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不学生物,所以你才不黑施一公

0
分享至

一个严肃的中知AI

我特地去采访了一位学生物的同学:「你为什么不是很喜欢施一公?」

他说:「因为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嘻嘻。」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校董会选举施一公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一个很皮的回答

施一公是话题人物,有人崇拜,有人不屑,崇拜的理由,大家这些天已经看了很多,但是也会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正面态度,对最近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校长新闻的评价里,不乏有人冷言冷语,如果你觉得不可理解,那么下面对「施黑」观点的梳理,会给你一个大致的原因。

学术贡献:没创意,价值低

方舟子对施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的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有过辩驳,最后生气地说,施是「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测测蛋白晶体结构的包工头」。

这个称呼非常戳心。

施是结构生物学家。

有人批评说——

「看施一公最近几年发的文章题目就知道,都是structureof........都是电镜做结构的论文,这种论文不是什么高级有创意的实验,就是廉价劳动力。」

「做结构的一直在号称蛋白结构解析可以指导药物设计。颜宁和施一公需要做的事情是弄出一个drug来,而不是继续不停的解更多的蛋白。就算弄不出新药,像晓东一样开个公司做更好的me2 drug,也算造福社会。说白了,还是解结构顺手了,不愿跳出comfort zone。」

什么意思呢,就是吐槽施老在做一个没啥创意,而又需要高级装备、许多投入、很多精力的基础工作,做完了,他不接着做下一步工作,转身又去做另一个基础工作。好比打地基是个苦活,还要好多钱(我瞎说的),施带着学生打完这块地的地基,也不接着盖楼,转身去另外一块地打地基去了。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网上有一段话,是回答「施一公、颜宁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的,作者应该是叫刁博。这段话说得很容易懂,大家可以看看,CNS就是Cell、Nature、Science——

「施一公和颜宁这对师徒同为结构生物学家,他们在CNS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这个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建校以来还没在CNS上有这么多论文,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对这个数据望尘莫及。这么厉害,诺贝尔奖会不会向他们招手呢?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201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RichardHenderson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理由是:研发了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

「为什么没有给施一公和颜宁呢?他们只是冷冻电镜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做的工作也只是依靠电镜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几十万种,比较重要的至少几百上千种。在电镜下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并非是高大上的开创式研究,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就能发CNS,在崇拜CNS的国度里,这是绝好的论文灌水机会。」

「施一公和颜宁能在CNS灌水那么多,得益于清华大学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清华大学专门用了一栋楼去安置3台先进的Titan Krios电镜,施一公还打算再购进一台。有这样的先进设备,换另外的生物学教授也能很快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

去年,颜宁离开清华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事引起过广泛关注

施一公、颜宁等结构生物学家的成功并非是他们的伟大,而是冷冻电镜设计者们的伟大。施一公、颜宁等人发的CNS越多,就越能说明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只会让冷冻电镜的设计者们更快的摘取诺贝尔奖,他们自己是不会凭解析出蛋白质的结构得到诺贝尔奖的。」

总结起来就是,结构生物学,情怀是没有的,格调也是没有的。

管理能力:不谈就业不谈钱

一般不满施一公管理能力的,会以「学术大牛,管理白痴」开头,先礼后兵的意思。这批人和上批不认同施学术贡献的不知道会不会吵起来。管理有两部分,一个是他的观念态度,他以什么心态去管理清华生物的,一个是他的实际成果,抱着这个观念,取得了什么效果。

首先说施的观念,主张研究型大学不应当去管就业,以及学不以致用。原话是这样——

「大学是核心。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

可以看到大致是两个点,一个是觉得学生老师都要专心做研究,一个是对研究外的旁骛持反对态度。

然而大家并不都觉得自己的研究有意义,即使有意义,饿得头昏脑涨也并不能好好做研究。

这话尤其招人黑的一点在于一个事实,施自己功成名就,对还为生计发愁的老师学生说要专心做研究,不要老想着搞钱,要有情怀,这就有点让人郁闷。况且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对研究者自己有好处,往大了说,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国家并不是因为要满足少数人的好奇心才给学术界投钱,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提高全社会生产力水平上——现在国家资助力度最大的生物类科研方向,基本上都是分子生物学之类的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向(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讲出让基金委官员信服的故事),如果11G研究的是虾虎鱼分类学的话(就日本明仁天皇发Paper的那个方向),那么他一分钱都别想拿到。」

