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真实逻辑:疾病面前,每个人都需要做到这4点

0
分享至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也就隔着一场病。

《我不是药神》火了。

从昨天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谈的时候,眼中带光,眼中带泪。

一个很现实的故事,讲的是几位白血病患者,因为买不起进口的格列宁抗癌药物,只能去买从印度走私的仿制品抗癌药。

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人性挣扎,相关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伟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能看看到光影背后的黑暗与无奈。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无奈本身,就是巨大的黑暗。

电影大家自己去看,我不剧透,记得准备好纸巾。

回归话题本身,我想谈谈“疾病”这个词。

我不知道你们对“疾病”这个词有多深的理解,我想起去年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位在北京有房有车的精英中产,因为家人一场病,在ICU看到了每天耗费6万块的各类昂贵机器,被逼到卖房卖车。

他说,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才叫“疾病”。

他说,如果我病得不行了,一定不要进ICU,我宁可死去。

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适、巨大的痛苦,更意味着巨大的治疗成本,对一大家子的经济绑架。整个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病,由富裕小康直接掉进贫困,并一蹶不振。

疾病,可能改变很多人以及相关者的命运,像一场大风暴,不容分说地裹挟一切,卷进未知的轨道。

感谢《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哭的时候,也倒逼很多人去思考:如果我面临困境,我该怎么办?

希望你认真看这篇文章。

《我不是药神》电影海报

一场病压垮一个家庭

两年前,山东泰安的晴晴被检测为戈谢病,全球仅有1万患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每半个月需要打一支注射用伊米苷酶。

一支药的费用为23000块,外加十块钱注射费。

晴晴的爸爸在外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注射两针就要花掉爸爸一年多的工资,两年期间,家里没买过一件衣裳。

别人说,湖北有个中医很厉害,据说可以治戈谢病,母亲带着晴晴过去了,开了一大堆的中药,吃了20多天,花了6000多块,没有半点用处。

为此母亲偷偷哭了好久。

家里的钱根本不够用,找亲戚借,找爱心人帮助,也还是不够,母亲就将一封封手写的信寄到省里,得到的回复都是:

“目前我省还没有出台关于把戈谢病纳入医保的政策。”

一家人看不到任何希望。

(来源:齐鲁晚报)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一名知乎网友讲过自己的经历,他们全家都是央企职工,外公外婆、大舅小舅,以及他的父亲母亲,山珍海味吃不上,但日子已算滋润。

98年,他还在读小学,外公查出鼻咽癌晚期,当地无法医治,小舅请长假带着外公四处求医,辗转东北和江浙两地,最后选择了长春一家医院。

大舅申请外调项目,只为了多拿点补点,母亲则负责后勤,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医疗费用的报销,以及申请单位的各种贷款。

一次包饺子,小舅妈吃着吃着就哭了,她说,有一年多没吃过肉了,去菜市场买菜都是趁着收摊的时候,只为了多省几块钱。

一天,外婆召集家庭议会,医生说有一种进口药,一针两千块,一周三针,疗效怎么样,还不清楚,问打还是不打?

会议开到半夜,最后决定用药。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两年后,外公去世,留下三家满满的债务,他不知道还了多久,只记得到上高中的时候仍在还钱,小舅因为经济压力,一直等到他大学的时候才敢生小孩。

后来,他母亲经常对他说,如果她老了,患了重病,她不要治疗她要安乐死……

因病致贫早算不得新闻,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44%的人就是因为一场病,大概有734万人,这还只是2016年的官方数据。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说,70%贫困的就是因为疾病,一场大病能毁掉一个家庭。

据《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研究》显示,在城市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中,有8.9%需要借债才能支付,在农村,这个比例为20%。

当然,这不包括那些根本没有纳入医保体系的大病。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也就隔着一场病。哪怕是有车有房的中产,一场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让你捉襟见肘,在疾病面前,我们就是如此脆弱。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有种病

叫不想拖累子女

北京青年报的报道,温州有位老人叫戴金秀,70岁,育有二子一女,都有工作有家庭,普通而温馨。

老人很开朗,唱黄梅戏、跳交谊舞,时不时和朋友出去玩。去年4月,老人咳嗽不止,痰里带着血丝,她瞒着子女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是肺癌,晚期。

老人的世界突然就塌了一半,焦虑,晚上睡不着觉,不到一小时就醒来。

子女不知情,带着母亲去精神科,医生说有焦虑症,需要安眠药。

8月16日上午9时,老人跟女儿说,要去中山公园看戏,便一个人走了。

穿着橘红T恤,碎花小脚裤,以及黑色布鞋。到吃中饭时间,母亲没回来,女儿折回公园找,找了很久,也没发现踪影。

回到家,发现留了一封长长的“诀别书”,满满两张纸,上面写着不想拖累子女,以及她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三个儿女开始疯狂寻找,找熟人、找朋友、找警察;找监控、找媒体,整个温州都惊动了,也没发现踪影。

