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型军用运输机是21世纪军事强国的名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运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军事大国都十分重视大型运输机的发展,中国同样也不例外。以前为了满足国内的战略运输需要,中国没有能力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只能靠进口来维持现状,但实际情况确认捉襟见肘,形势依旧很糟糕。幸运的是运-20横空出世,圆满解决了这一尴尬局面,作为中国战略空军的基石,运-20装备中国空军后,将使中国空军开始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
首先,运-20运输机的研发成功,可将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等重型装备迅速部署到“一线战场”,将会和运-8、运-7将形成合理搭配,进一步完善国产军用运输机体系。到那时,不但中国的战略空军将会完成战略转型,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将会获得大幅提升,也会使中国军队的作战保障能力大大加强。
其次,运-20还可作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大型电子侦察机等“特种机”的应用平台。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空警-2000预警机仍旧以俄罗斯的伊尔-76为平台,运-20的研发成功,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大型预警机将实现100%国产化。此前,中国空军的空中加油机处境很尴尬,加油机轰油-6是以轰-6轰炸机为基础,将原来轰炸机的弹药仓改为燃油储存仓,并加装软管加油系统研制而成的,使空军初步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但是轰油-6的燃油携带量和滞空时间与美俄等国家的大型空中加油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运-20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完全有可能将现有的空中加油系统整合到运-20上,研发出一款专用的大型空中加油机。此外,运-20还可作为反潜巡逻机和电子侦察机的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海空力量的巡航范围。
再次,从解放军所面临的抢险救灾、部队集结和武装力量投送需求来看,中国对运-20的需求数量将非常庞大。仅以一个空运批次来看,如果需要在主要战役方向上投放一个坦克装甲旅,两个空降战车团,外加1500人的伞兵及伞兵配属的突击车、指挥车、武装直升机等,就至少需要250架左右的运-20。中国军方对运-20的实际需求,最起码的数量是300架以上,如此庞大的规模,足够两个飞机制造厂开足马力生产10年。
最后,总体来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并且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工业水平、军事工业和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某种意义甚至超过了核武器和运载火箭,要知道,世界上能生产出核武器的国家不下四十个,能制造运载火箭的国家也不下于十几个,但能生产战略运输机的国家,也只有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是第四个,绝对的意义非凡。厉害了,我的国,大运鲲鹏加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