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罗咩咩
三国演义里,猛将的作用自然很大,但若烧了谋士运筹帷幄,怎能一统天下成就大业。从群雄割据,到天下三分。
郭嘉、诸葛等谋士大放异彩,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了主公的采纳,才会有那官渡、赤壁两大精彩的大规模战役,并且让主公扩大领地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声明大造,也被世人所知。而就有那么几位运气不好,并不是无谋,而是不被采纳,最后成王败寇成了别人的踏脚石罢了。
李儒,字文忧,单从演义来看,算是第一位登场的智囊,作为董卓军的首席谋士,董卓军的发展走向离不开他的规划。
首先,进京勤王就出自他的手笔,给了董卓一个机会保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又劝降吕布,要知道,并州军也随之加入,可说令董卓军如虎添翼。
之后因形式不对,壮士断腕,撤军长安,这份果决也说明了他的大局观,以及战略上的才能。
以徐荣、吕布放曹操过,两相夹击大败追兵展现了对战局的把控,以及统帅能力。
只可惜,看穿连环计,劝谏董卓放弃貂蝉却不被采纳,毕竟此时董胖子以及色令智昏,在董卓灭亡时,李儒抱病在家却无法逃过一劫,只能为其陪葬,真是呜呼哀哉。
田丰,字元浩,刚强的性格,好比魏征,总能一针见血,可惜袁少不是李世民,所以最后落得被主所杀得下场。
他曾经劝谏袁绍奉迎天子,却不被接受,只能让袁军对决曹操时失去了政治地位。
官渡之战前夕,因派刘岱、王忠却久攻刘备不下,曹操只得留空许昌御驾亲征,他听闻消息,赶忙给袁绍献上釜底抽薪之计,奇袭后方,可说眼力十分毒辣,把控十分独到,袁绍却以孩子生病为由拒绝了,真是可笑,错失良机。
而后又献上据城而守,以兵袭扰,让曹操疲于应付,并且发展生息的战斗方针,可以说这是阳谋,并且无懈可击。
唯一次被接纳,也成功的击败了公孙瓒,为袁绍打破了河北最后一个屏障。
只可惜良才不被用,最后成了失败的发泄品,死于自己的主公之手,可说凉了多少人之心。
沮授,同属袁绍阵营,虽被抓,却仍然定计走脱回归,却不曾想等待他的尽然是主公的屠刀。
先是为袁绍规划了河北的战略方针,先讨伐黄巾,再攻张扬,最后灭亡公孙瓒,统一了整个河北。
又劝袁绍打消三子各占一州之地,否则必有后患,在颜良攻打刘延之时也提出,其骁勇却无法独挡一面,两次劝谏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把握之准。
之后提出步步为营的战略说明了他的大局观。
只可惜都不被采纳,最后被抓,定计回归,却被袁绍所杀,同是死于主公之手,袁绍该被灭亡啊。
此三人,在小编眼里都是顶级谋士,却明珠暗投,最后只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是否还有心中被埋没的谋士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