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英文名为china,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瓷器已经向邻国传播,并逐渐成为了与China(中国)密不可分的双关语。作为瓷器故乡的中国不断地向国外输出高端瓷器,但如今我们可以发现,世界顶级的奢侈瓷器牌子都是来自欧洲。
五良大甫的历史由来
在明末崇祯年间,朝廷摇摇欲坠。因国库匮乏,导致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水平大为退步。但是这时,在景德镇民窑中,一批对日本外销的瓷器却出现了一批署名“五良大甫吴祥瑞造”的青花瓷器,这批瓷器制作极其精良,相比之官窑精品也毫不逊色。当时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青花瓷被分作“祥瑞”、“染付”、“吴须”三等,祥瑞是其中的上品,而这批瓷器当时也被称为“祥瑞”,可见其精良程度。
五良大甫,其实指的就是日本陶艺家伊滕工郎大夫-伊滕五良大辅。明朝正德年间(1510~1511),他随日本的僧人了庵、桂悟等来到中国景德镇学习制瓷技术 。他在中国学艺五年(亦有史料记载为三年),在此期间他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师傅、工匠们请教、取经。在师傅们的传授和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学会了全套的制瓷技术,并在中国景德镇亲手制作了上万件瓷品,于正德十年(1515年)回国(亦有说正德八年,即1513年)。同时带回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土和釉料,在日本肥前的伊万里开窑,把中国的青花制瓷技术带到了日本,开始了日本青花瓷器的制作年代。为日本民族制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日本人民尊称为“瓷圣”。
明正德初年,日本遣使了庵、桂梧等起程来中国景德镇。日本伊势松板人日本陶艺家伊藤五郎大夫(伊藤五良辅)随来(1511年),到中国后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的名字——“吴祥瑞”,大概是取其吉祥和瑞气之意。五良大甫在景德镇整整五年,学到了先进的制瓷技术,两年后回国,称“伊藤五郎大夫祥瑞”,以示对中国的怀念,他在日本肥前的伊万里开窑,称伊万里窑,是日本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瓷窑之一。他重点学习制造“素肌玉骨”的青花瓷,其青花笔画纯熟,从构图布局、画线、分色整个过程往往一气呵成。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都是唯取其神态,于熟练中自求变化,形成青花瓷十分明显的特征,伊万里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大多供日本天皇和皇室贵族使用,因为当时烧制青花瓷器的青料非常昂贵。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无法享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