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关公大意失荆州,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教人不要学关羽骄傲,从而导致失败。可是如果仔细翻阅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关羽失荆州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大意,而是当时三国战略局势下的一种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在汉水之战中将曹操击败,从而获得了蜀地的门户。而关羽则是攻打襄樊,围曹仁,斩庞德,俘于禁,一时之间威震华夏。
作为刘备的盟友,东吴的孙权一看关羽这么猛,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趁关羽正欲北进的时候,对荆州发动了偷袭,关羽首尾不能相顾,于是便在麦城败走,被东吴生擒斩杀。那么,在这种战略局势之下,关羽怎么才能不被偷袭,失去荆州呢?
第一,关羽骄士大夫这个脾气得好好改。都知道,关羽在攻打襄樊的时候,荆州后方留守的是刘备的国舅爷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都算的上是古代的那种读书人,而且还因为读书做了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士大夫。而关羽呢?平时最不待见的就是士大夫了,因为在关羽看来,这些人除了耍耍嘴皮子,就没啥其他本事了。当初诸葛亮刚被刘备请出来的时候,关羽和他三弟张飞就没给好脸色,后来因为诸葛亮本事大,才稍有改变。当时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和糜芳傅士仁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导致了当吕蒙白衣渡江,这两人不打一枪一炮就举白旗投降了。因此,关羽要想不被背后捅刀子,就得和糜芳等士大夫搞好关系,这样至少可以巩固后方的人心,不至于腹背受敌。
第二,关羽在水淹于禁七军之后就应该见好就收,而不是再继续北进。都知道曹仁被困之后,曹操派遣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率领七军前去增援,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刚好秋季汉水大涨,于禁带的一班人马被关羽一窝给端了。要知道,这七军可是曹操最后一点精锐部队。此时,曹操想着迁都,孙权也被关羽吓得够呛,于是魏吴两家一来二去,就联合到了一起,毕竟,谁都不想看着刘备这样急速的膨胀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孙吴要有大动静。可是关羽因为打了个大胜仗,急着乘胜追击。但是让关羽没想到的是,在击破于禁带领的曹魏精锐之后,徐晃用刚招来的新兵,就挡住了关羽的荆州兵。这才让东吴有机会钻了空子。不然关羽至少手上还有一支部队,无论走哪儿都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第三,关羽要想继续北进,不在麦城败走,只能靠刘封和孟达的援军。都知道当时关羽在被围困在麦城的时候,曾向当时驻守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助,可是这两个人就是不去发兵增援。为什么这两个人不发兵增援呢?很多人说是当时刘备因立嗣的事情发愁,关羽说了一句:刘禅虽愚,乃兄之亲子。从而刘封丧失了继承权,从而怀恨在心。但是要知道,刘备的亲儿子不止刘禅一个,还有两个,至于刘封,在历史上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接班。那么当时为何刘封孟达不去救呢?因为当时二人驻守上庸,一旦增援,上庸很可能被曹魏夺取,而且增援还不一定能成功。所以权衡之下,才选择不去增援。对于关羽来说,如果真的要想不败走麦城,在大破于禁七军之时就该喊这两位增援,这样关羽能够继续北进的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评论,欢迎吐槽,让我在评论区看到高逼格的你,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哦。
(图片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整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