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眼里,陵墓一直都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在古代,一些帝王为了防止自己死后陵墓遭到盗扰,往往都会事先派遣工匠在墓内设置各种各样的机关,并且在墓外设置高大的封土堆,纵然这些工事十分牢固,但是很多古代的王陵在一声炸药爆炸的轰鸣之后还是千疮百孔,毁于一旦。
但是在近代的中国却有这样一座墓,它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防盗掘的措施却是王陵也无可比拟的,此墓就是汪 精 卫之墓。当年汪在祭拜中山陵的时候就曾经表露过死后希望被葬在中山陵边上梅花山的想法,理由冠冕堂皇,就是为了能给孙文守陵。但梅花山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这里是紫金山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紫金山上坐落的是孙权,朱元璋,孙文等人的陵墓,汪主动提出死后葬在这里,无疑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对于这一点,当时不少人是心知肚明。
在汪死了以后,他的妻子和手下就在梅花山给他举行了葬礼,经过一番冷冷清清的“悼念”活动之后,他就被葬在了梅花山麓。他的妻子陈璧君深自汪精卫生前作恶多端,日后难免被人毁棺鞭尸,于是就亲自主持了坟墓的工作,运来了5吨坚硬的碎钢块,掺在混凝土里,然后浇灌成一层厚厚的墓壳,她以为这样就可以安然无事,结果仅仅过去了10个多月,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当局迫于舆论的压力,只得派人铲除了这座坟墓。
当时找来了当年建墓的专家,经过研究,决定使用150公斤TNT炸药炸开这座坟墓,掘出棺材,当时的爆破工作时秘密进行的,提前三天往中山陵方向的道路就被封锁了,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终于打开了这座“铁坟”,棺内的尸体经防腐处理、依然保存完好,除此之外还发现一本已经发霉的汪精卫手抄诗稿,多数诗作都十分考究,只有最后一首《自嘲》,字迹歪歪斜斜,没有日期,这应该是他的绝命诗,诗中写道:“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意思就是说“我将离开人世,一切都是浮云了,世上应该没有人不骂我,早有前辈说过世态炎凉,应该没有人会写我这段历史了。”短短的四句诗,不仅是自己的真实写照,似乎也预料到了死后被人掘墓的下场。汪精卫的尸体随即被火化,骨灰被丢在了路边的一个水坑里,而他原来的坟地上则建了一座小亭,两边修建了长廊,随后又种上花草树木,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处风景点,与中山陵遥相映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