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不仅不快,还不安全 。
上一次我自己主动用叫车软件叫快车是什么时候我已经忘了,从哪儿到哪儿我也不记得了,只是隐约记得那个司机的驾驶技术很差,起步磨叽、变道不仅不打灯还犹豫不决,最关键的是,一直在玩手机(当然后来被我喝止了)。
这样的乘坐体验非常差,非常非常非常差。
首先在速度上还没有我自己开车快,在通行效率上并不能达到“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抵达目的地”的初衷。其次,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在开车的时候玩手机?还是在搭载乘客的情况下。我并不是说我掏钱坐车了就是上帝,就需要你怎样怎样,而是开车时使用移动电话本身就是一件违法且十分不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分散了注意力,非常危险。
为什么这种掌握者别人生命的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是这样的?带着好奇心我打开了某软件的快车司机招募页面。
简而言之就是,基本上驾龄3年以上的人都能成为快车司机,这就非常可怕了。
快车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一定是要遵守服务行业的规则的。不过根据上图不难看出,快车这个行业基本没有门槛,对于服务意识的考量几乎完全没有。反观专车,严格的考察制度就是优秀服务品质的基础。
快车诞生的初衷就是合理利用社会上私家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缓解交通压力,让更多人更快捷的出行。但肯定会有人会以此谋生,因为几乎0门槛并且利润可观,办公环境还相对舒适,冬暖夏凉。所以你就能看见各种车型的快车、各色司机在路上出现。
今年过年期间跟几个要好的同学出来玩,晚上回家的时候因为正好顺路就跟其中一个同学一起打快车回家了。首先是司机在起步之后原本因为示意停车而开启的双闪一直没有关,后来过了一个路口我看他毫无反应自己动手给摁了。
然后还是老问题–––玩手机,把手机卡在方向盘里面玩。这种网络上盛传已久的操作我真是活久见,要不是这快车是我朋友叫的还顺便载我回家,真的当时就要下车了。
如果你们觉得我的例子不够生动形象,前些天微博上爆出来的某打车软件投资人被自家快车司机给打了这件事够震撼了吧。这件事其实不止说明了“XX打人”的一视同仁(开个玩笑),更体现了这真的是一个没什么门槛的行业,并且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你们可能要说,出租车又贵服务又差,有时候还拒载。但人家提供发票,驾驶员基本都是活地图并且驾驶娴熟流畅,服务再差也不会打你啊!最重要的是人家有监管部门,客管处的电话随时能打,不行投诉呀。你跟打车软件的客服磨叽半天可能都没什么下文。关于拒载这个问题,打车软件就没有吗?人家接单的时候可也都是挑单子的,不仅挑里程,有的还挑性别,叫个车还体会到玩探探被左滑的感觉,不像话呀。
只聊体验的话,快车可以被针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相比于传统的出租车来说,除了经济成本略低之外,还有什么优势?路不熟、不娴熟等原因造成的绕路和耽误时间和被破坏的心情和十几块钱相比哪个更重要?当然了,你要是愿意一个人坐在后座欣赏窗外的风景,当我没说。
现代社会就是这样,资源不仅按需分配,并且直接与经济挂钩,尤其是服务行业更是这样,多花钱就有更好的享受。飞机的商务舱吃的就是比经济舱好,坐着/躺着就是更舒服,高铁的一等座就是比二等座更安静。
同样,加了一天班晚上叫车回家,专车更宽敞还有水喝,快车就是跟钻进司机被窝里没什么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在选择快车的同时,也得做好遇上一系列奇葩事的心理准备,市场经济,不跟你开玩笑。如果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需要让我在路途中一直操心,让我担惊受怕,为什么还要再次选择?
任何事情都是术业有专攻,开车更是一个熟练工种,我反正不太放心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机。
你们之前坐快车都遇到过哪些奇葩的经历?
《ramp驾道》工作微信号正式开通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rampjiadao”添加
这里每天不仅有福利
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
一起侃车、聊车、玩儿车
——— END ———
点我 点我
点开新世界的大门!
▽
▼有什么想说的,下拉就可以写留言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