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知道,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家,因他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教科书上说,由于帝国主义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中国国民健康受到毒害,于是清政府命令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实事真的如此吗?清政府真的是因为国民健康而去禁烟吗?
当时,鸦片最先传入王公贵族手里,并被这些贵族所喜爱。道光皇帝、太后等都是吸食鸦片的,随后,逐步扩大到一般的官僚,再后来蔓延到寻常百姓家。
1836年,道光皇帝召集大臣讨论鸦片问题。有一个叫许乃济的说了一句话。
他说:“鸦片这东西,禁是禁不住的,贪官污吏是挡不住的。不如索性放开,我们自己种,自给自足,那洋人从我们这里就赚不到钱了,洋人自己就走了。”
就在争论不休,道光皇帝犹豫不决时,林则徐上书,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林则徐说:假如吸烟者一天费一钱,一年就是三十六两,四万万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吸烟, 每年漏走的白银就不止亿两了。
也就是说,鸦片打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打破了原来对外的贸易顺差,最多的一年有千万两白银流到外国。这一点,着实点到了道光皇帝的痛点。
接着,林则徐又说了第二点:现在官兵都在吸烟,照这样下去,几十年后,还有谁能打仗啊。
军队都不行了,皇权还如何能维持呢?道光帝又是一惊,自己的统治都受到了威胁,于是下令开始禁烟。
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意思很明确,一向以禁烟著称的林则徐,此时也赞同允许内地种植、生产鸦片。他所反对的只是吸食洋烟而不喜欢土烟。其实这也是许乃济主张的一个改进版。
包括李鸿章在内的一些权臣,也是这个主张。
他指出,“既不能禁英商之不贩洋烟,即不能禁华民之不食洋烟”,而制止内地各省种烟,必将使洋烟处处贩卖,掠取厚利。因而,应“暂弛各省罂粟之禁,而加重洋药之税厘,使外洋烟土既无厚利,自不进口”,这样“不仅夺洋商利权,并可增多税项”。
由于鸦片种植的效益币种粮食要好不少,于是全国各地种植罂粟蔚然成风。
中国的罂粟产量大增,很快做到了自给自足,客观上抵制了洋烟的进口,并对洋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之进口数量逐年下降。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中指出:“当鸦片进口数量只减少15%或16%时,价值的下降却两倍于这个比例。”数量和销售价格的下降,使进口鸦片的市场越来越小,终于被国产鸦片逐渐替代了。
但是有利也有弊,甚至弊大于利。全国各地都在种植罂粟,是的产量加大,价格逐渐下降。于是鸦片以低廉的价格进入普通百姓手里。随着鸦片国产化的实现,整个中国的吸食者也迅速增加了,鸦片之害因而更加突出了。
清廷“以土抵洋”的鸦片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或者说是涸泽而渔,危害深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