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我们的内心冲突》
著| [美]卡伦·霍妮
小编的话
我们与身边人的关系可能已经出现了很多小裂缝,虽然对他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和气,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你有想过吗?为什么宁愿维持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状态,也不愿意为此做点什么,去改善这段关系?
![]()
我们假设一个有历史污点的人利用谎言和伪装进入了社会,并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他交了朋友、有了工作、建立了家庭。正因为他珍惜现在的生活,于是他害怕失去,这让他非常恐惧。目前体面的地位带给他的价值感使他与那段耻辱的过去疏远了。
他向慈善事业捐赠大量的款项,甚至对自己的旧同伙也慷慨解囊。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彻底抹杀掉他的过去。但是,与此同时他人格中发生的改变让他卷入到新的冲突中去,结果他凭借谎言建立的新生活反而成为他心理上的一个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神经症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患者如何努力,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只是变换了形态而已。某些方面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却又得到增强。然而,由于这一过程中固有的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冲突便更为严重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患者的每一种新的防御手段的形成都会进一步损害他与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而我们知道,冲突就是由这些关系引发的。
而且,随着表面上的幻象,比如爱情的甜蜜、事业的成功、跟过去一刀两断或崭新的自我形象,在患者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患者就越是害怕失去,他害怕已经拥有的生活不复存在,害怕自己珍惜的东西不翼而飞。随着他和真实自我的日益疏离,他越来越难以认识真实的自己,因此他难以摆脱困境。长此以往,停滞代替了正常发展的可能。
患者的保护性手段虽然表面上坚不可摧,但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其本身还会引发出新的恐惧。其中有一种恐惧就是害怕内心的平衡被打破。
通常,这种恐惧存在的方式较为隐蔽,它的表现形式也模糊不清。日常生活中任何变化都可能刺激它的出现。拥有这种恐惧的人在面对一次旅行、搬家、换工作、雇个新佣人之类的任何一点小变化,都会感到非常的焦虑。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尽量避开这些变化。患者不愿意接受心理分析也是担心这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当他们已经找到一种让生活稳定的方式时,他们就更不愿意了。
当他们考虑是否要进行心理分析时,他们会关心一些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的问题:心理分析会不会破坏他们的婚姻?会不会对工作产生暂时的影响?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心情?会不会动摇他们的宗教信仰?我们应该明白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患者无助的状态。他认为不值得为任何事情冒险。但他的这些担心后面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焦虑:他必须肯定心理分析不会打破他的平衡。
分析师能不能向患者保证不会打破他的平衡呢?答案是否定,他不能这么做。任何一种精神分析都会引发患者暂时的不安。分析师需要对这些问题刨根问底,向患者解释清楚他真正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告诉他们虽然精神分析会暂时打破他的平衡,但是为了帮助他建立一个更为坚固的心理平衡机制。
![]()
「好消息」
和真心理·“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连续培训项目初级组第四季将于2019年3月开班。培训小组每周上课2小时,持续一年,理论与督导相结合。课程将主要介绍克莱因客体关系取向的基本概念,理论进展以及工作方式。指导学员用客体关系视角解读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临床时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和真心理微信(gzhezhen)了解详情。
![]()
近期活动推荐
“觉知&表达俱乐部”工作坊
由和真心理心理咨询师
周琼老师带领
12次一期,每期12人(满员开班)
专注同一个话题:
情绪
训练同一个功能:
对情绪的感知力&转化力
经由情绪
认识生命内在的秩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活动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