,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本文为星星君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星星君:解读经典图画书系列,每本经典图画书都是一个宝藏,值得不断发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