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汉字,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维系华人情感,维护中国长期统一的重要纽带!
从楚辞汉书,到唐诗宋词,汉字通过不断地组合进化,的绽放着它的魅力,并且不时的结出累累硕果。文字君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今日开号与众多读者一起去探寻中华文字的奥秘和乐趣,号曰“字传”实则是诚惶诚恐。说是“字传”,然绝不是在这剖析汉字,因为前人那一部《说文解字》,真的是太伟大,只可膜拜学习啦,文字君就从汉字的各种趣闻轶事聊起。
今天就聊聊中国文字立里的一种形式,对联,又叫对子,这可是以前私塾声律启蒙的基础,就像我们现在学习汉语拼音一样。关于声律启蒙,前人有著述,后边我们有机会详细谝一谝。
话说,我和众多小伙伴应该都一样,最初接触到古典文化,应该都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首首唐诗开始的。那时真的是不求甚解,只觉得朗朗上口,甚是有趣。其实唐诗中已经有对子的影子。它的颈联和颔联一般都很工整,高中时,老师是不是经常给我们说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实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对联呢,讲究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 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 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卡车”与“吉普”,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字的魅力所在。
今天文字君就从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说起,因为里面有一段唐伯虎与对穿肠的精彩对对子的PK赛,让我们能一窥对对子的魅力。
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当唐王带着对穿肠到华府寻事,势必是要压华太师一头,所以一上来,对穿肠就脱口而出(估计在家想了好久)“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这个对子高明之处在于嵌入一到十的数字,而且句义又将华太师进行一番贬低,最后再来句恐吓,着实给华太师先来个下马威。就在华太师抓耳挠腮之际,之间华安(唐伯虎)边走边吟“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这个对的着实精妙,不仅对的工整,还将对方进行一番羞辱,连对穿肠都由衷赞叹。
对穿肠: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粮,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接下来且看,这一局,依然是对穿肠对华安进行一番嘲笑,表示轻蔑,唐伯虎也借机进行反击,提醒对方小心我给你好看。
对穿肠: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接着,这一句倒是比较含蓄稳重,七个叠字将描绘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立意颇高。而唐伯虎反击的也很是无情,你的花花草草,在风雨中也只是旦夕间,不能长久,已然打击了对手的气势。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这一局,对穿肠出对还是比较厉害,用了拆字法,十口心合起来刚好是思,又是心思,而思君思国思社稷,意境也高。而唐伯虎则拆赏字为八目共,(繁体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对的工整,还一不小心暴露了他的心思。
对穿肠: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
唐伯虎: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龟头。
这个对的工整,也让对穿肠恼羞成怒,着实羞辱的不行。
对穿肠:你家横头来种树。
唐伯虎:汝家澡盆杂配鱼。
对穿肠:鱼肥果熟入我肚。
唐伯虎:你老娘来亲下厨
接下来两个对局,权当笑料,因为这着实不是在对对子啦,要不然对穿肠怎会吐血而亡。
虽然当年看这段时,对对句里面的奥秘不解,但心情那个激动啊,里面你来我往的对句真的如同武林高手过招一般,惊心动魄。后来慢慢了解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再回过头看这段,真的是另外一种感受。短短的几分种对句中,有数字、有叠字、有拆字。虽然有的地方不甚工整,但在那种环境下,却有十足的贴切。
今天权当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批评指正。
最后,文字君留一联,黄龙(注为陕北一县名),求下联,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