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旗,童话大王郑渊洁之子,童话人物皮皮鲁的原型,全国最著名的小学毕业生,而如今,他是皮皮鲁总动员公司的CEO。
![]()
他用了10年的时间将郑渊洁的作品销量翻了20倍,2011年联合国评出的世界十大图书中,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和《哈利·波特》并列全球第四名。仅图书业务,公司一年就能实现1.5亿码洋的销售。而今年郑渊洁又以300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重返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
![]()
这些如此可观的成绩,郑亚旗是如何做到的呢?郑氏私塾教育又有哪些独特的教育方式呢?“童话大王之子”这个标签又为什么给他带来了误解和困惑呢?

最近,身为奥迪创新人物的郑亚旗参加了北京卫视的节目《真实的声音 奥迪创新说》,节目上他与大家分享他的童年故事和自己的创业经历。
为了保留郑亚旗小时候的想象力,郑渊洁任由他往玩具车里倒牛奶
郑亚旗小时候有一次把牛奶都浇到了玩具三轮车上,对郑渊洁说你的摩托车加油要吃饭,我的车也要吃饭。
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好,牛奶稀缺,需要指标才能换,但为了保护儿子的想象力,郑渊洁任由郑亚旗每天往车筐内倒一杯牛奶。
![]()
几个月后,郑渊洁攒钱给他买了一辆四轮车,说这车用核动力,不需要吃饭,才终结了倒牛奶的行为。郑亚旗认为合格父母的标志是:要善于发现孩子优点,并学会保留孩子的想象力。”
12岁辍学,小学毕业后在家上学
上幼儿园时,有时候因为自己在课堂上说了一句话,他就被班主任关小黑屋一下午。上小学时,亚旗经常看到老师对学生破口大骂:" 吃屎都接不上热乎的 !
![]()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郑渊洁并不指望郑亚旗能从学校获得多少知识。于是,父子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小学毕业后在家上学,由郑渊洁亲自编写教材。
看似轻松快乐的私塾教育,其实并不轻松
老郑很早就对亚旗说:18岁前要什么给什么,18岁后要什么都不给。不能花老郑的钱,如果在家住还要交水电房租。从那以后郑亚旗就经常思考怎么赚钱养活自己。
![]()
当时亚旗接触电脑比较早,他就在网上认识了一些电脑杂志、报纸的编辑,开始帮他们写稿子,第一篇游戏攻略让他赚到了280元钱。
1995年,因为兴趣他自学HTML语言作出了自己的网页传到网上,那时互联网上中文网页不超过30个。
很多人看到他的网页就给他发邮件想学怎么制作。某天,一个大学生向亚旗请教,想要第二天就学会做网页,说有人找他付费做网页,1个网页能挣1万。知道这是商机,亚旗就说:“你学不会了,你把资料给我,我明天上午就能把网页给你,咱们五五分钱。后来他们还成立了工作室做网页,1年多的时间做了上百个网页,挣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有意思的是当时马云也在做网页的生意,而且做一个是收费2万块,有图有真相↓↓↓
![]()
18岁决定离家出走,开着奥迪去超市扛鸡蛋
事实上,从18岁开始,郑亚旗就已经不拿家里一分钱了。想到在家住还要给老郑交房租和水电费,还不如自己出去租房住。于是,他决定自己搬出去住,开始找工作谋生。
18岁生日的时候郑渊洁送他了一辆奥迪A6作为生日礼物。刚好超市扛鸡蛋招人,一箱5毛钱。因为学历找工作四处碰壁的郑亚旗说:“那我去吧,好歹能挣个汽油钱。每天他就开着奥迪扛鸡蛋,怕被人发现丢了工作,他就把车停在离超市很远的停车场里。
![]()
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两三个月。一天,他看一个报社转型,急招大量员工,他才以技术部普通职员的职位正式开始进入职场。报社见他电脑技术过硬,就让他在技术部试试。这一试,就是三年。其中,在第一年里,他就晋升到技术部主任职位。
18岁时,谁知道我爸是郑渊洁,我就跟谁绝交
习惯挑剔的人们会永远质疑郑亚旗,如果郑亚旗换一个普通的父亲,再进行这样的教育还会成功吗?郑亚旗一直很委屈,因为有了郑渊洁,他永远会被人怀疑:别人靠脑子,你是靠老子。似乎不管自己有多努力,做出多少成绩,都会被人全盘否定。
所以当时18岁的郑亚旗决定,谁知道我爸是郑渊洁,我就不跟谁玩。
![]()
当时他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甚至连当时的女朋友都不知道。每次父亲打来电话,郑亚旗就躲到一边去接。女朋友说,哪怕你爸是犯人,在监狱里都没关系,但是你得坦诚的告诉我他是干吗的。郑亚旗就说,其实我爸就是在监狱里的。结果后来第二天,这个女朋友就和他分手了......
