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瞳视力提升养护整理编辑)视力表是检查视力中最常见的,但大家在说视力的时候,有时候说5.0,5.2有时候说1.0,1.2,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到底哪一种是标准的写法?
了解“视力表”
(缪天荣教授-“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发明人)
1959年,我国的缪天荣教授设计了对数视力表。1990年《标准对数视力表》被制定为国家标准(GB11533-89),并在全国实施。这也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视力表。当你检查视力时所看到的视力表,采用的就是缪天荣先生设计的“对数视力表”。
(国内使用最普遍的就是“对数视力表”)
而我们常说的“4.0-5.3”就是“五分记录法”。“对数视力表”与“五分记录法”以符合人眼生理的规律来排列视标大小和位置、以视角的对数值来记录视力,既具备了视力检查的科学性,也使检查结果的记录和统计更为方便实用。
国际通用的是小数视力,即0.1-2.0的表达方法。但随着我国“对数视力表”的普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也均采用视角的对数来设计视力表,实质上与我国现行的《标准对数视力表》国家标准一致。
1.0和5.0如何算换?
“0.1-2.0”的计数表在市面上被称作“国际视力表 ”或者“旧视力表”;“4.0-5.3”的计数表在市面上被称“中国视力表”或者“新视力表”。具体换算如下:
灯箱变亮了,视标增加了
从2012年5月份开始,当你再去医院或是体检中心检查视力时会发现,原来的视力表似乎发生了变化,不仅灯箱变亮了,看得清楚了,视力表的第一行也多出了一个E ,即由单视标增加为两个视标(两个E )。
(一个E的旧版本视力表灯箱)
(两个E的新版本视力表灯箱)
这就是新版的对数视力表国家标准,从2012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今后医院的视力表都会渐渐换成这新版本。它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近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筛查,属于强制性标准 。
新版视力表在保留原来版本的视角、视标形状、标准距离、视标增率和视力记的基础上,尺寸上基本没变,明显的的改变就是第一行(5分记录为4.0)由原来的单个视标增加为两个视标,这样不仅使低视力测定有所改善,也减少了首行视标被猜对的几率。
灯箱提高了亮度标准,即将不低于200坎德拉/每平方米,这样可避免检查者因光线看不清视力表,而影响到测试结果。
标准视力表根据测量距离和测量功能分为近视力表和远视力表,近视力表测量距离为25厘米,测的是近视力;远视力表测量距离为5米,测的是远视力,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是远视力表。
此次修订的远近视力表都增加了视标数量,并改善了视标排列的均匀性,增强了视力测试的精确度和便捷性。(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