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水岸边的天帝山上,长满了粗壮的棕树和楠木,高大挺秀,茫茫苍苍,在林木掩映中用巨石彻起的石墙卧龙般绵延数里首尾相结,一间间排列有序、干静明亮的茅草屋林茨栉比,陈列其间,正中央驻立着两排直上云天、几人合围的伟岸楠木,在伞盖般的树冠遮蔽下,众星捧月般的座落着一座两进的院落,在第一进院落宽敞雅致的正厅内,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端坐在正中间的石椅上,头上的双角露出威震天下的霸气,古铜色的脸庞,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此人正眉头紧锁,在他的身旁坐着一位身穿素白色锦衣、姿容秀丽的女子,虽然眉目间也拢着一丝云雾般的忧愁,却依然透着清新淡雅,超凡出尘的仙子气质,在他们的对面分别列坐着五位衣衫整齐的智者,他们分别是农耕官骊连、春官羲仲、夏官羲叔、秋官和仲和冬官和叔,坐在中间的正是炎帝和听沃,大殿里的空气有些凝重,大家心事重重,默不做声,安静的几乎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母妃、父君,我回来了!”一声银铃般的清脆呼喊打破了大殿里的沉寂,听沃的黛眉一挑,冲着炎帝欣然一笑,“是桑儿回来了?!”听沃一边说着一边立即起身迎了出去,“母妃!”女桑冲进了大门,梨花带雨的扑进了听沃的怀里。“你还知道回来啊!?”听沃疼爱的抚摸着女桑的头嗔怪道。此时赤松子也走进大门,躬身向听沃施礼:“帝妃”,听沃含首一笑,“雨师免礼,一路辛苦!”说完,向着大殿里望了一眼,示意赤松子赶紧进去。赤松子会意,回身疾步走进了大殿。
殿内的炎帝和众人听到女桑的喊声,已知赤松子也回来了,脸上都浮起一丝希望的之色,炎帝起身带领大家迎往殿门口,,赤松子拱手施礼拜见炎帝,炎帝上前一把抓住赤松子的手,如释重负之情溢于言表,:“雨师啊,你可回来了!”“帝君,这么急召我回来到底发生了何事?”赤松子问道。“唉!”炎帝叹了口气,古铜色的脸上悲天悯人的神色更浓,“雨师有所不知,今年的天气异常,干旱无雨,现如今正是禾苗成长之时,大片的土地干涸,从我天帝山向东更是旱灾严重,导致各部族困苦不堪,人心不稳,岂知祸不单行,天帝天母派往不周山守护齐天柱的视默氏族又发生了内乱,急召你回来一来是解决降雨,二来是商议视默内乱之事!”
赤松子点了点头应道:“我经过翠山之时也发现山下大片田地干旱,禾苗多因缺雨而枯萎,只是没想到旱灾竟严重到如此地步,莫非视默内乱也与干旱有关?”
炎帝微一沉吟,应道:“那倒不一定!天帝山向西的灾情相对轻些,向东绵延数千里的旱情则愈发严重,雨师啊,多想无益,我已和众人商议,等你回来我们立刻起程赶往不周山一探究竟。”
赤松子应道:“唯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如此大面积的干旱,我们只能上不周山向天帝祈福,用大风雨表观测八方,用八索测定方向,才能行云布雨缓解旱灾,顺便解决视默内乱之事。”众人也都点头称是。
讲到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不周山,不周山在西北海之外最荒远的角落,天帝伏羲当年在不周山建齐天柱,名曰大风雨表,大风雨表巍峨耸立、与天地齐,立于中央,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和八节,并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的斗柄——“梗河”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大风雨表上系有八条索链,环绕大风雨表如盘龙般分别伸向四周八方,伏羲以此确定地维、为历法天象,并定下周天历度为360度,以每月为36日,每年为10个月,满360日为一整年,并设置灵台,以为祭祀天地之中心,天地之间历法天象皆于此显现,最后天帝伏羲还派下两名黄色神兽驻立山口,守护天地风雨表,并命视默氏主天地灾恶,永远驻守不周山。
炎帝众人商量停当,不敢耽搁,第二日,便命农耕官骊连和冬官和叔留守部族,炎帝则与听沃率赤松子、女桑、春官羲仲、夏官羲叔、秋官和仲,以及挑选的精干士族五百人赶往不周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