8月19日上午10时30分,救援队在一处废旧的拆车场附近找到了戴金秀,面部朝上,已无生命体征。

这样的新闻太多太多,

怀柔老太不愿拖累子女勒死瘫痪丈夫后自杀、

荆州患病老太不愿拖累孝顺儿女跳湖寻短见、

湖南同村数名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

安徽9旬老太跳井身亡因疾病缠绕不愿拖累儿女……

没有具体的数字可统计,到底有多少老人一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拖累子女,不能拖累家人,用一种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痛,也很现实。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更残酷的现实是

不敢病,更不敢死

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女,28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好几天空腹血糖15.9-16.7,有家族病史,父亲死于糖尿病。

老公在外创业,事业刚刚起步,上个月给孩子换了学区房,还有300多万的贷款,确诊的第三天,弟弟结婚,问能不能借10万块钱,所有的事情在一瞬间就崩溃。

原本的女强人,回到家看到孩子就偷偷哭,不敢跟老公说,也不敢和孩子说,卡里已经没有一分钱可以借给弟弟。

以前很怕死,晚上梦到死醒来都会哭,现在不怕了,希望出门就被撞死,这样还能给家人留点钱,不想拖累家人。

但想着自己死了,房贷怎么办,女儿怎么办,老公怎么办、家里的老人怎么办,越想就越崩溃。

眼泪哗哗地就往下掉。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着见阎王”几乎成了我们的现实写照,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害怕治,治不起。

在疾病面前,大部分的人都无能为力,但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被光顾的不是你,就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那样。

最开始的一场感冒,到最后把一个家庭推向奔溃的边缘。

都说病来如山倒,有时候,倒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家庭,在一个医疗体系根本不完善的国度里。

病,也等于恐惧、等于贫穷、等于奔溃。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在疾病面前

一个家庭为何会如此脆弱

一旦家庭成员生一场需要50万的大病,基本就可以摧毁一个家庭。目前,至少一半家庭的风险抵抗能力几乎为0,哪怕看上去你有车有房。

·不理想的医保体系

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告诉你,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医保上,至少几十年内,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

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在加一个小孩,二胎开放,有可能是两个小孩,这就是现在的四二一家庭结构。

尤其是八十、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都开始迈入不敢病,不敢死的中年门槛。

这样的家庭结构注定是大负担、高风险的,也注定了在养老和医保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你必须攒更多的钱,来应对突发的变故。

·零储蓄的财务状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显示,在中国,超过一半家庭的储蓄为零,零不仅意味着穷,也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无钱治病。

一位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

生活的开销都不够,更别说风险应对基金了。

·侥幸心理

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国热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显示:

男性在0-72岁期间“至少罹患1种重疾”的概率为44.32%。

女性在0-78岁期间“至少患1种重疾”的概率为46.81%”。

讳疾忌医,是我们的心理传统,对不愿发生的事情,选择不去碰触,总觉得,疾病离自己很远,侥幸心理越重,准备就越不充分,风险的冲击业就越大。

病来了,所有的道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也可能所有的努力和准备都将化作无可奈何,但不意味着只能听天由命。

我们能做的,是将伤害降到最低,不至于摔下来,连个垫子都没有:

·多认识几个医生

冯唐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作为整体还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市场,之后很久也不会。你三十五岁之后,需要多认识几个医生朋友,请对他们好一些。”

进过医院的人就知道,没熟人,一切都乱套,都不知道你下一步该怎么办。多认识几个医生,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你少花很多冤枉钱。

而且请对他们好一些。

·不要让一个家庭长时段处于负债或零储蓄的状态

有必要给每个家人买份保险,尤其是老人。

当然,更不要让一个家庭长期处于恶性负债中,有钱,就意味着抗风险的能力强,不至于慌乱。

做决定的人乱了,一家子就乱了。

如果习惯了先消费后还钱,最好学着节制,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别说是疾病,就是失业,也能让一个家庭迅速奔溃。

不想一病就穷,就不要长时间让家庭财务处于紧张状况。

·遵医嘱、及早治疗

至少目前而言,遵医嘱就是最好的选择,及早治疗,能让你少花冤枉钱,至于小区周围的保健品,没有例外,都是骗人的。

坑起钱来,比病还恐怖。

不要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的岳父那样:

一定要同时打开厨房窗子,南北对流通风,并且坚持不穿上衣,吹半小时,让一场致命的流感趁机而入。少信奇怪的养生,少吃奇怪的补品。

·定期体检

我知道劝一个年纪大的老人去体验是有多么困难,哪怕这是一项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的东西。

