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真想知道天鹅肉到底是啥味?
我不是癞蛤蟆所以不吃天鹅肉
但是,吃串美味可口的天鹅蛋到也是不错滴!
闲来无事,今天上午印象妹儿去洛带古镇寻美食,哈哈,这盘我活捉了一枚超级好吃的天鹅蛋
吃天鹅蛋之前,先把它的故事讲给你听……
洛带的天鹅蛋,在其他地方叫做糖油果子,因形似而得名,是一种油炸零食。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成都就有糖油果子了,当时人民称其为焦(dui)
是一种油炸大圆饼,唐朝时就已出现,到北宋成了元宵节专属食品。北宋《清异录》中称之为“上元油”,《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时元宵节的食品,也有它,“市人卖玉梅、夜蛾、峰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唯焦以竹架子出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喂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
乍听让人心惊的天鹅蛋,当热和保护动物无关。串成串来卖的天鹅蛋,其实就是油炸的糯米团子,看起来和成都的油炸面食“糖油果子”差不多,不同的是天鹅蛋里面有夹心。
老街上的天鹅蛋摊子比比皆是,“李天鹅蛋”一家专营天鹅蛋,在这里停留,门口大铁锅的热油里正翻滚着一锅黄灿灿圆滚滚的天鹅蛋,渐渐地天鹅蛋浮到上面,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深,要出锅时已是闪烁的酱红色,因为油中加了红糖的原因。炸好的天鹅蛋递到我手上之前又在芝麻里滚了一圈,吃起来外脆内软,硬的外皮嚼碎,碎渣和软心混成一团,多嚼一会儿,只觉嘴里香甜糯软一团。
顺便我还请炸天鹅蛋的主人说几句客家话听听,洛带的客家人平时跟游客说四川话或者普通话,和家人则是说客家话。他们管穿衣服叫“着衫”,管下雨叫“落水”,和广东梅县的客家话相同。 更复杂的客家话我已听不懂,腔调似乎是带着川韵的。
据主人李凤英介绍,在几百年前,有一群美丽的白天鹅飞到了洛带李家大宅息居,在纯朴的洛带客家人心里,白天鹅和天鹅蛋是吉祥、幸福、安康的象征。时光变迁,李氏祖先为了把这种幸福吉祥的象征代代相传,就用客家特有的糯米、芝麻、红糖和李氏祖先秘制的天鹅卵内馅油炸而成流传至今的“外脆心软、裹有内馅、香甜可口、老少皆宜”的李记天鹅蛋。
好饿,走印象妹儿带你去洛带古镇
吃一串冒着热气的天鹅蛋
资料来源:简书
采编:林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