11G就是施一公。

研究人员孤高一些没有问题,但是施是院长,扯开旗子大声疾呼这个观点,不知道学生老师怎么想。

施一公和我

再说施的行动成果,施一公的生物系,就业率有点儿难看。就这点来说,倒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知乎匿名用户指出:「作为一个院长,系里学生就业率比全校平均水平低10来个百分点,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仅从结果评论,施一公院长在管理方面的技术评级就高不到哪里去。——不要和我强调生物专业就业惨淡,我作为这个行当出身的人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大家要知道,学校统计本科生就业率时,保研、考研、出国都算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系的就业率以8开头,和其他院系数据放在一列时总让人怀疑是不是打印错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清华生物系每年有5—6个学生,读了四年,既没有保研,也没有跨专业考研,也没有出国读书,更没有找到工作,而是收拾行李、拿着户籍资料回家了,整个生物系一届本科生还不到50个啊!同学们,如果你到清华生物系读书,你和隔壁两个宿舍一共八个人里,就有可能有一个人毕业以后啥去处都没有哟,你猜猜会是哪一个?身为一院之长,如此高比例的学生毕业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创业,管理水平只能呵呵。

对了施还说过这句话:「我有时候想,清华强则中国强。我刚回国的时候,曾信誓旦旦,要改变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

放在这种语境下,可能意思是,让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即使没有柴米油盐了,也能不改其乐,拥有一种超脱的态度。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整体来说,管理观念和效果有点「不劳动人民」。

另外,据说施谈学生就业的事,和他手下最牛的一个博士生毕业之后不干科研跑去搞金融了有关系,施受到了刺激。

个人品格:言行相诡

对施一公个人品格的质疑,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言行不一致」上。

第一,是他评选中科院院士时美国国籍的事。

施一公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全时回国到清华当院长。2011年,去评选中科院院士,落选了。这事儿当时挺引人注目的,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施一公还是美国国籍,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回国时间还不够长,对国家的贡献还不足;还有说他与同做结构生物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撞车了,后者当年显示的成果更优秀;还有些阴谋论的猜测等等。不过议论最多的还是国籍问题,当时还有采访,有两段可以拿出来并列起来看,足可见当时这事儿的扑朔迷离——

第一段是《新京报》报道的: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表示,在中科院公布314个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确有饶毅和施一公名字。「关于国籍的问题,公安部给过我们一个函。有两句话,一是从某年某日起,两人具有中国国籍,二是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完」曹效业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讨论后,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也将其列入了有效候选人中。

第二段是《财经》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亦作出回应: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当初申报院士的时侯,还没有证明己从美国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该院士系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具投票资格的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他说,施一公的国籍问题到院士增选后期才得到证明,而具美国国籍者本不能申报院士。上述院士认为绝大多数院士是从全局和院士标准和条件考虑,才没有投票给施一公,「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增选院士的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被推荐人需要提交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

如果这两段采访都是真的话,那么大概是「中科院同意,院士不同意」的事儿,中科院出于爱才,院士出于维护规则,都没错,甚至有点可爱。

但是有人就说了,施一公2008年回国,2011年评选院士的时候才忙着转国籍,「可以看出施教授是个谨慎的人,没有确定的更大的好处,不会放弃已有的好处」。

知乎用户blizzard指出,施教授声明说,他是中国籍。那么事实如何呢?其实很简单,美国联邦政府有个网站叫做Federal Register, 每个季度都会公布脱离美籍人员的名单。根据该网站,施教授是2011年第三季度脱离美籍的(Quarterending 9/30)。可以想象,施教授申请院士评选了,突然在最后一分钟发现外籍不可以,于是火线换籍贯,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2008年2月就回国了,带着美籍当教授院长,带着美籍去中央党校演讲,偏偏要在评选院士的同时(还不是年初,是第三季度)放弃美籍。当然,放弃美籍也不容易,IRS要查你,看你有没有欠税,两清了才让你走,这就会耽误一些时间。施教授可能轻敌了,所以没赶上趟。

这跟他设立的「放弃美国国籍回来建设祖国的科学家」形象,有点冲突,毕竟自己说过「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第二,是他转专业去学计算机的事。

大致就是,施一公曾经转行做过计算机,不过后来还是回到了生物专业。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施一公曾这样告诫过同学们:「当你真正凭自己的兴趣走一条路,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物打动。对于我而言,从事科学研究是一条正路,我不会为周围的东西所打动。我也希望在座的朋友、同学,能好好走自己的路,不要轻易地被周围的价值观牵引,尤其是不要轻易被以金钱论英雄的价值观所牵引。」

有点儿打脸。

其他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只针对「为什么有人觉得施一公不好」这个话题做了梳理,列出了反对者的几个点。

敬佩施的人非常多,对上文涉及内容,有不同看法的人也很多,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往往有很多版本,对某个版本的看法和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比如国籍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科学网李宁这样写:「从2008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他把精力都用在发文章做实验带学生作报告上,不把自己国籍的事儿当个大事儿来办,结果到申报院士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导致不能在投票之前取得中国国籍的证明。另外,政府也有责任。对施一公这样的人才,人家已经宣布放弃美国国籍了,难道不能特事特办一下,走绿色通道,给他用最快的时间恢复中国国籍?如果能做到的话,当年的国籍问题之争,也就不存在了。施一公和政府也不会为此陷入被动。」