很多时候,打垮人类的,并不是困难,而是顽固,尤其是倔强的老人。

定期体检,能让你及时止损,不要排斥现代医学的进步,至少它让人类寿命延长了几十年。

除非是真的没钱,至少每年一次体检吧。

图片来源:外科风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什么是你谈了瘦瘦的女朋友才知道的?趴我身上时以为是个狼牙棒

什么是你谈了瘦瘦的女朋友才知道的?趴我身上时以为是个狼牙棒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6-15 18:50:33
澳门赌场免费小食停止提供,澳门“演唱会经济”令香港相形见绌

澳门赌场免费小食停止提供,澳门“演唱会经济”令香港相形见绌

文雅笔墨
2024-06-15 23:59:13
全额奖学金邀请姜萍?香港中文大学回应:消息不实

全额奖学金邀请姜萍?香港中文大学回应:消息不实

封面新闻
2024-06-15 13:19:10
今日父亲节,牢记:1不说,2不去,吃3样,忌1事,表达孝心和感恩

今日父亲节,牢记:1不说,2不去,吃3样,忌1事,表达孝心和感恩

小茉莉美食记
2024-06-16 00:04:39
重磅!沙特宣布终结“石油美元”,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何去何从?

重磅!沙特宣布终结“石油美元”,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何去何从?

涛涛生活搞笑
2024-06-16 05:49:20
现场:凯特王妃首次带三个孩子乘马车露面,夏洛特和路易长大了

现场:凯特王妃首次带三个孩子乘马车露面,夏洛特和路易长大了

王晓爱体彩
2024-06-15 19:15:10
马来西亚总理:马来西亚加强对华关系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愿意接纳和倾听”

马来西亚总理:马来西亚加强对华关系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愿意接纳和倾听”

环球网资讯
2024-06-15 16:21:52
阿里竞赛天才不止姜萍,第26名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散修外卖员

阿里竞赛天才不止姜萍,第26名是初中生,还有一个散修外卖员

校长侃财
2024-06-15 17:23:13
最新情况!前京东副总裁蔡磊5月10日转入协和ICU,曾经考虑气切!

最新情况!前京东副总裁蔡磊5月10日转入协和ICU,曾经考虑气切!

谈娱新语
2024-06-14 22:02:42
中超最新积分榜:国安遭绝杀排第5,河南队终结6轮不胜跳出降级区

中超最新积分榜:国安遭绝杀排第5,河南队终结6轮不胜跳出降级区

中超伪球迷
2024-06-15 22:15:52
吕迪格回应手势争议:摄影师要求我们这样做

吕迪格回应手势争议:摄影师要求我们这样做

懂球帝
2024-06-16 04:48:06
梅西双响!443天首次独造3球,连刷6纪录,又创阿根廷队史纪录

梅西双响!443天首次独造3球,连刷6纪录,又创阿根廷队史纪录

奥拜尔
2024-06-15 09:54:43
0-2到3-2!中国女排击败世界第一,晋级决赛!张常宁立功了

0-2到3-2!中国女排击败世界第一,晋级决赛!张常宁立功了

体育哲人
2024-06-15 23:02:19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6 03:02:51
齐思钧术后报平安,直言手术切掉了羞耻心,网友乐得笑开怀

齐思钧术后报平安,直言手术切掉了羞耻心,网友乐得笑开怀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09:57:55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被中国人耍了?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有问题的钛如何进入波音和空客

嘿哥哥科技
2024-06-15 22:11:11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F16进场第一件事就是和宇内第一S500碰一下,会如何?

邵旭峰域
2024-06-15 14:00:02
瞒不住了!3家中超俱乐部涉嫌行贿陈戌源,最重处罚降级解散

瞒不住了!3家中超俱乐部涉嫌行贿陈戌源,最重处罚降级解散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5 20:56:04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娱记掌门
2024-06-16 00:15:17
范丞丞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破50亿

范丞丞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破50亿

界面新闻
2024-06-14 14:08:34
2024-06-16 09:24:49
立新说
立新说
行业先锋
149文章数 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头条要闻

牛弹琴:梅洛尼和马克龙吵了一架 晚宴上眼神可"杀人"

头条要闻

牛弹琴:梅洛尼和马克龙吵了一架 晚宴上眼神可"杀人"

体育要闻

莱夫利,让困难为我让路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家居
手机
教育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亲子要闻

巨婴社会的特征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手机要闻

非洲手机市场Q1数据:小米逆袭,三星面临挑战,第一名出乎意料!

教育要闻

拼成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儿子眼里却只是60分爸爸?他用30年看清父爱真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