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最后一太监出宫时说“晚上侍奉贵妃时必须藏苍耳”,此话何意

0
分享至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从皇宫走出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晚上侍奉贵妃时必须藏苍耳。”

苍耳大家都认识,呈球形,表面带刺,很坚硬。

那么,孙耀庭带苍耳做什么呢?

(影视中的清朝太监)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太监。

一提到太监,人们就会想到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因朱由校醉心于木匠活,把朝政悉数交予他。魏忠贤得以把持朝政,独断专行。

他自称“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党羽众多,以致朝野“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贤虽为太监,但妻妾成群,侍女众多,过着如皇帝般骄奢淫逸的生活。魏忠贤可以说是所有太监人心目中的偶像。

但并非所有太监都能成为魏忠贤,这个群体其实是非常凄惨的。

凡是被送入宫中的人,一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别说上学读书了。实在是走投无路,才进宫当太监。不求一定飞黄腾达,至少吃穿不愁,衣食无忧。说不定祖坟上冒个青烟,混个一官半职,既能光宗耀祖,还顺便洗刷了太监之辱。

(魏忠贤剧照)

太监入宫前都要接受“腐刑”,成为不是男人的男人,这个惨无人道的刑法虽然可以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避免太监淫乱后宫,但也给受刑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稍有不慎,还可能丢掉性命。

太监进宫后,主要工作就是从事男服务员,陪侍、跑腿、搬东西、传达旨意等。总之,就是管好皇宫里男女老少的吃喝拉撒睡等事情。

孙耀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出生时,全家6口人,只有不到一亩土地。父母靠帮人打短工勉强度日。后来,父母也失去了唯一的工作,全家人沦为乞丐。

孙耀庭的父母想把他变成太监,送入宫中。可这时候,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清朝灭亡。孙耀庭父母的梦破灭。

不过,虽然清朝灭亡,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并没有离开紫禁城。而且,他还继续到民间去选太监。于是,1916年,孙耀庭15岁的时候,终于被他父母变为太监,送入宫中。

(孙耀庭照片)

由于孙耀庭进宫前上过几年学,加上本身机灵,做事手脚麻利,深得端妃喜欢。孙耀庭在一次陪同端妃看戏的过程中,对戏中的情节略知一二,这让端妃很是惊奇。因此,端妃就让他参加了宫里的戏班。

不久后,孙耀庭花了几十块大洋,买通了戏班主,离开戏班进入司房,负责奴婢的调迁、衣物的管理等事项。几年后,被提拔成婉容皇后的专职太监,不久,婉容去世,孙耀庭也就结束了太监生涯。

离开紫禁城的孙耀庭,出宫以后就说了“晚上侍奉贵妃时必须藏苍耳“这句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因为太监都要轮流值夜班,以保证主子随叫随到。宫里规矩多,值夜班的太监不能坐着,只能站着。但太监也是人,在漫漫长夜里同样需要休息。

为防止自己值班的时候打瞌睡,所以太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苍耳藏在鞋垫之下,一旦瞌睡导致身体摇晃,苍耳的尖刺就会刺破鞋垫子,刺痛脚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太监的辛苦。

除了苍耳以外,太监还必备另外两样物件,那就是毛巾和护膝。

因为太监被净身后,经常会小便失禁,将毛巾塞在裤子里,可以起到类似“尿不湿”的作用。

护膝的用处大家都能理解。太监跪的次数太多,有时一跪就是半天,是为了缓解膝盖的酸痛,只好用护膝。

孙耀庭在解放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政府给他们修建了专门的住所,每月发放生活费。孙耀庭晚年生活幸福,一直活到94岁才去世。

(参考资料:《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青栀伊人
2024-05-20 22:00:50
2024-06-08 00:48:49
张红下厨
张红下厨
为家人做好每一餐。
230文章数 6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接下来几个月,比看赛事更有意思的是......

教育要闻

高考上岸之后,小镇做题家为什么迷茫?

数码要闻

我们对苹果 WWDC 2024 大会可以有哪些期待?

军事要闻

普京刚说完考虑"不对称"回应西方 俄核潜艇就将抵古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