“郑渊洁儿子”这个标签困扰了郑亚旗长达四年,而一次无心的对话让他走出困惑,茅塞顿开
其实何止是郑亚旗,哪一个有自尊心的富二代不想摆脱父亲的阴影呢?当时郑亚旗也碰到了一个父亲很有名的人,聊天的时候他就问亚旗说:你会删在网上骂你的,甚至是直接人身攻击的那些话吗?亚旗说:都人身攻击了,当然要删啊。没想到那个人回答说:我不敢删啊,因为我删了,别人就会以为我更小气。
亚旗当时就劝他:你不要理这些负面言论,因为骂你的这些人就相当于在姚明的微博后面骂,你能在去NBA打球就是因为你遗传了你爸妈身高的基因,其实他们这一句话就抹杀了姚明所有的努力。
![]()
这次劝朋友的经历,也让郑亚旗自己想明白了:人最需要有的东西就是一颗强大的内心,而强大的内心又来自于自省,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去改变内心想要做的事情。
重新审视自己,他决心打造皮皮鲁的商业王国
走出困惑的亚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他想到自己从小一边看着日本动漫和好莱坞电影,一边看着老郑的第一手作品长大。一直觉得老郑的内容不比他们差,很多故事都超过他们。但因为中国当年的市场环境不好,而且老郑也不愿意去做运营和营销,导致皮皮鲁品牌远远没发挥优势。
![]()
于是他打算以一个80后的年轻人视角,把父亲的作品发扬光大。 他就管老郑要版权。老郑当时不给:" 你没经验,你给我玩没了,我找谁去,我的收入也就没了。" 后来他就劝老郑把没授权过的漫画改编给他,这样就算运营不好,老郑也不会有损失,还会支付版权费用。老郑这才勉强同意。父子对于工作的事儿也是一码归一码,签署了正规合理的商业合同。
创业初期,赔掉80%的积蓄
拿到授权后,亚旗将之前全部的积蓄拿出来做《皮皮鲁杂志》。因为积蓄有限也想省钱,他就运用之前掌握的电脑知识,自己承包了封面设计、排版等(除了画漫画之外)所有工作。为了不让别人觉得全是他一个人做的,版权页上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名字都是他自己瞎编的。
![]()
不认识发行公司,他就拿着打印的样刊去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挨家挨户的敲门,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愿意帮我发行的公司。第一期杂志发行前,他和很多没经验的创业者一样,梦想着自己杂志大卖,盘算着能挣很多钱。但确实如老郑所说,他当时没经验。事与愿违,前三期的杂志赔光了他80%的积蓄。连和发行商签的合同都是挣了大家分,赔了全算自己的。
10年时间,他将郑渊洁的作品销量翻了20倍
痛定思痛,大不了从头再来。他就开始一步步改,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杂志终于走上正轨。到后来,他用事实说服老郑把文字出版权交给了自己。
总结经验后,再度踏上寻找合作之路的郑亚旗,对合作伙伴 " 约法三章 ":其一,有挣钱的本事 ; 其二,有成功的运营案例 ; 其三,重视项目,有责任感。
同时,郑亚旗在2010年成立了皮皮鲁总动员公司,围绕 " 皮皮鲁 " 等郑渊洁的童话人物,进行品牌开发和运营。
![]()
从当时到现在的这十多年间,他把老郑的图书销量翻了20倍。仅图书业务,公司一年就能实现1.5亿码洋的销售。在2011年联合国评出的世界十大图书中,皮皮鲁总动员系列排全球第四名。话剧《皮皮鲁送你100条命》8个月上巡演百场。喜马拉雅有声读物近1亿次的点击,付费儿童读物排名第一。皮皮鲁电影、动画也正在开发制作之中。公司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顺利发展。
只要能减少一个孩子的意外伤害,我们做的这件事就是功德无量的
《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是老郑为亚旗编写的安全教材,里面讲述了100个安全知识,当时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曾有一位家长在微博上说:在7·27北京特大暴雨那天,自己和女儿被困在广渠门桥下,汽车被水淹了,妈妈本想待在车里等待救援,可女儿说,她看到《皮皮鲁送你100条命》:中说,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把自己关在密闭的空间里,会很危险。于是母女二人从车里迅速地游了出来。而在她们面前那辆车里的男人却一直在车里,被水淹没遇难了。
![]()
点击图片试读《皮皮鲁送你100条命》
看到了这个事情以后,郑亚旗就在不停地跟自己团队的员工说,我们现在出版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的图书、话剧和动画片,所有的这些形式,只要能减少一个孩子的意外伤害,咱们做的这件事就是值得的。
![]()
回头想想,郑亚旗始终不会忘记早年间带给他重创的那头三本杂志,也是它们,让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更大的信心。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靠自己真正的能力,资源只是辅助。就像他在外经贸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演讲时,分享的那样:年轻人只有在不断地犯错当中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灾难里有黄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