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信谋士蒯通看来,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二十万兵,东杀龙且,西向以报,此所谓不二之功。
因此,有人断定,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根本没有能力打败项羽,登基称帝。
蒯通所言,句句属实,但辩士出身的蒯通,却没有说出全部事实。韩信曾在项羽派来的使者面前陈述了另一部分事实,那便是: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也就说,如果没有刘邦的器重,如果没有刘邦的人马,如果没有刘邦的粮草,韩信无论如何都不能成就蒯通嘴里的不二之功。韩信在项梁和项羽帐下时,始终都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单凭这一点,便可以说,韩信和刘邦,是相互成就的。
但,这依旧不是全部事实。
在《汉书·高帝纪》中,还记载了另一部分事实,那便是韩信向刘邦请兵时的计策:
信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与之。
虽然司马迁并没记载这句话,但用大篇幅记载了这一部分事实。这一部分事实归纳起来,便是,以刘邦为饵,钓住项羽,为韩信开辟第二战场赢得时间。
为了钓住项羽,刘邦多次亲自涉险,在宛叶、荥阳、成皋一带牵制项羽的主力。
而刘邦,也确实很厉害,竟在荥阳一带牵制项羽长达两年之久,把项羽的实力消耗殆尽。
要知道,项羽是战神啊,在秦末,除了刘邦,从来没有人能项羽的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怕是刘邦和韩信调个位置,韩信也挺不住啊。
因此,刘邦的军事实力,实际上是被大大低估的。按照韩信的计策,关键点在于刘邦,如果没有刘邦的坚持,韩信未必有机会拿下魏、代、赵。
而实际上,魏、代、赵三地,并不是特别难啃的骨头,如果没有韩信,换做周勃、灌婴等人,依旧有机会啃下来。
所以,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依旧有一统天下的机会,只不过进程会慢一点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