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柑橘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种植面积小
当前,我国柑橘种植的主要特点是分散性,大多数果农的桔园是由过去家庭联产承包而获得的,一方面种植面积比较小,另一方面种植技术不高,随着柑橘销售价格的降低,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当前,很多中国种植户是怀着征地赔偿的态度进行种植,还有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桔园一直采用粗放经营,导致很多农业企业或者柑橘专业合作社等扩大种植面积的愿望难以实现,给柑橘的规模化经营增加难度。
1.2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
柑橘种植过程中,除去肥料、农药、雇工等费用,柑橘的纯利润不高。同时,由于近年来,农业劳动力以及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柑橘的销售价格却长期比较低,导致成本不断增加,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影响了柑橘种植业的发展。
1.3没有制订科学的生态栽培技术方案
在现有的柑橘种植行业中,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且在生产中大多采用粗放经营,这种经营模式直接影响着柑橘种植质量和规模的提升。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栽培种植技术做指导,导致施肥、除草、抗旱等养护技术工作没有做到位,影响柑橘的产量提升。
1.4没有掌握柑橘大枝修剪技术
柑橘大枝修剪技术是疏除树冠中、上部影响光照的过密大枝,使树冠开张,造就树冠凹凸,使其通风透光的修剪方法,但是近年来由于劳力短缺、昂贵,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对柑橘的修剪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缺乏科学化指导,影响柑橘修剪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阻碍柑橘产量的提升。
2对策
2.1建设标准果园,发展高效桔园
加大对标准果园的建设力度,将规模化柑橘生产基地打造成标准果园,进行统一管理,并且运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在进行标准果园建设时,为了促进柑橘种植业的进一步提升,应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应优化项目资金,并进行整体规划,推进柑橘种植行业的发展。
2.2加快品种改良,优化种植结构
在现有的柑橘生产格局中,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地区种植优质的柑橘品种,优化柑橘种植结构,发挥柑橘种植区域特色。将沃柑、探戈等为主的杂柑、伦晚、凤晚等晚熟新品种规模继续扩大种植,进一步推进早、晚柑橘规模,将早、中、晚熟品种结构调优至 25∶35∶40,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中熟品种难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现效益提升。
2.3制定科学合理的提质增效生态栽培技术方案
根据柑橘的种植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方案,根据季节的变化,将施肥、除草、抗旱、修剪、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制定提质增效生态栽培技术月工作历,将每个月的土壤管理与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以及树体和果实管理等措施进行详细记录,保证柑橘的种植质量。
2.4掌握柑橘大枝修剪技术
柑橘大枝修剪技术,可以将原来的树形改造成自然开心形树冠,改善内膛光照条件,促进内膛结果,调节树体生长、合理分配营养,提高产量与品质,注意以春剪为主,小年树的修剪可推迟到现蕾期进行,修剪后的株间树冠间距要不低于 20 cm,行间距要有一定间距光路,树冠高度控制在3.0~3.5 m 之间,实现树体矮化,树冠开张。柑橘大枝修剪技术是柑橘省力化栽培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修剪过程中,必须注意如果主枝、副主枝过多,可分2~3 年完成修剪,修剪量的大小要根据植被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锯大枝时一般需要从大枝的基部锯除或剪除,不得留桩头,减少新梢抽发。大枝修剪后,生产上要及时剪除新梢,防止形成徒长枝。修剪后,土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都要跟上,以确保“大枝修剪”达到预期目标。
2.5注意农药的使用
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在果树上使用;禁止氧乐果、水胺硫磷在柑橘上应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药材,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范围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