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这个道理是行得通的,近的不说了,大家都知道,远的就是咱大明朝张居正当总经理的时候,重用了提问者嘴里受贿的戚继光同学,而轻薄了大清官海瑞同学,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张居正执掌大明这艘大船的时候,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是处于一种严重的危机之中了,全国上上下下官员贪墨,经济不景气,国库存银也少的可怜,并且帝国四周的边患危机日益加重,东有倭寇,北有女真也在渐渐崛起,所以面对这样的窘境,张居正在这个时期接手了这个烂摊子,想图强,只能变法。所以他着手大刀阔斧的对政治,国防,经济,吏治,全方位的进行了革命,为了挽救大明,只能如此才能有解。
特殊时期当用能人,哪怕是有点瑕疵,张居正就是这样做的,在戚继光和海瑞之间,他选择了重用戚继光。
戚继光有能力,能抱负,有军事头脑,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人懂得人情世故,能好点的词就是能屈能伸,在戚继光获得权力的过程中,确实有圆滑的处世之道,用了贿赂等手段来得到升官,得到有机会施展抱负的职位,而他在被重用之后,确实的发挥了不少强有力的军事措施,练就了名震四海的戚家军。巩固了大明的军事存在。这样的能臣当然是需要重用。江山是靠拳头来说话的,戚继光后来用一条条战绩证明了,他福建江浙沿海荡清倭寇,北面守蓟门修筑长城,拒敌于国门之外。为大明立下累世奇功。巩固了政权,为百姓也护佑了一方平安和太平,所以这些累世奇功都证明了戚继光的不是打嘴炮,而是真真正正的实干家。
而海瑞不被重用,很大原因是张居正深深的看穿了他,论道德,论人品,海瑞可谓是一代清流,个人操守自古罕见,他是一个好人,但他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在这个乱世,第一要务是抓老鼠,不是要精神领袖,精神当不了饭吃,精神也打退不了倭寇,所以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且又能力干事儿的人,不管你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老鼠,就可以了。先吃饱饭,发展好才是第一要务,清高自守的清流士大夫在这个特殊时期只能是帮倒忙,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可以说张居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其实说句实在话,作为官来讲你贪一些无伤大雅,但你不能只贪不作为,贪一些做成了戚继光的样子大家照样歌颂你,但话说来如果你一味的讲究清廉注重个人操守,但是实际本事并没有多少,恐怕无作为的清官对国家来说更可怕吧,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多一些有作为的清官,理想毕竟是理想,能多出几个有作为的贪官已经很不错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