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中药材三七生态适宜分布区域与适宜种植区域
三七的生态适宜区划分是根据三七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吻合程度,以及各生态区三七产量、质量的表现和在各种植区内三七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吻合程度表现综合分析确定的。崔秀明等根据多年的研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三七的种植区域进行了划分。
(一)最适宜区
该区内海拔为1400~1800m,年均温15/~17℃,最冷月均温8-10℃,最热月均温20~ 22℃,≥ 10℃年积温4500~5500℃,年降水量1000~1300mm,无霜期300天以上。其土壤类型包括碳酸盐类岩红壤、泥质岩类黄色赤红壤、基性结晶类玄武岩红壤、泥质岩类黄红壤等土壤类型,此类土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此类型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条件适宜三七的生长发育,在科学管理条件下易获取高产,是基地选择的重要经济栽培区。
(二)适宜区
海拔为1000~1400m和1800- 2200m,年均温16~18℃和14~16℃,最冷月均温10~12T和6-8℃,最热月均温22- 23℃和17- 20℃,≥ 10℃年积温5000~5900℃和4200~ 4800℃,年降水量900~1300mm,无霜期300天以上和280~300天。海拔1800- 2000m地区,在春季不时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影响三七幼苗生长,在7-8月不出现低温影响三七的开花受精,在春季及时采取防冻措施,此区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生长。
(三)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海拔1000m以下和2200m以上的地区,最冷月均温≥ 12℃和≥6~12℃,最热月均温>23℃和<17℃,≥ 10℃年积温在6000℃和4100℃以下,年降水量1300mm以上,无霜期280天以下。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主要属于低热河谷地区和凹地,地表水蒸发快,旱季需经常浇水,成本较大,海拔2200m以上属温凉地区,易受“倒春寒和8月低溫”的影响。只能作零星种植,且产量不稳定。
请关注明天讲
我国大宗中药材三七种子繁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