再比如转专业学计算机的事,施一公其实自己说过:「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很迷茫,我曾经想转行,转计算机,转经管。我觉得我一定要好好抚养我的母亲,想挣钱,想了很多,但没有想到,一旦进入实验室以后,发现在科学研究这个殿堂,是如此之神妙,超乎你的想象。」

也可以这样看,施曾经迷茫过,但后来发现自己喜爱的还是生物,所以,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家还是坚定走下去的好。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儿有点像父母和孩子的常态,为人父母常去告诉孩子,那条是荆棘路,我走过,不能走,孩子一定是不听的,说多了还遭埋怨,总要自己去跑一下,或者头破血流地将来和自己的孩子重复场景,或者,也许那真是一条挺不错的路呢。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与中知专家头条(zhuanjiatoutiao)联系并予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股:全体股民准备,行情已经明朗,明天,11月6日,可能这样走?

A股:全体股民准备,行情已经明朗,明天,11月6日,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06 00:00:03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5 00:05:55
他本是井冈山元勋,本可能成为开国上将,为何走进历史暗角?

他本是井冈山元勋,本可能成为开国上将,为何走进历史暗角?

大千世界观
2025-11-04 21:59:09
纳什:对库里让我考虑退役,我打不过他…詹姆斯抢话:那就加入他们!

纳什:对库里让我考虑退役,我打不过他…詹姆斯抢话:那就加入他们!

懂球帝
2025-11-05 09:05:15
全网聚焦!原配妻子强势反攻,这波操作简直“杀人诛心”

全网聚焦!原配妻子强势反攻,这波操作简直“杀人诛心”

一杯咖啡语
2025-11-04 15:08:15
中俄之间的争议领土,现在已划分成了两份,但是俄罗斯有了新想法

中俄之间的争议领土,现在已划分成了两份,但是俄罗斯有了新想法

起喜电影
2025-11-05 11:11:34
北京大院子弟的潜规则

北京大院子弟的潜规则

壹贰叁的壹
2023-12-21 10:44:33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疑似上海抓小三的原配回应已离婚,返还男方工资后再给20万和离

阿纂看事
2025-11-03 08:04:26
佛山第三!广东21市前三季度GDP出炉!增速排位又变了

佛山第三!广东21市前三季度GDP出炉!增速排位又变了

乐居好房
2025-11-05 10:38:05
对岸统一的风向:赖清德由独转统,或能成就统一功绩~

对岸统一的风向:赖清德由独转统,或能成就统一功绩~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5 05:53:03
这一次,英达终于反击高调宣布喜讯,众多明星前来捧场挣足了面子

这一次,英达终于反击高调宣布喜讯,众多明星前来捧场挣足了面子

以茶带书
2025-11-04 14:13:20
倒反天罡,乌克兰人纷纷庆祝乌军最精锐的第155旅被俄军包围。

倒反天罡,乌克兰人纷纷庆祝乌军最精锐的第155旅被俄军包围。

徐云流浪中国
2025-11-05 16:49:14
大战一触即发!以色列突袭法军,美军威胁轰炸联合国维和部队

大战一触即发!以色列突袭法军,美军威胁轰炸联合国维和部队

阿器谈史
2025-11-05 13:50:46
汪小菲全家游再无小杨阿姨!马筱梅布局,十年保姆沦为宠物看护?

汪小菲全家游再无小杨阿姨!马筱梅布局,十年保姆沦为宠物看护?

乐悠悠娱乐
2025-11-05 10:29:11
历史夜!哈登超詹姆斯,亚历山大追张伯伦,马克西空砍成詹皇同款

历史夜!哈登超詹姆斯,亚历山大追张伯伦,马克西空砍成詹皇同款

许穩很机智
2025-11-06 00:28:27
大S生前带娃原生图曝光,比具俊晔老多了!去世前聊天内容太催泪

大S生前带娃原生图曝光,比具俊晔老多了!去世前聊天内容太催泪

娱乐团长
2025-05-16 11:18:13
福建富豪陈志,满手沾满中国人血泪

福建富豪陈志,满手沾满中国人血泪

城市局
2025-10-16 22:58:41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科创与产业同频 合肥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科创与产业同频 合肥培育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11-05 13:15:24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54:57
鹿晗暴瘦关晓彤与张凌赫甜笑对视?昔日金童玉女体面全无!

鹿晗暴瘦关晓彤与张凌赫甜笑对视?昔日金童玉女体面全无!

橙星文娱
2025-11-06 00:23:24
2025-11-06 01:19:00
专家互联
专家互联
新鲜、有趣、深度的头条资讯。
86文章数 8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旅游要闻

立冬将至 秋韵未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