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马特维耶维奇·马特洛索夫,一个苏联时代家喻户晓的名字。
二战中,马特洛索夫是红军西伯利亚第91独立志愿旅的一名列兵,1943年2月27日,马特洛索夫所在排夺占切尔努什村时,被三个碉堡的火力点所阻。
攻克了两个火力点后,马特洛索夫匍匐接近最后一个火力点,他投掷了两颗手榴弹却没有效果,于是他奋勇扑向碉堡的射击孔,这时,敌人机枪停止射击,战友们乘机冲锋拿下了碉堡。马特洛索夫却英勇牺牲了。
独立旅政治部宣传员沃尔科夫上校得知情况后,以“马特洛索夫堵枪眼牺牲”向上汇报,得到了斯大林亲自批示:“马特洛索夫的伟大事迹应该成为全红军将士勇敢与英雄主义的榜样。”
于是,苏联宣传机器全力发起对马特洛索夫的宣传,马特洛索夫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所在团以其名命名。
苏联红军各支部队被号召向马特洛索夫学习: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时,苏联红军有超过400人完成了“身体堵枪眼”的英勇行为。
苏联为其发行过多次邮票,很多公园、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即便是当时,马特洛索夫堵枪眼的真实性就有人怀疑。斯大林去世后,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
质疑的第一个理由是:二战德军的MG-34或MG-42通用机枪,使用7.92mm的机枪子弹,可以在近距离将人体打成筛子,按照常识,马特洛索夫的肉体是“堵”不住子弹冲击的。人们猜测,可能当他试图去摧毁碉堡时牺牲了,身体挡住了射击孔。德军要搬开他的尸体,机枪不得不停火,苏军乘机攻克目标。
这其中,马特洛索夫的排长科罗廖夫中尉的说法是:“他一步步向据点靠近,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我们的英雄用鲜血使敌人的机枪哑口无言。”排长的说法没有“堵枪眼””细节,但最接近事实:马特洛索夫只是和千百名战士一样,倒在了敌人枪口下。
质疑的第二个理由是:很多人发现马特洛索夫的履历、性格甚至牺牲时间被涂改了。比如,官方描述马特洛索夫品学兼优、热爱集体农庄、时刻挂念祖国,但事实上,马特洛索夫自小丧失双亲,被当成少年犯关入一个劳改营。由于苏军在战争中人员消耗巨大,1942年7月包括马特洛索夫在内的犯人被提前释放,补充到部队。
而马特洛索夫的牺牲日期也不是1943年2月23日,而是2月27日。修改他的牺牲日期,因为2月23日是红军建军25周年日。就这样,一个普通的苏联士兵马特洛索夫,被包装成一个完美的英雄,被推广到全苏联,全世界。
马特洛索夫是个英勇的战士,他的雕像值得人们敬仰,但他不是完人。英雄不容亵渎,历史同样不容涂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